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尼亚文化

节假日

主要节日国庆日:12月1日(1918年国家统一日);建军节:10月25日(1944年全境解放日)。新年(1月1日),复活节(4月),圣诞节(12月25日)。

语言

官方语言为罗马尼亚语,主要民族语言为匈牙利语。主要流行的外国语为英语和法语。

宗教

主要宗教有东正教(信仰人数占总人口数的86.5%)、罗马天主教 (4.6%)、新教(3.2% )、希腊天主教(0.8% )。

风俗

罗马尼亚人为罗马人和达契亚人的后代,热情、豪爽、待人随和,喜欢交朋友,交谈时喜欢直截了当。尊重女士,男士进门、上车要让女士先行,下楼梯时男子则在前护卫。亲友间见面拥抱、贴面很普遍。应邀作客时需向女士送鲜花,赠花总数应为单数,但不是13朵。罗马尼亚人视盐和面包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物。客人到来,最隆重的礼节是由主人家的姑娘托着盘子向客人送上面包和盐,客人需拿一块面包蘸盐尝一下。早餐较简单,晚餐很丰盛,讲究质好量多,请客吃饭时间较长,宴会通常约持续2-3小时。出席正式晚宴时,男士一般着深色西服,女士着裙装。罗马尼亚人能歌善舞,朋友间聚会、晚餐、出席婚礼时经常翩翩起舞,一些饭店在客人就餐时安排民间歌舞表演。在餐馆用餐、住宿、理发及坐出租车时,一般要加付10%左右的小费。罗民族服装具有鲜明独特的艺术风格。服装款式多样,色彩鲜艳镶有刺绣花边。多数地区的男士喜欢穿白色裤子,裤长至小腿,裤脚塞进黑色长筒靴里。姑娘集上将要演出的姑娘

饮食

罗马尼亚人饮食以肉、奶制品为主,蔬菜和豆类食品摄取量不大。视狗为人类的好朋友,不吃狗肉。罗马尼亚饮食罗马尼亚人以面食为主食,兼吃米饭。他们煮饭时爱加少量的盐、醋、植物油,用文火煮1小时左右,吃饭时将米饭放在盘子里,上面放上几片西红柿。马铃薯也是他们的主食之一,土豆烧牛肉是他们餐桌上的主角。他们的早餐和晚餐一般比较简单,午餐是一天中的正餐,要求质好量多。罗马尼亚人口味比较重,喜焦香、浓郁。其烹饪方法兼有法国、俄国、土耳其等国的烹调形式。罗马尼亚人最讲究实惠,喜欢吃酸牛奶、酸菜、牛、羊、猪肉和鸡、鸭、香肠、元葱、生大蒜、辣椒、西红柿等。各种香肠是罗马尼亚的特产,咸鲱鱼做的色拉也很受欢迎。黄油吃的较多,喜欢喝清汤。喜欢吃用奶油做的菜,所以熏制的蔬菜常用奶油烧成。他们很少吃鱼、虾等海味。罗马尼亚人喜欢用煎、炒、焖、烤的方法制作饭菜,如他们经常吃的猪脑炒饭、火腿煎蛋、烤白鸭、煎鸡饼、烤鸭配酸菜苹果、煎牛排、煎猪排、猪肉菜卷、清汤鸡蛋、番茄牛肉汤、鸡杂汤等。他们在就餐时,餐桌上一定要有盐、胡椒粉等调味品。还要用番茄色拉、黄瓜色拉等,最好还要有一盘生元葱。罗马尼亚人平时喝咖啡、葡萄酒、橘子汁、一年四季爱喝清凉饮料。罗马尼亚食物是典型的东欧食物,加上一点儿巴尔干与法国风味。罗马尼亚人甚少上馆子,所以颇缺像样的餐厅,大多数的餐厅为法式餐馆。罗马尼亚饮食习惯跟大多数的欧洲国家类似,重视午餐,早、晚餐比较简单。仅布加勒斯特有较多的食物选择。午餐通常是以汤开始,然后是主菜(通常是烤猪肉、牛肉或鸡肉)与点心。

禁忌

罗马尼亚人坐车和室内忌讳穿堂风,从不打开两边的窗子让空气对流,认为这样会使人生病。男子除服丧期间外,不佩带黑色领带。

更多相关

唐朝文化唐朝文化
元朝文化元朝文化
宋朝文化宋朝文化
黄金文化黄金文化
金朝文化金朝文化
丁零人文化丁零人文化
香港文化香港文化
旧金山文化旧金山文化
南朝齐文化南朝齐文化
卢森堡文化卢森堡文化
古巴文化古巴文化
门多萨文化门多萨文化
波兰文化波兰文化
哈尼族文化哈尼族文化
拉赫蒂文化拉赫蒂文化
索里亚文化索里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