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更艺术评价

古人的“赋彩”用“彩”而不用“色”,正是一种主观表现性的体现。清代王概说“着色象其形采,渲染得其神气”,“彩”与“采”通,有文采、神采之意。刘勰说的“犀兕有皮,而色资丹漆”就是文质有度中的“为情而造文”,强调正色纯、间色杂,“正采耀于朱蓝,间色屏于红紫”。“丽以则是正色,丽以淫是间色”。“丽则是真情,丽淫是伪彩,在古人看来,色彩可以表达真情,也可以‘丽’而不‘真’,所以色彩是随着感情而‘赋’的”。“彩”、“类”、“赋”的精神不是以生活为依据,而是意境决定色彩,不是生活决定色彩,因此,中国画的赋色传统是表现性的。工笔画的色彩正是在这种对色要求正、纯的赋色标准中发展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传统工笔画走的设色之路是浪漫与现实之间的道路,所以才出现隋唐辉煌灿烂的金碧青绿山水的色彩浪漫,以及宋代朴丽典雅的花鸟画的风华绝代。传统工笔画有重彩、淡彩之分,颜色有植物色与矿物质色彩。对色彩的选择极为严格,除藤黄、花青、胭脂等植物色之外,较少从自然生物取色,而多从地下矿石提色,如朱砂、赭石、石黄、玛瑙、铜绿、石青、金、银等,这些矿物色色相稳定、色彩鲜艳持久,历经千年仍然散发出璀璨光彩。“据汉代史游所著的《急就篇》中就记载了19种色泽:红、绛(赤色)、缙(浅赤色)、繎(深红色)、郁金(浅黄色)、半见(黄白色)、蒸栗(深黄色)、缃(浅黄色)、缇(黄赤色)、绿、缧(苍艾色)青、缥(青白色)、紫、绀(青赤色)、皂(黑白)、白(白素之精者)、纨(绢之精白者)、延(以石矸缯之光泽者)。这19种色泽大部分是用颜料表现出来的。而汉代《说文解字》所列的色彩名称多达37种。” 因与中国传统哲学色彩观的自觉联系,纵观传统的工笔绘画在用色上都极为节制、单纯,极具装饰性,体现出崇尚简雅古丽的审美准则。无论是明艳富丽的色彩风格,还是朴素澹远的野逸之风,古代的画家在设色中都极为注重色彩的审美格调,追求单纯、典雅、明净、沉稳凝重而又表里澄澈的画面效果。张彦远说“古之画或能移其形似而尚其骨气。以形似之外求其画,此难与俗人道也……以气韵求其画,则形似在其间矣。上古之画,迹简易澹而雅正,顾(恺之)陆(探微)之流是也。中古之画,细密精致而臻丽,展(子虔)郑(法士)之流是也。近代之画,灿然而求备。”正是对唐以前的绘画赋色的概括。张彦远所说的“灿然而求备”正是瑰丽雄奇的工笔重彩画的辉煌气象。

更多相关

戈沙艺术评价戈沙艺术评价
郭玮艺术评价郭玮艺术评价
李萍倩艺术评价李萍倩艺术评价
孙燕华艺术评价孙燕华艺术评价
彭炽权艺术评价彭炽权艺术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