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比亚社会

民生

纳米比亚虽然为中等收入国家,但贫富差距较大,失业率高达51纳米比亚的辛巴族.2%,基尼系数高达0.743,是全球贫富差距最大的国家之一,占总人口五分之一的富人收入占国家总收入的78.7%,占全国人口五分之一的赤贫人口收入仅占全国收入的1.4%。据纳中央统计局2008年数据,纳人口约三分之一每天生活费为1美元。现有医院34所、诊所267个,保健中心44个。共有6435张床位,平均每1000人占有3.6张。此外还有许多私人诊所。纳政府重视提高人民的医疗卫生条件,2010/2011年度医疗卫生经费占财政总预算的9%。经过多年努力,纳艾滋病感染率趋于稳定。纳卫生部公布的2012年全国艾滋病调查报告显示,纳艾滋病感染率从2010年的18.8%降低至2012年的18.2%。其中青年妇女艾滋病感染率下降明显,从2006年的14.2%下降至2012年的8.9%。母婴传播比例从2009年的20%降至2012年的5%。纳艾滋病防治经费的一半依靠国际援助。由于艾滋病猖獗,纳预期寿命由独立之初的60岁下降到2012年的47岁。至2006年底,平均每百名居民拥有固定电话6.8部,移动电话35部。

教育

独立后建立普及教育制度,2012年实现小学免费义务教育。全国拥有1500所中小学校和特种学校。纳米比亚大学是全国唯一的综合性大学,建于1993年,有学生4000多人;另有10多所中等技术学校和师范学校。近年来,纳教育投入持续增加,教育拨款从2000年的18亿纳元提高到2018年的150.5亿纳元,占预算总额的24%。目前,初等教育入学率达93.6%,高中入学率为49.5%,高等教育普及率为24%。纳全国识字率从独立时不到75%上升至目前的90%。纳还分别与南非、德国、中国等签署了联合研究和科技合作文件,但教育事业发展仍面临辍学率和不及格率过高、教室严重缺乏和教学质量不尽人意等挑战。

媒体

截至2019年1月,全国有192家新闻机构和组织。有报刊十余种。主要报刊和发行量为:《纳米比亚人报》(1万份),1985年创刊;《共和者报》(1万份),1977年创刊,大众民主运动机关报,有英、德、南非荷兰文;《新时代报》(7000份),人组党报;《温得和克广告者报》(1.1万份)。纳米比亚广播公司为全国性广播和电视机构,成立于1990年,其前身是1979年成立的西南非洲广播公司,产权为国家所有。下设广播电台,用英、德、南非荷兰语和13种地方语广播。纳米比亚通讯社为半官方通讯社。南非在纳设有电视转播站。纳国有新闻、通讯产业业绩突出。移动通讯核心骨干网络进行了升级改造。随着信号传送基站建设速度加快,纳广播公司调频广播和电视信号的覆盖范围分别达到全国的98%和68%。纳通社开通全天多媒体新闻服务,并在全国设立了6个分部,地方新闻采访能力明显提高。

医疗

纳米比亚独立之初,政府对殖民时期的医疗和社会服务机构进行了改革,重点建立了基本医疗制度。年度卫生事业预算占国家财政预算总支出的15%左右。全国有40多所医院、280家诊所和38个医疗中心。医院分公立和私立两种。医生全部毕业于国外的医学院,因人数不足,仍然聘用大量外国医生。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2011年纳米比亚全国医疗卫生总支出占GDP的8.6%,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人均医疗健康支出612美元。2006-2013年间,平均每万人拥有医生4人、护理和助产人员28人、牙医1人、药师2人。

体育

从1992年奥运会开始,纳米比亚均派运动员参加,当年即获2银。1996年再获2枚银牌。2004年和2008年两届奥运会均无奖牌收入。伦敦奥运会田径将是他们有利的竞争项目。

更多相关

宋朝社会宋朝社会
香港社会香港社会
安平社会安平社会
卢森堡社会卢森堡社会
古巴社会古巴社会
波兰社会波兰社会
布拉迪斯拉发社会布拉迪斯拉发社会
安道尔社会安道尔社会
拉脱维亚社会拉脱维亚社会
斯洛伐克社会斯洛伐克社会
列支敦士登社会列支敦士登社会
立陶宛社会立陶宛社会
冈比亚社会冈比亚社会
巴基斯坦社会巴基斯坦社会
维京人社会维京人社会
罗马尼亚社会罗马尼亚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