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戎主要贡献

参加主要研究课题:1987-1991 参加由费孝通教授主持的国家“七五”哲学社会科学重点课题“边区与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研究”,参加内蒙古赤峰、呼伦贝尔、青海、西藏等地调查工作,课题负责人。1989-1992 承担国家教委青年教师基金课题“黄河上游多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研究”,课题主持人。1988-1992 承担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所与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合作课题“西藏社会发展研究”,课题负责人。1992-1995 承担国家教委博士点课题“社会学的民族关系研究(民族社会学)”。1989-1992 参加联合国人口基金P04项目课题之一“中国少数民族人口研究”,课题负责人之一并承担“西藏人口”部分。1991-1993 参加美国国家科学院、中国科学院、蒙古国家科学院等单位合作课题“蒙古草原的生态系统研究”。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所承担关于社会科学的部分,由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资助,课题主持人。1992-1993 主持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资助的课题“内蒙古牧区生育率变化与社会变迁”。1992-1993 主持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所与新加坡东亚政治经济研究所合作课题“中国乡镇企业的发展历史与运行机制”,新加坡东亚政治经济研究所资助。1993-1994 主持国家教委社科基金课题“美国少数民族问题研究”。1993-1994 参加潘乃谷教授主持国家教委社科基金课题“蒙古国社会经济发展与中蒙关系”。1992-1996 参加由费孝通教授主持国家“八五”哲学社会科学重点课题“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历史与发展”,课题负责人之一。1994-1995 主持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所与英国爱丁堡大学合作课题“赣闽林区居民消费与生态变化”,英国ODA资助。1994-1996 主持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所与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合作课题“中国区域教育与社会发展”,由加拿大国际发展研究中心(CCID)资助。1995-1996 主持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所与新加坡东亚政治经济研究所合作课题“中国乡镇组织的发展历史与运行”,新加坡东亚政治经济研究所资助。1995 主持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所与北京市农委合作课题“北京市郊区城镇化研究”。1996-1997 主持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所组织的“公众环境意识状况调查”,日本环境厅国立环境研究所资助。1996-1998 负责美国福特基金会课题“扶贫策略与绩效”以贫困县为单位的比较。1997-2000 承担国家教委“跨世纪人才培养计划”(人文社会科学)项目“中国民族社会学学科建设”。1997-1999 主持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所与日该国立民族学博物馆合作课题“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变迁与民族关系”,日本文部省资助。1998-1999 主持国家教委人事司委托课题“跨世纪人才培养项目评估办法”,国家教委资助。1998-1999 承担中欧高等教育项目课题“欧洲民族关系和外籍工人问题”。1998-2001 负责组织“世纪之交的中国社会变迁”系列课题,北京大学资助。1999-2000 参加人事部“博士后工作站评估办法”课题,人事部资助。1999-2000 主持与美国未来研究所合作课题“中国生活方式变迁研究”,美国未来研究所资助。2000-2001 主持“中国人口较少民族社会发展研究”课题,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所、中央民族大学、国家民委民族研究中心共同承担,国家民委资助。2000-2006 承担“中国西部现代化进程中少数民族社会与文化变迁”课题,教育部文科研究基地基地科研经费支持。2000-2006 承担北京市“十五”规划项目“北京市三类社区中居民委员会功能比较研究,北京市社科基金资助。2003-2007 承担国家社科基金“西部地区社会发展与民族关系研究”课题。2002-2007 承担国家民委民族问题研究中心课题“西部开发中的劳动力市场变化与民族关系”,国家民委资助。2004-2005 承担深圳产学研合作基金资助项目“深圳今后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研究”。2004-2006 主持与加拿大Manitoba大学合作课题“中国民办高校发展研究”,由加方资助。2004-2009 承担教育部2004年重大招标课题“西部开发中的人口流动与族际交往研究”,教育部经费。2005-2006 承担国家民委民族问题研究中心课题“西部开发中的流动人口研究”,国家民委资助。2008 承担西藏自治区发展咨询委员会课题“西藏流动人口管理与对策研究”,西藏自治区资助。2008 承担国家民委民族问题研究中心课题“牧区民族关系研究”,国家民委资助。发表著作与文集(中文):1996 《西藏的人口与社会》,北京:同心出版社。2001 《民族与社会发展》,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 《社会学的应用研究》,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 《民族社会学——社会学的族群关系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民族社会学导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参与主编的中文著作与文集:1993 《边区开发论著》(合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中国乡镇企业的发展历史与运行机制》(合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中国边远地区开发研究》(合编),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4 《九十年代中国乡镇企业调查》(合编),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6 《社区研究与社会发展》(合编),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 《西藏社会发展研究》(执行主编),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1997 《西方民族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主编译文集),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 《田野工作与文化自觉》(合编),北京:群言出版社。1999 《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的区域差异:24县调查》(合编),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9 《中国现代化与社会科学的应用》(合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中华民族凝聚力形成与发展》(合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中国农村教育问题研究》(合编),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0 《中国乡镇组织调查》(合编),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 《中国乡镇组织变迁研究》(合编),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 《中国西部边区发展模式研究》(合编),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 《中国民族社区发展研究》(合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21世纪:文化自觉与跨文化对话》(一)(合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21世纪:文化自觉与跨文化对话》(二)(合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民族发展与社会变迁》(合编),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 《21世纪的中国社会学与人类学》(合编),台湾:丽文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出版。2005 《文化、族群与社会的反思》(合编),台湾:丽文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出版(繁体字版);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简体字版)。2008 《社会学与中国社会》(合编),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参加翻译的著作:2001 《现代社会中的科层制》(彼得·布劳和马歇尔·梅耶著,马戎、时宪民、邱泽奇译),上海:学林出版社。2003 《社会学》(安东尼·吉登斯著,翻译第九章“族群与种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发表文章(中文期刊):1988 “解放以来中国藏族人口的数量变化及其地理分布”(合写),《中国人口科学》1988年第2期,第2-10页。1988 “赤峰农村牧区蒙汉通婚的研究”(合写),《北京大学学报》1988年第3期,第76-87页。(并载费孝通主编《城乡发展研究》,1989年,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第275-300页。)1988 “摆动人口与中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农村经济与社会》1988年第4期,第33-38页。1989 “居住形式、社会交往与蒙汉民族关系”(合写),《中国社会科学》1989年第3期,第179-192页。1989 “重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新的历史条件”,《北京大学学报》1989年第4期,第20-25页。1989 “科层制与官僚制——韦伯和列宁关于Bureaucracy的论述”,《社会学与社会调查》1989年第6期,第15-18页。1989 “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和实现迁移的条件——赤峰调查”,《中国人口科学》1989年第2期,第46-55页。1990 “拉萨市区藏汉民族之间社会交往的条件”,《社会学研究》1990年第3期,第57-65页。1990 “小城镇的发展与中国的现代化”,《中国社会科学》1990年第4期,第57-65页。1993 “西藏的经济形态及其对区域间人口迁移的影响”,《西北民族研究》1993年第1期,第7-48页。1993 “西藏自治区的区内人口迁移”,《人口研究》1993年第5期,第32-44页。1995 “西藏城乡居民的择偶与婚姻”,《西北民族研究》1995年第2期,第23-45页。1996 “西藏教育事业的发展”,《西北民族研究》1996年第2期,第153-192页。1997 “美国的种族与少数民族问题”,《北京大学学报》1997年第1期,第126-137页(人大服役报刊资料《民族研究》1997第3期)。1997 “蒙古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与中蒙关系”(合写),《西北民族研究》1997年第1期,第257-276页。1998 “中华经济圈与它的社会、文化基础”,《社会科学战线》1998年第1期,第205-216页。(另刊于韩文《中苏研究》1997年第21卷第3号,第43-148页) 1998 “必须重视环境社会学”,《北京大学学报》1998年第4期,第103-110页(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社会学》1998第6期)。1998 “试论中国乡镇政府对基层学校的管理”,《社会科学战线》1998年第4期,第202-220页。1998 “西藏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中国藏学》1998年第2期,第3-24页。1998 “未名湖畔”,赵为民主编《青春的北大》,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第547-550页。1998 “试论中国农村基础教育的经费问题”,《西北民族研究》1998年第2期,第1-32页(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小学教育》1999第2期)。1999 “中国少数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西北民族研究》1999年第1期,第1-21页。1999 “罪与孽:中国的法治与德治概说”,《北京大学学报》1999年第2期,第30-37页(转载于《新华文摘》1999年第6期)。1999 “促进学术对话,推动学科建设”,《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第4期,第60-62页。1999 “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形成与发展”,《西北民族研究》1999年第2期,第1-18页(人大复印《民族研究》2000第1期)。2000 “关于民族的定义”,《云南民族学院学报》2000年第1期,第5-13页(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民族研究》2000第3期)。2000 “中国国有企业体制改革与社会结构变迁”,《西北民族研究》2000年第1期,第16-40页。2000 “中国居民环境意识与环保态度的城乡差异”(合写),《社会科学战线》2000年第1期,第201-210页。2000 “论民族意识的产生”,《云南民族学院学报》2000年第2期,第14-18页(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民族研究》2000第5期)。2000 “关于民族研究的几个问题”,《北京大学学报》2000年第4期,第132-143页(转载于《新华文摘》2000年第12期)。2000 “新疆喀什地区的民族人口分布”,《西北民族研究》2000年第2期,第1-9页(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民族问题研究》2001第2期)2000 “试论藏族的‘一妻多夫’婚姻”,《民族研究》2000年第6期,第33-44页。2001 “评安东尼·史密斯关于‘nation’(民族)的论述”,《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1期,第141-151页(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政治学》2001第3期)。2001 “试论社会学学位论文的写作”,《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1年第9期,第35-38页。2002 “论中国的民族社会学研究”,《北京大学学报》2001年第5期,第5-15页(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社会学》2002第1期)。2001 “西部大开发与人口较少民族的全面发展问题”,《中国报道》2001年第5期,第44-47页。2002 “西部开发、劳动力流动与少数民族教育”,《西北民族研究》2002年第1期,第55-67页(人大复印《民族问题研究》2002.6)。2002 “从王桐龄《中国民族史》谈起”,《北京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第125-135页。2002 “大草原的变迁”,《民俗研究》2002年第3期,第81-89页。2002 “不同学科研究方法的相互借鉴与结合”,《民族研究》2002年第5期,第34-37页。2003 “试论语言社会学在社会变迁与族群关系研究中的应用”,《北京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第129-136 页。2003 “在继承传统中开拓创新”,《西北民族研究》2003年第1期,第8-9页。2003 “中国各族群之间的结构性差异”,《社会科学战线》2003年第4期,第174-185页。2003 “试论‘族群’意识”,《西北民族研究》2003年第3期,第5-17页。2003 “族群关系变迁影响因素的分析”,《西北民族研究》2003年第4期,第5-29页。2003 “从防治‘非典’看中国社会”,《人口研究》2003年第4期,第50-53页。2003 “漫谈社会学与社会发展”(与林南合写),《社会学研究》2003年第4期,第106-113页。2004 “语言使用与族群关系”,《西北民族研究》2004年第1期,第20-44页。2004 “社会学的族群关系研究”,《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第5-15页。2004 “理解民族关系的新思路:少数族群问题的‘去政治化’”,《北京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第122-133页。2005 “新疆乌鲁木齐市流动人口的结构特征与就业状况”(合写),《西北民族研究》2005年第3期,第5-42页。2006 “引用文献不能断章取义”,《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第52-54页。2006 “拉萨市流动人口调查报告”(合写),《西北民族研究》2006年第4期,第124-171页。2007 “差序格局——中国传统社会结构和中国人行为的解读”,《北京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 第131-142页。2007 “当前中国民族研究的选题与思路”,《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第12-38页。2007 “西部六城市流动人口调查综合报告”(合写),《西北民族研究》2007年第3期,第135-175页。2007 “南疆维吾尔农民工走向沿海城市——新疆喀什地区疏附县劳务输出调查”,《中国人口科学》2007年第5期,第23-35页。2007 “从社会学的视角来思考双语教育”,《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第11-17页。2007 “全球化与民族关系研究”,《西北民族研究》2007年第4期,第1-14页。2008 “世界各国民族关系类型特征浅析”,《社会科学战线》2008年第1期,第182-192页(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民族问题研究》2008.4)。2008 “现代中国民族关系的类型划分”,《社会》2008年第1期,第1-23页(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民族问题研究》2008.6)。2008 “民族研究的创新需要坚持实事求是、解放思想”,《西北民族研究》2008年第2期,第1-8页。2008 “新疆民族教育的发展与双语教育的实践”,《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8年第2期,第2 -41页。2008 “西藏自治区人口结构与变迁”,《中国藏学》2008年第3期, 第167-182页。2008 “‘中华民族’的凝聚核心与‘中华民族’的共同历史”,《北京大学学报》2008年第5期, 第41-46页。发表文章(中文文集):1988 “中国行业与职业结构城乡差异的分析”,中国人口问题思考编写组主编《中国人口问题思考》,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第78-98页。1993 “中国藏族人口的数量变化及其地理分布”(合写),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西藏自治区人口普查办公室编《当代中国西藏人口》,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第78-94页。1994 “牧区体制改革对畜牧业、人口迁移及生态系统的影响”(合写),《第六次全国人口科学讨论会论文集》,北京:中国人口学会,第97-101页。1995 “重建中国的社会主体文化”,乔健、潘乃谷主编《中国人的观念与行为》,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第362-374页。1995 “中国小城镇的结构与进镇人口迁移”,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编《中国社会发展与文化研究的探索》,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第36-69页。1995 “评《身在黄金屋:在西藏的日子》”,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编《中国社会发展与文化研究的探索》,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第223-224页。1995 “草原资源的利用与牧区社会发展”(合写),潘乃谷、周星主编《多民族地区:资源、贫困与发展》,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第1-30页。1995 “重塑中国的社会主体文化”,童庆炳、王宁、桑思奋主编《文化评论—中国当代文化战略》,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第23-39页。1996 “体制变革、人口流动与文化融合:一个草原牧业社区的历史变迁”,潘乃谷、马戎主编《社区研究与社会发展》,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第531-594页。1996 “民族关系的社会学研究”,周星、王铭铭主编《社会文化人类学讲演集》,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第498-532页。1996 “牧区体制改革与草场使用、人口迁移、社区生活及草原生态系统的变迁”,周星、王铭铭主编《社会文化人类学讲演集》,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第658-688页。1996 “中国西藏自治区人口调查研究”,张天路、黄荣清主编《中国少数民族人口调查研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第34-68页。1997 “人口与环境”,刘世定、丁元竹主编《走向21世纪的中国社会问题》,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第265-308页。1998 “拉萨市区的居住格局与汉藏民族关系”,(日本)国立民族学博物馆调查报告1998年第8号,第371-399页。1998 “结合中国现代化中的重大问题开展社会学研究”,乔健主编《社会学、人类学在中国的发展》,香港:新亚学术集刊第16期, 第353-362页。2000 “民族社会学研究”,《中国社会学年鉴》(1995-1998),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第144-150页。2001 “西藏自治区1990-1998年人口变迁分析”,中国边政协会编《公元二千年两岸藏学学术会议论文集》,台湾:蒙藏委员会,第353-362页。2002 “社会学与中国社会发展”,《北大讲座》第一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第44-56页。2002 “人文思想与中国现代教育”,《科技发展与人文重建论文集》,台北:法鼓人文社会学院,第197-210页。2002 “社会学中的民族关系研究”,文池主编《在北大听讲座》第五辑(思想的灵光),北京:新世界出版社,第233-250页。2002 “中国人口较少民族经济与社会发展调研报告”(合写),铁木尔主编《民族政策研究文丛》第一辑,北京:民族出版社,第289-315页。2003 “促进民族自治地方教育发展具体政策及其实施办法研究”,《新形势下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研究》,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第250-259页。2003 “美国的种族与少数族群问题”,袁明主编《美国文化与社会十五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第37-61页。2003 “中国农村教育发展中的几个问题”,《北大讲座》第四辑,北京大学出版社,第184-217页。2004 “族群问题的‘政治化’与‘文化化’”,《北京大学社会学学刊》第一辑,北京大学出版社,第73-89页。2004 “中国传统‘族群观’与先秦文献‘族’使用浅析”,《世界文化的东亚视角》,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第387-404页。2005 “从‘魁阁’到北大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潘乃谷、王铭铭主编《重归“魁阁”》,北京:中国社科文献出版社,第102-115页。2007 “草原上的学校——牧区蒙古族基层教育事业的变迁”,王铭铭主编《中国人类学评论》第3辑,第88-112页。2007 “中国人口较少民族经济与社会发展综合调查报告”(合写),《中国人口较少民族经济与社会发展调查报告》,北京:民族出版社,第1-40页。2007 “社会学应为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洪大用主编《中国环境社会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第1-15页。2008 “北大的学术创新”,赵为民主编《北大之精神》,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第282-287页。2008 “关于当前中国民族问题研究的反思”,王铭铭主编《中国人类学评论》第6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第95-122页。2008 “种族与族群关系”,李培林等主编《社会学与中国社会》,北京:社科文献出版社,第304-340页。出版的英文专著和文集:2008 Ethnic Relations in China,Beijing: China Tebetology Publishing House。2009 Population and Society in Contemporary Tibet,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forthcoming)。参与主编的英文著作:1995 China's Rural Entrepreneurs: Ten Case Studies,edited with John Wong and Yang Mu,Singapore: Times Academic Press(contributed: “Chapters 1. The Project and Its Methodology”,pp. 1-15 ; “Chapter 4. Plastic Medical Products Factory”,pp.77-101)。2007 Local Governance and Grassroots Democracy in India and China: Right to participate,edited with Manoranjan Mohanty,Richard Baum,and George Mathew,New Delhi: Sage Publications (contributed: “Changes in Local Administration and their Impact on Community Life in the Grasslands of Inner Mongolia”,pp.141-160)。发表英文文章(期刊):1990 "The Role of Towns in Modernization",Beijing Review,33 (18): 16-17。1990 "Major Factors and Conditions for Migration: Survey in Chifeng,the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Chinese Journal of Population Science,2 (1): 25-36。1991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mall Towns and their Role in the Modernization of China",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XII (1): 90-113。1991 "Han-Tibetan Residential Patterns in Lhasa",The China Quarterly,(Dec.1991) Vol.128,pp.814-835.1993 "County Town -- Jianzhi Town Differentials and Migration to Towns in China",Korea Journal of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22 (1): 89-117。1993 "Changes in the Nomadic Pattern and its Impact on the Inner Mongolian Steppe Grasslands Ecosystem"(with Li Ou and James Simpson),Nomadic Peoples,No.33,pp.63-72。1993 "Migrant and Ethnic Integration in the Process of Socio-economic Change in Inner Mongolia,China: A Village Study",Nomadic Peoples,No.33,pp.173-192。1997 “The Role of Anthropology in Contemporary China”,Minpaku Anthropology Newsletter (June 1997,Number 4),pp.8-9。1998 “Guest Editor’s Introduction” (with J. Lamontagne),Chinese Education and Society Vol. 31,No. 3,(May-June,1998): 3-15。1998 “Rural Education Surveys in Inner Mongolia and Guangdong: Gaoming City”,Chinese Education and Society Vol.31,No. 4,(July-August,1998): 66-92。1998 “Nation-Building of China’s Pluralist Unity and the Future Perspectives”,Journal of Indian Anthropological Society (1998) Vol. 33: 47-57。2001 “Marriages and Spouse Selection in Tibet”,Development and Society,Volume 30,Number 1 (June 2001): 79-117。2003 “Economic Development,Labor Transference,and Minority Education in the West of China”,Development and Society,Vol. 32,Number 2 (Dec. 2003),pp. 125-143。2003 “Changes in Local Administration and their Impact on Community Life in Grasslands of Inner Mongolia,China”,China Report,Vol. 39. No. 4 (Oct. – Dec. 2003),pp. 459-475。2006 “Ethnic Relations in Contemporary China: Cultural Tradition and Ethnic Policies in China since 1949”,Policy and Society Vol. 25,No. 1,pp. 85-108。2007 “Bilingual Education for China’s Ethnic Minorities”,Chinese Education and Society,Vol. 40,No. 2 (March/April 2007): 9-24。2007 “A New Perspective in Guiding Ethnic Relations in the 21st Century: ‘De-politicization’ of Ethnicity in China”,Asian Ethnicity,Vol.8,No.3: 199-217。发表英文文章(文集):1988 “Demographic Changes in China's Tibetan-Inhedited Areas"(with Pan Naigu),in Dai Yannian,Edna Driscoll,Ginghong,and Zhu Yuan eds.,Tibet: Myth Vs Reality. Beijing: Beijing Review Press,pp.63-70. Also in Beijing Review 31(14): 21-24。1992 "The Development of Small Towns and Their Role in the Modernization of China",in Gregory Guldin,ed. Urbanizing China,Westport: Greenwood Press,pp.119-154。1992 "Social Sciences",in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ed. Grasslands and Grassland Sciences in Northern China,Washington: National Academic Press,pp.121-129。1992 "Town Residents and Rural-Town Migration in Inner Mongolia,P. R. China",in Calvin Goldscheider ed. Migration,Population Structure,and Redistribution Policies,Boulder: Westview Press,pp.91-116。1993 "Residential Patterns and Their Impact on Han-Tibetan Relations in Lhasa City,The Tibet Autonomous Region",in Gregory Guldin and A. Southall eds.,Urban Anthropology in China,Leiden: E.J. Brill,pp.268-277。1994 "The Tibetan Population and Their Geographic Distribution in China"(with Pan Naigu),in Per Kvaerne,ed. Tibetan Studies (Vol.1),Oslo: The Institute for Comparative Research in Human Culture,pp.507-516。1995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in China's Cities and Counties"(with J. Lamontagne),in G. A. Postiglione and Lee Wing On eds.,Social Change and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Hong Kong: Centre of Asian Studies,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pp.153-173。1995 "Economic Patterns,Migration,and Ethnic Relationships in the Tibet Autonomous Region,China",in Calvin Goldscheider,ed. Population,Ethnicity,and Nation-Building,Boulder: Westview Press,pp.37-76。1997 “Development of Rural Education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China",in R. Ramos,Jose R. Dinis,R. Wilson,and D. Y. Yuan eds.,Macao and Its Neighbours in Transition,Macao: University of Macao Press,pp. 277-291。1998 “Economic Patterns of the Tibet Autonomous Region”,in G. E. Clarke,ed. Development,Society,and Environment in Tibet. Wien: Osterreichische Akademie der Wissensenschaften,pp.167-186。1998 “Chinese Studies in the West”,in Kwon Tai-Hwan and Oh Myung-Seok eds.,Asian Studies in the Age of Globalization,Seoul: 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 Press,pp. 139-148。1998 “Changes of Steppe Grassland Ecosystem and Nomadic Patterns in Inner Mongolia”,Cura di Donatella Mazzoleni,ed.,Nature Architecture Diversity,Italia: Electa Napoli,pp. 318-353 (both in English and Italian)。1998 “Institutionalization of Sociology in China”,Su-Hoon Lee,ed. Heritage,Challenges,Perspectives: Sociology in East Asia and Its Struggle for Creativity. Services de Prophisme- Alain Mongeau。1999 “Population Growth and Urbanization”,R. E. Gamer,ed. Understanding Contemporary China. Boulder: Lynne Rienner Publishers,pp. 207-236。2003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and Relations Among Ethnic Groups in the Kashgar Region,Xinjiang Uyghur Autonomous Region”,R. Iredale,N. Bilik,and F. Guo eds.,China's Minorities on the Move,New York: M. E. Sharpe,Inc.,pp. 106-122。2003 “Awareness and Attitudes towards Environmental Changes: Rural-Urban Differentials in China”,P. Ester,et al. eds. Culture and Sustainability,Amsterdam: Dutch University Press,pp. 103-119。2006 “Nation-building and Ethnicity”,Jing Tiankui,Masamichi Sasaki and Li Peilin eds. Social Change in the Age of Globalization,Leiden-Boston: Brill,pp. 251-259。书评(英文):1991 评Catriona Bass,1990. Inside the Treasure House: A Time in Tibet,London: Victor-Gollancz Ltd. The China Quarterly,(June 1991) No.126,pp.391-393。1994 评Burton Pasternak and Janet Salaff,1993. Cowboys and Cultivators: The Chinese of Inner Mongolia. Boulder: Westview Press. The China Quarterly (Sept. 1994),No.139,pp. 834-835。2001 评Francisco J. Gil-White,2001,“Are Ethnic Groups Biological ‘Species’ to Human Brain?” Current Anthropology,Volume 42,Number 4 (August-October,2001),pp.543-544。书评(中文):1997 评Burton Pasternak and Janet Salaff,1993. Cowboys and Cultivators: The Chinese of Inner Mongolia. Boulder: Westview Press. 《香港社会科学学报》第7期,第254-256页。2006 “关心少数族群企业家的成长——介绍德国学者托马斯·海贝勒教授的新书《凉山彝族企业家》”,《西北民族研究》2006年第4期,第200-203页。2007 “黄帝崇拜与中华民族的民族构建——介绍孙隆基新作《历史学家的经线:历史心理文集》”,《西北民族研究》2007年第2期,第96-98页。

更多相关

陈国邦主要贡献陈国邦主要贡献
李才主要贡献李才主要贡献
龚朝辉主要贡献龚朝辉主要贡献
王秀琳主要贡献王秀琳主要贡献
李美凤主要贡献李美凤主要贡献
李蕙敏主要贡献李蕙敏主要贡献
张韵华主要贡献张韵华主要贡献
李兆华主要贡献李兆华主要贡献
徐天荣主要贡献徐天荣主要贡献
郑昌华主要贡献郑昌华主要贡献
杨苏主要贡献杨苏主要贡献
蔡华主要贡献蔡华主要贡献
马戎主要贡献马戎主要贡献
王国华主要贡献王国华主要贡献
郭秀云主要贡献郭秀云主要贡献
申江主要贡献申江主要贡献
李岳主要贡献李岳主要贡献
张健华主要贡献张健华主要贡献
郑来志主要贡献郑来志主要贡献
王秋雨主要贡献王秋雨主要贡献
郑少锋主要贡献郑少锋主要贡献
夏俊主要贡献夏俊主要贡献
陈云主要贡献陈云主要贡献
江平主要贡献江平主要贡献
肖洋主要贡献肖洋主要贡献
杨巧文主要贡献杨巧文主要贡献
郭雷主要贡献郭雷主要贡献
王淑娟主要贡献王淑娟主要贡献
杨海波主要贡献杨海波主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