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贤亮人物观点

文化产业

一、发展文化产业的瓶颈张贤亮“文化”是个非常宽泛的概念,“文化产业”是个新课题,“发展文化产业”的必要性大家都知道,但怎样去“发展”,却各有各的见解,我想还是刨根问底从所谓“文化产业”的源头说起较能说明问题。人类的正常行为(犯罪和精神病态行为除外)莫非两大类,一类是生产活动,一类是文化活动。世界上千千万万数不尽的产品也无非两大类:一类是满足人们物质生活需要的产品,一类是满足人们精神生活需要的产品。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产品就是文化产品。文化产品是人类在日常活动中自发创作的,文化活动最早的组织者却是原始社会的部落,部落后来演变为国家,于是组织文化活动就成了政府的重要职能。不管什么部落或是国家,不论什么性质的政府,实行什么样的社会制度,都有一套为他服务的文化机构,举办以他为主的文化活动,向群众传播当权者的思想及主流意识形态,从最早的祭祀活动到今天盛行的“唱红歌”是一脉相承下来的。这些,我们今天称之为“文化事业”。到生产力发展至一定水平、老百姓衣食可以基本满足、市场经济也开始萌芽的时候,一些不由朝廷政府主办,而是从民间自发产生用以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文化活动和文化产品就应运而生。民间自发组织的文化活动,如果只为大家聚在一起欢乐一下,像王羲之搞的“兰亭聚会”,那就算了,如果民间文化活动和民间生产的文化产品是让他人观赏享用的,组织者、生产者必定要从需求者那里取得某种形式的回报,即便是春节期间舞龙灯、耍社火、唱大戏,表演者也要一定的报酬,没有经济支撑便难以为继,以后春节就玩不成了,这就自发地形成一种“交易”:我表演你看,看的人要付钱。这样,舞龙灯耍社火唱大戏等等就从文化产品变为文化商品了,从历史学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看,它们会逐渐与政府主办的文化事业分离,自发地形成一种文化产业。

汇报提纲

二、关于文化产业及宁夏旅游的汇报提纲1、 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性与紧迫性世界上千千万万商品莫非两大类,一类是供给人们物质生活的工农业产品,一类是供给人们精神生活的文化产品。当今世界,衡量一个国家社会发展总体水平和实力,不止要看他的物质生产总量,更要看他的文化生产、传播和影响的力度。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在80年代曾说,“中国不可能成为世界大国,因为他没有可以输出的意识形态”,可见文化产品的输出量已成为“大国”身份的标志。我们现在虽然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GDP占全世界GDP8.9%,连年贸易顺差,但其中文化产品的进出口却连年逆差,文化产品的进口额是出口额的4-6倍,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的进口额为出口额的14倍。这还是海关统计数字,据知情人曝料,走私和由游客带进来的西方文化产品是报关数字的8倍。逆差如此之大,不但与我国文化资源大国的地位不相称,使我们距离所谓“大国”地位差的很远,还弱化了我国在整个世界文化格局和秩序重组中的地位,除了中餐,中国文化在世界面前几乎处于“无声失语”的状态。目前文化市场上国产文化产品的实际供应量与居民的文化消费潜力存在巨大落差,国产文化产品的“战略性短缺”已是严峻的现实。中国城市居民特别是中青年主干群体的精神生活需求和文化消费,一半以上靠外来文化产品。外来文化产品虽然对更新思想观念和市场经济制度建设上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很大程度萎缩了我们自身的民族精神、削弱了我们固有的传统文化道德,干扰了我们构建社会主义的主流人文价值观,使很多人信仰缺失,精神迷惘。更重要的是,根据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时人均应有的文化消费量计算,有专家预测:“假定继续按照近年来第三产业发展的平均速度增长,到2020年,我国第三产业占GDP将为42%左右,低于标准值13个百分点,大约会出现41000亿元的缺口。”面对这样一个庞大的文化消费需求,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都会千方百计把文化消费品向中国推销,而在全球一体化时代,我们作为WTO成员国,对汹涌而入的外来文化产品又是不可拦截的,因而我们可以说发展文化产业不但是经济的紧迫需要,更关乎到我们民族国家的前途命运。

历史根源

我国文化产业衰落的历史根源的探讨中国是文明古国,文化产业一度非常发达,“四大发明”中的两项-造纸和活字印刷,就是古代文化产业发达的标志,而且,世界各国只有中国的英语命名是以一种文化产品来称呼的,那就是“瓷器”-CHINA,由此可见我国文化产业当年在世界的领先地位和影响力。可是从上世纪50年代推行计划经济、民营企业改造为国营企业以后,文化产业就逐渐衰落以至于无,文化产业被政府的文化事业所取代。社会所有的文化活动包括精神产品的生产都归政府领导,文化产品和文化活动的主要任务就是宣传政策,传播主流意识形态,所有的文化产品、文化活动都成了政治宣传,文化失去了它应有的知识性、娱乐性和审美功能。这虽然对强化政治信仰起过非常大的作用,却失去了对外部世界的文化影响力。由政府统管一切文化活动发展到极端终于导致“文革”,整整十年间中国老百姓没有什么精神享受,只感到压抑、恐惧或者疯狂的亢奋,扼杀了人民群众的文化想象力和创造力,革除了旧文化却没能创造出新文化,使中华民族固有的优秀传统文化形成断层,国民素质大大下降。3、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之间的同与不同我们面临着“战略性文化短缺”已引起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在党的文献中,第一次将文化产业作为一个概念提出,并把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分别开来的是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作的报告。江泽民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交融,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发展各类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都要贯彻发展先进文化的要求,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4、文化产业的特殊性要发展文化产业必须认识文化产业的生产规律,也就是马克思说的“特殊方式”。文化产业属第三产业,文化产品是精神、思想、审美能力、情感活动的产品。和高科技产品一样,主要生产要素是人的头脑,是创意、策划、设计、发明、发现、灵感的产物,从这点来说,文化产业和高科技产业同样属于“智能经济”。但它又比高科技产业有特殊的优势:5、由文化产业的规律和特殊性而决定的发展文化产业的建议(一)要借鉴经济体制改革的经验,我国从一个经济濒临崩溃的国家在短短20多年中一跃成为世界经济强国,根本原因是实行了市场经济,承认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文化的创造力和原动力是人民大众,要发展文化产业,更要依靠民营经济。政府要深刻汲取过去统管一切文化生产和文化活动的失败教训,现在只须提供一个宽松的文化生态,让人民大众各显身手,各尽所能,发动群众、依靠群众打一场“人民战争”,文化产业的发展速度一定会超过制造业的发展速度,“中国品牌”将会在世界市场上占有更大的份额。同时,中国的文化竞争力、影响力、辐射力,借助海外7000多万华人的归属感,也必将在全世界成为主流文化之一。到那时,中国才算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世界大国”。张贤亮6、关于宁夏旅游关于宁夏旅游,政府旅游部门会向领导同志详尽汇报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我只向领导汇报镇北堡西部影城今明两年的规划,因为镇北堡西部影城的成长可以充分说明文化产业的特点。镇北堡西部影城从荒凉的古堡废墟、一个破羊圈,经18年的努力,在历届区市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已成为集“国家5A级景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项目保护性开发综合实验基地”于一身的全国独一无二的景区。当初自筹资金仅有79万元,现已拥有近3亿元固定资产;游客量与纳税额年年上升,今年游客量可望突破100万人次,缴税500万元。影城已向社会提供了400多个就业岗位,每年为周边居民提供5-8万个劳动日,并为提高宁夏及银川市的知名度做出一定贡献。镇北堡西部影城说不上是利用了文物古迹,相反,是我把镇北堡古堡废墟推介给影视界,已成为知名影视拍摄基地以后,文物管理部门才来挂了“文物保护单位”的牌子,可以说我们还开发出了一个“文物”,体现出旅游产业是一个社会效益大于经济效益,间接经济效益又大于直接经济效益的产业。三、笑谈“苦难”与“文化产业”发展2011年8月12日下午,镇北堡西部影城的百花堂内不停地传出笑声与掌声,北大光华管理学院EDP(中国企业经营者工商管理硕士研修班)23期学员与张贤亮互动交流。与北大光华管理学院的渊源说起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张贤亮感慨地说,自己的母亲在上世纪20年代就读于该所学校的前身——燕京大学,后随父亲到美国的哈佛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陪读。虽然母亲在该校就读只有短短的一学期时间,但这段渊源让76岁的张贤亮感触颇深。苦难历程之于人生的意义说起苦难历程之于人生的意义,张贤亮说,苦难的的确确能够增强人的承受力,减少人的挫败感。比如犹太人,当年,他们过着流离失所被人排挤的生活,但现在看来,世界上很大一部分的财富,包括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都掌握在犹太人手里,这和他们这个民族所遭受的苦难是分不开的。但现在的很多成功人士,比如比尔·盖茨,他年轻的时候就是中产阶级,并没有经历过苦难,因此,一个人是否成功,很大程度是靠他的智商和情商决定的,而不是年轻时是不是经历过苦难。“我也不希望在座的各位经历像我所经历的那些苦难。”张贤亮说。文化产业如何发展对于北大光华管理学院EDP中心的班主任唐钰提出的“中国文化产业如何发展”的问题,张贤亮细心地解释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区别。“文化产业最大的特征就是能够产生高附加值。”张贤亮说,从建国以后的40多年当中,西方的文化产品大量进入中国,1993年开始,美国的文化产业的出口额已经超过了制造业等产业。据张贤亮估计,到2020年,中国文化产业的缺口将达到4万1千亿元。中国如果再不加快发展文化产业,这个庞大的市场将被西方国家占领。张贤亮还强调,文化产业只需要一个聪明的头脑便可以点石成金。他讲了镇北堡西部影城以79万元起家,靠他的文化预见性和文化洞察力,现在的资产已经达到了几十个亿,而这还没有算无形资产的价值。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说到民族的传统文化,张贤亮说,“没有历史的积淀,就没有想象力的基础,如果我们整个民族丧失了对历史的记忆,我们整个民族将没有想象力。”张贤亮还说,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就是一个“富矿”,所以我们要了解历史,记住历史,要用现代的眼光重读经典。另外,说到“搞企业”这个话题,张贤亮开玩笑说,一定要抱着“玩”的心态,否则就会“搞死你”。

更多相关

孙雷人物观点孙雷人物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