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海县历史文化

艺术

龙舞宁海龙舞主要舞的是断尾巴龙,这些龙舞历史悠久,渊源流长。如象山的“打结龙”距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这些龙舞大多已从过去的敬神、请神、娱神的祭祀活动,逐步转变为被人们娱乐欣赏的民间艺术形式。断尾巴龙出自宁海的帽峰山,因而又称其为帽峰山龙,相传这种龙舞始于南宋时期。此类龙舞的龙首尾至少9节,多至几十节,各节装有2米长的木棍,表演时需十三人共同操作。此龙舞除表演打四角、打八门、打土桩、打十六桩等舞龙的基本动作外,还需另加四只灯笼,组成男子群舞。表演时每节龙身各配1人执之,由掌“龙头”者领舞,其余皆随势翻滚,以锣鼓、喇叭伴奏。祭孔舞据《鄞县通志》记载清代乐舞有初献舞宣平之舞一成,亚献舞秩平之舞二成,终献舞叙平之舞三成,乐舞向列六佾,每佾六人共三十六人,光绪三十二年复改八佾则乃六十四人。”另据《敬上录》第十册记载:“天子亲祀则备宫悬舞八佾,太学比古诸侯当轩悬而舞六佾,群库比古卿大夫判悬而舞四佾,邑库大夫比古特悬二佾。”(载自《中国民间舞蹈集成·浙江卷·宁波分卷》)在宁波众多的祭孔舞蹈中,尤以宁海的祭孔舞蹈最具特色。据《浙江民间舞蹈集成·宁波卷》载,宁海城关的《祭孔》舞佾除反映内容为祭孔尊孔而外,还组织礼仪表演,场面非常热闹。其演出活动可达一天一夜,表演者40多人,众人边乐边舞;其道具有山鸡羽、笙、横笛、龙头拐杖、两盏九联灯等;其表演者的服饰根据历史上各朝穿戴,颇具特色,其伴奏曲调为丝弦鼓乐。当“祭孔”开始,表演者手执山鸡毛或龙头拐杖,随乐挥舞,其顺序是先舞九联灯开场,再龙头拐杖表演,后舞山鸡毛集体祭礼。相传,此舞自宋代起便在宁海城乡演出,每年农历八月二十七举行一次。灯舞灯舞在宁海城乡流传甚广。其形式有马灯舞、船灯舞、车灯舞等多种。这些灯舞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表演载歌载舞,内容多为表达浙东沿海人民向往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出海捕鱼安全返航,吉祥如意的心愿。宁海平调宁海平调,又称“宁海本地班”,在宁海北部亦称宁海平调耍牙“调腔”,是浙东富有特色的地方戏曲剧种之一,主要流行在宁海、宁波、台州、舟山一带。宁海平调唱腔、表演非常有地方特色。唱腔以曲牌体为主,多为阴、阳两声结合。一般老生发音较高亢、洪亮,多用鼻音;小生较挺拔、有力,多用假嗓;净角较粗犷、雄壮,声带振幅大。演员一人前台唱,后场众人帮唱,遇到较长拖腔时,往往会根据字韵,将句末一字割裂开来,按其音韵行腔。白口以宁海官话为准,声音洪亮,听起来很动听。表演以耍牙绝活最精彩,口含四颗、八颗甚至十颗野猪獠牙,在口内,时而快速弹吐,时而刺进鼻孔,时而上下左右歙动,或有两颗刺出鼻孔,尤其是有两颗牙始终藏于口内,仍要唱、做、念、打,这一绝技称为“绝活”,可与四川变脸媲美。此技相传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为老艺人杨先达(艺名红毛老生)所擅长。另外有些表演技巧如老艺人刘乾木(小丑)的“雀步”,葛时烟(小生)的“抱瓶滑雪”、“一马双鞍”、“买菜吐红”等,均有较高难度,也是宁海平调一大演技特色。宁海平调,是宁海县的一个地方剧种,约始干明而盛于清,已有三四百年历史。它的唱腔。属于调腔的一个支派、具有声调高亢而婉约,一唱众帮,锣鼓助节,不托管弦的特点、其帮腔有混帮、清帮、全句帮、片断帮、一字帮等多种形式。其语音,除小丑用苏白外,基本用宁海方言、读书音",故县人又称之为'本地班"、当时流行在宁海、象山、黄岩、温岭、临海、仙居、天台、奉化等地。后到宁波、舟山、杭嘉湖以及上海一带作过短期演出。解放初期,平调一度停演。

方言

宁海县境内通用宁海话。宁海话属吴语,是吴语明州片跟台州片之间的过渡性方言。宁海话内部不一致,有比较明显的南北差异。北部以西店话为代表,接近宁波话;中部以城关话为代表,是正统的宁海话;南部以桑洲话为代表,接近台州话。这种由北往南渐次变化的方言现象,多少跟境内的地理环境及过去的行政建置有关。

更多相关

大庆历史文化大庆历史文化
山西历史文化山西历史文化
大竹县历史文化大竹县历史文化
余庆县历史文化余庆县历史文化
柏林历史文化柏林历史文化
布拉迪斯拉发历史文化布拉迪斯拉发历史文化
古里镇历史文化古里镇历史文化
吉安历史文化吉安历史文化
卢加诺历史文化卢加诺历史文化
塞萨洛尼基历史文化塞萨洛尼基历史文化
上海历史文化上海历史文化
金塔历史文化金塔历史文化
苏黎世历史文化苏黎世历史文化
马尔默市历史文化马尔默市历史文化
徐汇区历史文化徐汇区历史文化
芜湖市历史文化芜湖市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