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丁·瓦尔泽人物争议

作为和新生的联邦德国共同成长起来的一代知识分子,瓦尔泽见证了欧洲大陆“1968年革命”后德国社会回归正常化的渴望,进入两德统一的新纪元后,他越发感到,需要减轻历史包袱给当代德国人带来的精神压抑。1998年,他出版了自传体小说《迸涌的流泉》,描写一个生活在第三帝国下的十岁男孩的成长经历。该书上市后一路畅销,却被“德国文学教皇”、犹太人赖希·拉尼茨基主持的电视书评节目《文学四重奏》中猛批,因为“没有出现奥斯维辛这个字眼”。瓦尔泽愤怒了,他对《南德意志报》的记者说:“其实每一个受他虐待的作家都可以对他说,赖希·拉尼茨基先生,就你我的关系而言,我才是犹太人。”由此,他误入了德国特有的话语禁区:犹太人。凭借《迸涌的流泉》,瓦尔泽1998年获德国书业和平奖,在法兰克福保罗教堂发表了空前轰动的演讲:他对奥斯维辛的仪式化表示不满,怀疑有人抓住德国纳粹时期迫害犹太人这一历史把柄,为达到政治或经济目的。他承认奥斯维辛是德国人“永远的耻辱”,应该悔罪。但悔罪应是内心活动而非表面文章。这惊世骇俗的无忌之言,博得了在场包括联邦总统在内的人们站立鼓掌,也很快招致哗然,德国犹太人协会主席伊格纳茨·布比斯指责他搞“精神纵火”,有人把他视为否定历史的右翼极端。2002年,他出版讽刺媒体霸权的小说《批评家之死》,引发了一场更迅猛的精神大火,斥责他“反犹”的声音此起彼伏。瓦尔泽觉得跳进博登湖也洗不清,他甚至想移居奥地利。

更多相关

昆凌人物争议昆凌人物争议
黄安人物争议黄安人物争议
张雨生人物争议张雨生人物争议
柏雪人物争议柏雪人物争议
朱迪·福斯特人物争议朱迪·福斯特人物争议
白韵琴人物争议白韵琴人物争议
胡一天人物争议胡一天人物争议
黄心颖人物争议黄心颖人物争议
区文诗人物争议区文诗人物争议
伊藤英明人物争议伊藤英明人物争议
南太铉人物争议南太铉人物争议
高贤廷人物争议高贤廷人物争议
朴赞郁人物争议朴赞郁人物争议
北野武人物争议北野武人物争议
向井理人物争议向井理人物争议
草彅刚人物争议草彅刚人物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