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陀人物生平

童年随父母迁移各地,后来定居在北京读小学,中学,从中学时代起就练习写诗歌,小说和散文。1958年北京一零一中学高中毕业后到第二通用机械厂工作,当过热处理工、加热工、钳工,1979年加入中国作协,文化大革命期间参加编辑《北京工人》报。1980年调作协北京分会从事创作,后为《北京文学》副主编。1982年前后停止小说写作并转向文学和电影批评。停笔30年后,开始创作长篇小说《无名指》,并回归作家行列。1989年应李欧梵邀请赴美国,先后在芝加哥大学、伯克利大学、杜克大学、密歇根大学等校做访问学者。现为哥伦比亚大学研究员。参与文学刊物《今天》的出版和编辑工作。1982年以前他以小说创作为主,他的小说《愿你听到这支歌》曾获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另外,《自由落体》、《余光》等短篇小说以其对人物独特的心理意识活动的捕捉和呈现而别具一格,也引起不同评论。另外,他还加入创作了《李四光》、《沙鸥》等电影剧本。《李四光》将传记故事的真实性与情节的曲折性和生动性较好地融汇在一起,展示了李四光的优秀品格和科学成就,获文化部1979年优秀影片奖。《沙鸥》追求表现人物的意志幻觉,情绪等方面的形象语言,在表达一种时代性的主题这方面有很大成绩。1982年以后,他较多地从事理论批评,与张暖忻合写的《谈电影语言的现代化》,强调了以电影语言的研究,提出在电影语言的迅速,持续更新的前提下,现代电影艺术应对电影语言开始新的探索,洋为中用,加快我国电影语言现代化的步伐。在理论方面,他思路敏捷,有独到见解,对于具有探索倾向的作家作品尤有兴趣,但有时显得热情有余,理论准备不足。

更多相关

阿瑟·韦尔斯利人物生平阿瑟·韦尔斯利人物生平
哈罗德·威尔逊人物生平哈罗德·威尔逊人物生平
阿尔弗雷多·迪·斯蒂法诺人物生平阿尔弗雷多·迪·斯蒂法诺人物生平
阿尔弗雷德·韦格纳人物生平阿尔弗雷德·韦格纳人物生平
杰克·威廉森人物生平杰克·威廉森人物生平
赫尔曼·威廉·戈林人物生平赫尔曼·威廉·戈林人物生平
奥斯卡·辛德勒人物生平奥斯卡·辛德勒人物生平
詹姆斯·汉森人物生平詹姆斯·汉森人物生平
莱因哈德·海德里希人物生平莱因哈德·海德里希人物生平
潘蒂奇人物生平潘蒂奇人物生平
埃里希·冯·曼施坦因人物生平埃里希·冯·曼施坦因人物生平
亚伯拉罕·林肯人物生平亚伯拉罕·林肯人物生平
海伦·凯勒人物生平海伦·凯勒人物生平
谢安人物生平谢安人物生平
李哲人物生平李哲人物生平
李德人物生平李德人物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