德国外交

简介

德国奉行与西方结盟的外交政策,外交政策的重点依次是:推动深化和扩大欧盟,巩固与北约的关系并致力于建立欧洲独立安全和防务体系,保持同美国的紧密联盟,保持和发展与俄罗斯的关系,大力开拓中东欧,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谋求在国际组织中发挥更大作用。德外交保持积极进取态势。默克尔政府在欧盟政策、跨大西洋关系、大国关系以及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上表现活跃、务实,政策调整逐步到位,德国际地位和影响力续有提升。对外政策重点是:继续推进欧洲一体化进程,与欧盟大国携手致力于欧洲联合自强;恢复与美的紧密盟友关系,支持北约改革与转型,强调北约应成为欧美战略对话的主要场所;保持与俄的战略伙伴关系,巩固德俄能源合作;继续利用地缘和政经优势,保持与中东欧国家的关系,维持传统影响力;加强对中、印等发展中大国的战略借重;向非洲、拉美地区推广自身政经模式和西方价值观,推销商品,占领市场,扩大影响;继续谋求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地位。欧盟建设和跨大西洋伙伴关系是德外交政策两大支柱。德积极参与解决地区热点问题,愿在国际事务中承担更大责任,成为欧洲及全球范围内有行动能力、可信赖的合作伙伴。主张建立以联合国为主导的全球合作体系,致力于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共同打击国际恐怖主义,促进国际贸易自由化和全球化的公正发展,努力在全球范围内解决贫困问题。

与中国关系

习近平(左)与默克尔(右)1972年10月11日,联邦德国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1949年10月27日,民主德国与中国建交)。与其它各欧盟伙伴国一样,德国坚持一个中国政策。中国是德国在亚洲最重要的经济伙伴,德国是中国在欧洲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不论从经济,还是从政治角度,中国均视德国为“通往欧洲的大门”。活跃的贸易投资往来、深入的环境、文化和科学政策方面的合作以及频繁的高层互访是两国关系的显著特征。2013年5月,李克强总理在上任后的首次对外访问中到访德国,并值访德之际与默克尔总理一起为“中德语言年”拉开帷幕。2014年3月,习近平主席将对德国进行国事访问。

同法、英的关系

重视与法、英的合作,推动欧盟内的大国关系 均衡发展。德法特殊关系是德欧盟政策的核心和对外政策的基石之一。二战后德主动与法和解,共同致力于欧洲联合进程,德法轴心成为欧盟一体化的“发动机”。德法领导人坚持6至8周会晤一次及每年举行两次联合内阁会议的机制。德重视英国在跨大西洋关系中的特殊作用和英国在欧盟的实力和影响,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德英两国外长发起共同倡议,建立采取有效的欧盟和多边战略来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但双方在应对金融危机的思路上出现严重分歧。2010年2月,法国总统萨科齐和德国总理默克尔在爱丽舍宫共同主持召开第12届法德两国内阁联席会议,确立了两国在未来10年的合作方向。

同美国的关系

对美关系是德对外关系两大支柱之一。重视维系和发展与美的盟友关系。施罗德政府曾坚决反对美对伊动武,导致德美关系一度陷入低谷。德新政府上台后,将重新改善德美关系作为其外交政策的一个主要目标,德美交往明显增强,两国关系回暖。2008年4月,德外长施泰因迈尔访美并在哈佛大学发表演讲,提出建立“跨大西洋议程”(new transatlantic agenda),认为面对贫富分化、资源紧缺、气候变化、亚洲崛起和国际恐怖主义猖獗的挑战,欧美必须更新并扩大伙伴关系。

同俄罗斯关系

视俄为政治、军事大国,看重俄在解决全球与地区冲突、打击国际恐怖主义以及欧洲政治、安全事务中的作用,认为从地缘政治角度考虑,德俄及欧俄关系具有战略意义。默克尔政府上台后,坚持两国政府磋商、民间对话等各种合作机制,致力于继续发展和深化与俄的战略伙伴关系,推动双方在经贸和能源领域的合作,但同时突出对俄民主、人权等问题的关注。2008年双方高层互访频繁。8月,默克尔总理在索契与俄总统会晤,双方重点就南高加索危机进行磋商。10月,德总理赴俄圣彼得堡参加德俄一年一度的“德俄圣彼得堡对话”。

同亚洲国家的关系

德认为亚洲在世界政治和经济舞台上迅速崛起,在未来政治、安全政策和经济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看重亚洲的巨大市场和发展潜力,积极谋求通过双边和多边渠道加强与亚洲国家的关系,以谋取经济利益。同时认为亚洲的发展仍存在不稳定因素,正日益从战略角度认识亚洲的政治、经济和安全挑战。认为中国和印度的崛起不仅对本地区,也将对未来世界格局产生重要影响。重视同日本的关系,加强双方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的合作。默克尔总理上任后访华三次,访日、印各一次。

同非洲、拉美国家的关系

德重视发展与非洲关系,加大对非投入,增加对非发展援助。德视拉美为全球治理伙伴,认为应全面提升21世纪德拉伙伴关系。2008年5月,默克尔总理赴秘鲁出席欧拉峰会,并首次访问巴西、秘鲁、哥伦比亚和墨西哥。

更多相关

瑞士外交瑞士外交
意大利外交意大利外交
乌拉圭外交乌拉圭外交
法国外交法国外交
西汉外交西汉外交
马绍尔群岛外交马绍尔群岛外交
塞拉利昂外交塞拉利昂外交
伊拉克外交伊拉克外交
加纳外交加纳外交
多哥外交多哥外交
乍得外交乍得外交
突尼斯外交突尼斯外交
利比里亚共和国外交利比里亚共和国外交
埃及外交埃及外交
刚果民主共和国外交刚果民主共和国外交
肯尼亚外交肯尼亚外交
牙买加外交牙买加外交
芬兰外交芬兰外交
马来西亚外交马来西亚外交
日本外交日本外交
澳大利亚外交澳大利亚外交
印度尼西亚外交印度尼西亚外交
越南外交越南外交
泰国外交泰国外交
卡塔尔外交卡塔尔外交
巴勒斯坦外交巴勒斯坦外交
马尔代夫外交马尔代夫外交
阿富汗外交阿富汗外交
土库曼斯坦外交土库曼斯坦外交
塞舌尔外交塞舌尔外交
加蓬外交加蓬外交
纳米比亚外交纳米比亚外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