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文化

语言

越南是一个多语言、多民族的国家,官方正式认定公布的民族共有54个。依据越南统计总局(Tổng Cục Thống Kê 2010)于2010年所公布,于2009年进行的人口普查结果,全国总人口约8,584万人。其中主体民族“京”(Kinh)族占85.7%,其余53个少数民族占14.3%。京族人是狭义上的越南人,其母语就是越南语(越南语称为Tiếng Việt)。若就语言分类的角度来看,越南的民族数量远多于54个民族。根据Ethnologue(Lewis 2009:537)的纪录,若不包含手语,越南境内共有105种语言。越南政府认定的54个民族分属于下面5个语系:“南亚语系”(Austro-Asiatic),“壮侗语系”(Daic)、“苗瑶语系”(Hmong-Mien; Miao-Yao)、“南岛语系”(Austronesian)和“汉藏语系”(Sino-Tibetan)。属于南亚语系的越南语被采用为全国性官方语言,用于教育体制及大众媒体。约90%的少数民族人口均可使用不同程度的越南语。21世纪以来随着少数民族语言意识的抬头,民族母语的教育权与传播权逐渐受到重视。譬如,在越南之声广播电台已经使用一些少数民族语如苗语、泰语、高棉语等放送。越南语因为过去曾用汉字且有许多汉越词,于20世纪初曾被误会为汉藏语系的成员。后来经过深入研究,才发现越语应该分类在南亚语系底下较适当)。越南语大约可分为北中南三大方言群,除了少数腔调及词汇的差异外,基本上方言之间可以互相沟通理解。建国后越南是以位于北方的首都河内腔为标准。

文字

越南古代使用汉字达两千年之久,阮朝嗣德帝曾说“我越文明,自锡光以后,盖上自朝廷,下至村野,自官至民,冠、婚、丧、祭、理数、医术,无一不用汉字”。越南古代典籍《大越史记全书》、《钦定越史通鉴纲目》、《大南实录》及家喻户晓的《南国山河》、《平吴大诰》等作品均用汉文写成。封建时期的越南发展出民族文字“喃字”;越南著名的喃文小说《金云翘传》(阮攸著)便大量采用了喃字。此间的胡朝(1400年~1407年)和西山阮朝(1788年~1802年)的统治者曾经重视喃字并且将其提升到官方文字的地位。16世纪末经由西欧传教士传入罗马字来书写越南语。经过不少传教士的努力之下,法国籍传教士亚历山大·德罗(Alexandre de Rhodes)在1651年出版第一本越南罗马字辞典《越葡拉辞典》。亚历山大·德罗的罗马字方案经过不同时期微幅修改后,才发展成越南普遍使用的正式文字——国语字。19世纪后半期至20世纪上半段,越南沦为法国的殖民地。在法国殖民统治时期,法语取代汉文及越南语而成为越南的官方语言。1945年胡志明宣布越南独立并成立“越南民主共和国”后,他并随即宣布采用越南语和越南罗马字为官方语言的政策。自此,越南语和越南罗马字取代法语、汉字而成为当今越南唯一的口语和书写语标准。

节日

农历新年:同中国农历新年一致
越南共产党成立日:2月3日(1930年)
越南南方解放日:4月30日(1975年)
越南国庆日:9月2日(1945年)
胡志明诞辰日:5月19日(1890年

宗教

佛教越南最大的宗教。越南佛教最原始是从印度传入,大约在第一世纪初,印度商人已经经由海路进入越南了,其中有许多佛教徒的商人。因此,佛教开始传入了越南。东汉末年,大乘佛教从中国传入越南,越南人称为“北宗”。十世纪后,被尊为国教。小乘佛教从泰国和柬埔寨传入,称之为“南宗”。截止2013年全国佛教徒约5000 万人。其中又以信大乘佛教者居多。天主教1533年罗马传教士曾到越南传教,但未成功。16世纪末葡萄牙、西班牙等国传教士再次来传教,并通过贿赂统治阶级的政策最终将天主教传入越南,尔后发展迅速。法国统治时期取得合法地位。目前有信徒约300多万,南方的同奈省是越南天主教友最多的地区,教堂林立。位于胡志明市中心的哥特式圣母大教堂是该市的重要旅游景点,教堂前的“巴黎公社广场”上竖立手捧地球的巨大圣母像。海滨度假城市头顿的耶稣山上,矗立着32米高的巨型耶稣像(建于1974年)。前阮朝的南芳皇后和南越总统吴廷琰都笃信天主教。越南使用的拼音文字,是一位法国耶稣会传教士罗德(Alexandre de Rhodes)所发明。基督新教1893年传入西贡,但遭法国殖民当局的禁止。直到1920年,宣道会在越南打稳基础。基督新教现有不少信徒,主要分布在河内、海防、河西、承天、广南-岘港、波莱古、平顺等地。高台教是1926年吴文昭、黎文忠揉和佛教、基督教、道教、儒教创立的本土宗教。全称为「大道三期普渡高台教」。信奉孔子(人道)、姜太公(神道)、耶稣(圣道)、老子(仙道)、释迹(佛道)。越南南部的西宁、迪石等地的京族农民大部分信仰高台教,每日6点、12点、18点、24点要焚香诵经。和好教1939年黄富楚创立。该教为佛教的变体,但不建寺庙,用一块红布代替神像,供品为鲜花和清水。流行于越南南部的安江、同塔梅、河仙、东川等地。伊斯兰教主要为占族所信奉。越南信仰伊斯兰的伊斯兰教主要是占族。但是,大约有三分之一的越南穆斯林是其他族群。传说中伊斯兰教第三任哈里发奥斯曼·本·阿凡,已有阿拉伯人来到占城。但他们主要是商人,最早在十一世纪占族才有人信仰伊斯兰教。在1471年占婆因被后黎朝打败,占族受马六甲苏丹国影向较多人接受,直到十七世纪中叶才全民接受伊斯兰教。

武术

越南武术自古受中国武术影响较大,同时来自东南亚各国的拳术也渗透入越南武术。然而,在吸收邻国武术精华的同时,越南武术也保留了大量自身的特点。越南武术的武服多采用类似柔道、跆拳道式样的武服,并采用不同颜色的腰带以区分习武者的级别。 目前最具影响的越南武术是越武道。越武道是越南武术之道,受中国南少林和泰拳的影响,自立流派发展起来的。1988年,亚奥理事会正式通过将武术列为亚运会正式比赛项目。1990年北京亚运会,武术比赛正式出现在亚运会上。

体育

越南的传统体育项目丰富多彩、形式多样,流传较广的主要有武术、象棋、藤球和赛牛等,深受越南人民的喜爱。为了推动体育事业的发展,从1991年开始,越南将每年的3月27日定为“越南体育日”。关于奥运会,越南从1952年参加奥运会至今,仅获1枚金牌,即2016年里约热内卢奥运会男子10米气手枪(黄春荣);3枚银牌,即2000年悉尼奥运会女子57公斤级跆拳道,2008年北京奥运会男子56公斤级举重,2016年里约热内卢奥运会男子50米手枪。

更多相关

西汉文化西汉文化
泰国文化泰国文化
卡塔尔文化卡塔尔文化
巴勒斯坦文化巴勒斯坦文化
马尔代夫文化马尔代夫文化
阿富汗文化阿富汗文化
土库曼斯坦文化土库曼斯坦文化
塞舌尔文化塞舌尔文化
加蓬文化加蓬文化
宾夕法尼亚文化宾夕法尼亚文化
纳米比亚文化纳米比亚文化
冈比亚文化冈比亚文化
巴基斯坦文化巴基斯坦文化
格罗宁根文化格罗宁根文化
维京人文化维京人文化
罗马尼亚文化罗马尼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