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延平职业素质

总述如果说对“小新闻”导向的精准把握,体现了张延平优秀新闻人的素质,而在一些重大新闻的报道上,就更能体现张延平的智慧与魄力。1999年北约轰炸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的“5.8”事件发生当天,已经做了总编辑的张延平提出8个整版的策划方案。此前,在北京青年报的历史上,还从来没有过对一个突发事件在一天的报纸上做如此规模报道的事。第二天的北京青年报,头版是“震惊、愤怒、抗议”6个黑体字,中间用“靶心”分开。后七个版分别用“最强烈的抗议”、“最响亮的声音”、“最愤怒的行动”、“最黑暗的午夜”、“最野蛮的践踏”、“最深切的哀痛”、“最有力的声援”作标题,详尽报道了事件本身和国内外各界对这件事的反应。以后的几天,北京青年报每天都用8——9个版做有关抗议北约的报道。当学生停止游行返回校园,北京青年报推出5个整版的“重新认识系列谈”。5月即将张延平过去,张延平预感到北约可能停止对科索沃的轰炸,于是在策划8个整版的“科索沃灾难备忘录”系列报道的同时,策划了5个整版的“停炸后的思考”,在停炸的当天6月11日和第二天6月12日分别推了出来。最后,又以记录邵云环、许杏虎和朱颖3位烈士成长经历的“中国记者纪念碑系列”专题报道,作为北京青年报关于这一重大事件报道的收山之作。张延平的办报思路并不单纯体现在对一件件、一桩桩的事件策划上,对体现报社观点的名牌栏目“今日社评”的策划和建设,也被同行争相效仿,该栏目2003年获中国新闻奖名专栏奖。去年非典期间,张延平一手策划、组织的旨在援助奋战在一线的医务工作者的“天使基金公益广告”活动,引起极大反响,不少企业“走后门”捐款。同样,张延平为北京青年报构架的“每日新闻+天天副刊+产经专刊”的结构,实践证明也是最佳的日报市场结构之一,如今,这样的都市报结构设置不仅影响了在京的媒体,对南方的纸媒体亦有着重要影响。总编亮点张延平做总编辑的时候讲过这样的话:“做一个会把关的总编辑容易,做一个会策划且能实现策划的总编辑难。”在张延平做总编辑的四年中,除了到外地出差,他几乎每天都“盯版”至凌晨。他在“盯版”中一次又一次堵住了报纸可能出现的政治偏差和常识错误;他在“盯版”中挖掘出了一条又一条淹没在一般性报道中却有着独特新闻价值的新闻并将其做大;他在“盯版”中发现了一个又一个具有培养前途的北青报新人。从他当常务副总编起,他就是这样做的。所不同的是,他当常务副总编时,一个晚上只需看十几个版;他当了总编辑后,一个晚上要看几十以至上百块版——北京青年报在他担任总编辑期间进入了“厚报”时代。2001年北京青年报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连续刊登了"80位共产党人的故事”。这80个故事后来成了一本发行量达十几万册的畅销书。每篇5000字的文章,篇篇经过他的梳理。一连八十天,他在“盯”完当天的版后,在办公室,在家中,甚至在车里,来做这件工作。他通读全篇,把政治关,也把文字关。他把故事中最精彩的情节提炼出来,做成小标题。80篇文章中,有2/3的大标题是他做的。每改一篇要花去1——2个小时。一如对于他所策划的所有重大报道一样,他从文字到版式,一直“盯”到最后成型。而今天在谈到那段经历的时候,张延平只说,“80位共产党人的故事给了我太多的感动”。他把心血融入了这份感动中,也感动了无数读者。接下来,他又主张将80个故事不足以容纳的更多故事征集来,并固化成常规版面,定名为《红色记忆》。在张延平做总编辑期间,北京青年报几乎所有参与过重点报道的记者,他们的文稿上都留下过张延平的修改笔记。也无法历数北京青年报上有多少鲜活、贴切、别具匠心的标题是他做的。照排室的人都知道,一遇重要报道,张延平就会坐在电脑桌前,指挥拼版员对某块版的某一根线条的粗细、某一种颜色的深浅、某一个标题或某一张图片的大小,不厌其烦地反复调整。常常有人和他谈起北京青年报在一些重大事件报道上的策划艺术,谈到他对这些策划从头“盯”到尾的工作方法。在解释自己为什么要这样做时,他说:“也许这是我的一个弱点,但我必须这样做。因为一个好的策划,如果没有一个对这个策划理解得特别透彻的人一‘盯’到底,这个策划的结果就可能和当初的想象不一样,而且在‘盯’的过程中可以不断开掘、丰富和升华原来的策划。所以,我特别有兴趣把每一个策划完整地‘盯’到底。”他是一个努力追求完美的人。他的独特之处在于:在他为一个目标的尽可能完美地变为现实而奋斗时,从不拒绝亲身去做那些最繁杂、最细碎的“小事”。北京青年报有个经营了3年的名牌栏目叫“文明就差这一点”。这个漫画配文字的栏目,几年来多次获奖,可这个栏目的生成却来自于张延平因病深夜去医院打点滴的亲历。在硬件设施完好的医院里,护士对病人的生硬态度,让一位病人非常恼火,以至他们在急诊室里发生口角。病痛中的张延平刚好看到了这一幕,一边打着点滴,一边策划着新栏目。一直到今天,这个栏目还经常收到北京百姓的投稿。核心竞争力功不可没北京青年报有一批这样的编辑记者:曾经是报社的中坚力量,由于各种原因,陆续从一线退了下来。张延平主张对这批人,一律保持原来的待遇不变。他讲过这样的话:“有为者上,曾经有为者养。”有为者上,一旦无为了便把人一脚踢开,他的性格,他的价值观,他的做人准则,都让他干不出来。在他看来,北京青年报最大的财富是人才,最值得珍惜的也是人才。任何一个编辑、记者,写过的一篇引起强烈社会反响的文章,创办过的一个成功的活动,拍出过的一张出色的照片,策划过的一组独特的报道,都会在他的心里留下长久的印迹。为了推出北京青年报的名牌记者,他用记者个人的名字命名报纸的版面或栏目,为不止一位著书立说的记者写评价文章,通过各种活动,以及用北京青年报的版面为自己的记者做宣传。他特别能包容,包括包容别人的缺点,别人对自己的伤害。尽管有时候这种包容对于他非常痛苦。由于他的这种包容力,他几乎是北京青年报社中惟一一个能对全局进行有效协调的人。北京青年报发展到如今,每周数百个版,每年数以亿计的投入与产出,早已超出了以编采和行政两大块为主要架构的传统意义上的新闻单位,而是一个以报纸为龙头,编采、广告、发行、印务既相互关联,又各具独立性,需要综合经营和管理的企业集团。这张报纸能产生多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也已经不再单纯依靠版面质量——尽管版面质量仍是根本——越来越多的策划不再单纯由编辑部来完成,而更需要依靠编采、广告、发行、印务4大体系的相互配合,这就是北青报“四轮驱动”的报纸经营理念的依据所在。在北京青年报的这4大体系里,每一个体系都拥有出类拔萃的人才。这样多的人才聚合在一个大的事业圈中,毋庸讳言,会有人的矛盾,工作意见上的分歧,上下级的块垒,也会有小团体以至个人利益的冲突。总是由张延平出面来协调。这种协调花费了他大量的心力,有时也让他面临巨大的内心冲突。没有人知道他到底经历过多少内心的冲突,忍受过多大内心的痛苦;也没有人知道他通过怎样的自我调节来排解这种痛苦,因为他从来没有和任何人谈起过。人们看到的只是:北京青年报的又一次危机度过了,又一件纷争平息了,又一个团结合作的局面出现了,又一桩策划成功了。

更多相关

宋玥职业素质宋玥职业素质
何浩鹏职业素质何浩鹏职业素质
邱佩宁职业素质邱佩宁职业素质
王青雷职业素质王青雷职业素质
周天江职业素质周天江职业素质
贺志宝职业素质贺志宝职业素质
徐家杰职业素质徐家杰职业素质
张茵职业素质张茵职业素质
田忠祥职业素质田忠祥职业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