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拉克经济

工业

工业主要有石油开采、提炼和天然气开采。油气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始终处于主导地位,为伊拉克支柱产业。伊拉克于1973年实现了石油工业的国有化。两伊战争结束到海湾战争之前,伊拉克平均日产原油350万桶,最高时达450万桶。伊拉克70%的天然气属于石油伴生气,主要产于北部基尔库克油田和南部鲁迈拉油田。伊拉克有9个集气站,日处理天然气0.42亿立方米。天 然气通过管道输送至位于祖拜尔和巴士拉的液化处理站经液化供出口。北部油区通过油管在黎巴嫩、叙利亚与土耳其的地中海港口输出原油,南部油田通过油管至沙特阿拉伯的红海岸延布油港输出原油。伊拉克有炼油与石油化工以及纺织、食品、烟草等工业。由于两伊战争、海湾战争以及国际社会对伊拉克实施全面制裁,其石油设施遭到严重破坏,经济基础设施也基本陷于瘫疾。石油工业逐步走上正轨,石油产量及出口量稳步增长。2013年伊拉克原油日产量约为300万桶,日出口量240万桶。2017年原油日产量约440万桶,石油日均出口量约325万桶。

农牧业

农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两河平原的灌溉农业已有数千年历史。主要农产品有小麦、黑麦、大麦、稻米、棉花、烟草、 温带水果与椰枣等。椰枣输出量居世界首位。畜牧业偏重在东北部地区, 养殖牛、羊、驴、马,西南部干旱高原上有游牧业。伊拉克的可耕地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27.6%,农业用地严重依赖地表水,主要集中在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之间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农业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1/3,粮食不能自给。主要农作物有小麦、大麦和椰枣等,全国有椰枣树3300余万株,平均年产椰枣约630万吨。

旅游业

伊拉克主要旅游点有乌尔城(公元前2060年)遗址、亚述帝国(公元前910年)遗迹和哈特尔城(俗名“太阳城”)遗址,位于巴格达西南90公里处的巴比伦是世界著名的古城遗址,“空中花园”被列为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此外,底格里斯河沿岸的塞琉西亚、尼姆路德等,均是伊拉克著名古城名胜。

对外贸易

2014
2015
2016
2017
出口额
853
482
447
596
进口额
612
317
433
404
主要出口原油、天然气、椰枣、化肥等,进口各种生产资料、粮食等生活必需品。2012年伊拉克出口额882.7亿美元,其中原油 出口超过80%,进口额568.9亿美元。伊拉克战争后,实行开放的外贸政策,对大部分进口商品免征关税。近几年外贸进出口情况如下(单位:亿美元):

更多相关

柏林经济柏林经济
奇科经济奇科经济
古巴经济古巴经济
波兰经济波兰经济
马德里经济马德里经济
布鲁塞尔经济布鲁塞尔经济
哈尼族经济哈尼族经济
海南经济海南经济
安道尔经济安道尔经济
拉脱维亚经济拉脱维亚经济
斯洛伐克经济斯洛伐克经济
列支敦士登经济列支敦士登经济
立陶宛经济立陶宛经济
爱尔兰经济爱尔兰经济
尼斯经济尼斯经济
博洛尼亚经济博洛尼亚经济
加纳经济加纳经济
多哥经济多哥经济
乍得经济乍得经济
突尼斯经济突尼斯经济
利比里亚共和国经济利比里亚共和国经济
埃及经济埃及经济
刚果民主共和国经济刚果民主共和国经济
肯尼亚经济肯尼亚经济
喀麦隆经济喀麦隆经济
纳西族经济纳西族经济
博韦经济博韦经济
斐济经济斐济经济
新西兰经济新西兰经济
汤加经济汤加经济
马耳他经济马耳他经济
毛里求斯经济毛里求斯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