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卫东人物事迹

乔卫东工作剪影1996年夏天,乔卫东从技校毕业后,来到大港油田最偏远的南部油区修井三分公司,成为一名石油工人。当年中考时,乔卫东以全县第一的成绩考上大港油田技校。当时,父亲和老师都劝他上高中,可他对石油企业充满了向往,最终还是选择了油田技校。站井口,抬油管,抡管钳,上班奋战在井场,下班一头扎进宿舍学习,乔卫东通读了《井下作业工试题库》、《采油技术手册》、《井下作业监督》等书籍,在1999年修井三分公司举办首次青工技术比武时,初生牛犊不怕虎的乔卫东取得了第五名的好成绩。当时他的奖品是一辆时髦的山地自行车,这是他上班之后得到的第一份奖励,也是第一次通过技术比武获得的。从此,人们在各种竞赛场上都能看到乔卫东的身影。不管是知识抢答竞赛、安全、井控比赛还是青工技术比武、岗位练兵,他都名列前茅。由于乔卫东长期从事修井一线工作,对于计算机的应用也只停留在简单的操作上,在第一次计算机编程考试中他的打字速度极大地影响了他的考试成绩。当时的乔卫东很沮丧,和其他人差得太远了。乔卫东找到了指导老师周老师,想寻找捷径,用最快的方法提高自己的打字速度。周老师教给他最基础的指法后,便给他讲了毛竹的故事:在中国的南方有一种毛竹,在它成长的最初5年,几乎无甚变化。然而,5年一过,它便以每天约0.6米的速度疯长,6周内可长到30米。其实,这快速生长的奇迹并不是因为毛竹天生有超能力,而是依赖着那长达几公里的竹根。早先看似生长缓慢的它,实际上一刻也没有停止壮大自己的根系,为后来的发力打好了坚实的基础,做好充分的准备,最终在几周之内成就了自己的高度。乔卫东很快明白了故事的寓意,要取得好成绩是没有捷径可走的,必须要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努力。于是,他从100多公里外的家中搬来了电脑,放到了集训宿舍,枯燥的打字练习就这样开始了。自从乔卫东从家搬来了电脑,那台老电脑每天晚上都要陪他到深夜。正因为乔卫东刻苦勤奋,才有了他在技能大赛中的从容镇定。在进行识别工具这项比赛时,比赛规定要在20分钟内,写出裁判员从22种井下工具中挑选出的4种工具的名称、结构、型号、用途、工作原理等七方面的内容。随着场上裁判员的一声口令,乔卫东干净利落地完成了该项目的考试。在场的裁判员露出赞许的笑容,他比规定时间快了足足4分钟。刻苦认真的乔卫东是用永不服输的精神圆了自己的金牌梦。回到工作岗位后,乔卫东把毛竹的故事讲给更多的人听,他把自己所学的技术传授给别人,让更多的“毛竹”破土而出。

更多相关

韩坤人物事迹韩坤人物事迹
李月儿人物事迹李月儿人物事迹
杨家云人物事迹杨家云人物事迹
张培根人物事迹张培根人物事迹
徐晓星人物事迹徐晓星人物事迹
孙宁人物事迹孙宁人物事迹
张弘人物事迹张弘人物事迹
成浩人物事迹成浩人物事迹
罗静人物事迹罗静人物事迹
徐远举人物事迹徐远举人物事迹
李华人物事迹李华人物事迹
王维民人物事迹王维民人物事迹
曹前明人物事迹曹前明人物事迹
王明灿人物事迹王明灿人物事迹
杨念生人物事迹杨念生人物事迹
陈维人物事迹陈维人物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