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平学术成果

(1)系统研究了非线性气候动力学全局分析理论及其应用,得到气候系统全局行为定理,指出气候系统渐近行为是向外源强迫的非线性适应过程,提出气候系统中存在三类时间边界层的新概念,建立了气候系统的适应和演变过程理论,并从理论上解决了平衡态的根源问题。(2)根据全局分析理论,提出一种新的适合于强迫耗散数值模式设计的算子约束原则,以及大气可预报性单调性原理。该方面成果在LASG2000年的国家重点实验室验收荣获生物地学口第一名中被评价为创新性成果,也被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成果集收录,并被邀请在"第四届国际动力系统与微分方程(DSDE,2002)"会议、第23届国际IUGG大会(IUGG2003)、"亚洲大洋洲地球物理协会(AOGS,2004)"第一届年会等国际大会上作特邀报告。(3)提出大气环流环状活动带的新概念,由此构造一种新的更好的北极涛动指数,避免了传统旧指数所引起的混淆和争议;提出环状模的物理模型,指出异常Ferrel环流在环状模物理机制中占有的重要角色,为研究中高纬大气环流提供了新的途径。上述成果得到了国际审稿人的高度评价,被认为是"给出了认识北半球环流特征的最新观点"、"对于认识和改进本领域的工作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该成果被美国国家地理协会科学展览会选为参展成果将在华盛顿展出(NationalGeographic Society's Science Exhibition in 2005 inWashingtonDC),在2004年被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成就展收录,以及被邀请在"国际气象学和大气科学(IAMAS2005)"大会上作特邀报告。(4)发现前期春季南半球环状模(SAM)和夏季长江中下游的降水存在很好的正相关关系。这一发现为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季降水的预报提供了一个新的非常有价值的预测信号。进一步分析提出了"海洋桥"理论,即春季南半球环状模(SAM)对夏季长江中下游降水影响的可能物理机制是通过印度洋和南海quot;海洋桥"的作用影响东亚夏季风环流来实现的。(5)发现前冬北极涛动对春季中国西北地区沙尘暴频率的年代际变化有显著的反相关关系。(6)提出统一的季风指数理论,以及热带季风的本质是由行星热对流环流是热带季风的"第一推动力"和地表面特性差异所导致的准定常行星波为"第二推动力"共同作用的结果。(7)提出数值模拟中的计算不确定性原理,发现最优步长和最大有效计算时间满足的两个普适关系,给出实现最优数值积分的一种有效方法逐步调?ā3晒?凇吨泄?蒲г涸嚎??2000)上"成果与应用"栏目中及《科学时报》(2001年8月5日)为庆祝国家基金委成立15周年的国家基金项目专刊上作了介绍,并在LASG 2000年的国家重点实验室验收荣获生物地学口第一名中被评价为创新性成果。

更多相关

方辉学术成果方辉学术成果
孟庆良学术成果孟庆良学术成果
王茹学术成果王茹学术成果
刘丹青学术成果刘丹青学术成果
林锦棠学术成果林锦棠学术成果
杜君学术成果杜君学术成果
徐银华学术成果徐银华学术成果
彭静学术成果彭静学术成果
王晓阳学术成果王晓阳学术成果
黄立文学术成果黄立文学术成果
常耀华学术成果常耀华学术成果
李忠明学术成果李忠明学术成果
黄龙珠学术成果黄龙珠学术成果
张蕊学术成果张蕊学术成果
罗霆学术成果罗霆学术成果
王立群学术成果王立群学术成果
胡志华学术成果胡志华学术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