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旺达社会

教育

战前国立和私立教育卢旺达儿童并存。小学实行8年制,中学6年制。每年教育经费约占国家预算的20%左右。文盲率49%,1991年全国有公立小学1?789所,小学生90万人,小学教师16 394人;公立中学77所,私立中学16所,中学生20 789人,中学教师1 469人。农村手工业综合中心共323个,学生32 660人。全国有3所高等院校,4所私立院校。卢旺达国立大学是该国最大的综合性高等学校,1991年在校学生3 860人,大学教员525人。每年向外派遣留学生100~200人。1994年内战几乎摧毁了教育体系,学校设施因破坏、抢劫而损失殆尽,许多教师被杀或逃亡国外。在国际社会的援助下,初级教育得到较快恢复。根据2002年人口普查结果,38.2%的卢旺达人为文盲,87.7%的人只上过小学,11.5%上过中学,不足1%的人上过大学。2004年,全国有小学2262所,入学率约92%;中学504所,入学率约73%。自2005年底起,卢政府开始实行小学和初中免费教育,教育经费占政府总支出的16%左右。根据卢教育部2011年数据,卢有小学生234万名,小学2543所,入学率95.9%;中学生48.6万名,中学1362所,入学率25.7%。2010年起,卢实行9年义务教育。2013年卢民众识字率为70%,15岁至24岁人群识字率为83.7%。卢旺达截止2014年9月有高等院校29所,其中公立院校17所。公立大学有卢旺达国立大学、高等农业和畜牧业学院、基加利卫生学院、基加利科学技术学院、基加利教育学院和公共法语高等学院,其中卢旺达国立大学是卢最大的综合性高等学校。私立大学有基特瓦教育学院、中非基督复临大学、基加利自由大学、尼亚基邦达大神学院、布塔雷神学新教学院、基加利基督复临非教会大学。有研究所2个,分别为农业和科技研究所。2011年有大学生73674人,43.2%为女生。

科技

卢旺达科技水平不高,但政府十分重视发展科技,将科技发展列为卢旺达2020年远景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政府注重培养卢旺达各领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尤其重视ICT产业发展,力图称为东非共同体地区的ICT技术服务中心。

医疗

整体水平不高,医疗设施和条件有待提高。全国共有200名医生和3000名护士。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2011年卢旺达全国医疗卫生总支出占GDP的11.0%,按照购买力平价水平计算,人均医疗健康支出138美元。2006-2013年间,平均每万人拥有医生1人,护理和助产人员7人,牙医1人,药师1人。

媒体

战前全国共有报刊近30种,主要报刊的发行量在1000份以上。全国最大刊物《英瓦霍报》,发行量为4 650份。内战后,因纸张和印刷费用昂贵,卢旺达的报刊发行量极小。有15种报刊,主要有:《英瓦霍报》,卢旺达文周刊;《卢旺达时报》,英文日报,由从乌干达回国的原卢旺达难民主办;《虹》,由从布隆迪回国的原卢旺达难民主办;《信使报》,反对党报,1996年改名为《英特戈报》。《新接班报》,1996年4月发行,法文官方月刊,系原《接班报》周刊改版。卢旺达通讯社975年成立。出版《每日新闻》,法文日刊,发行量310份。1994年后,该社成为自筹资金、自负盈亏的独立的通讯社。卢旺达广播电台系国家广播电台,1961年由德国援建,在尚古古、基布耶、鲁亨盖里和比温巴四省设有转播站,现用卢旺达语、法语、斯瓦希里语和英语广播,共有2套节目,每天播音14小时。另外,布隆迪电台的节目在卢旺达被广泛收听。卢旺达电视台系国营电视台,在法国和比利时两国的援助下,于1992年12月31日开始试播,1993年8月25日正式开播。覆盖率为全国面积的70%。2014年8月1日,卢旺达全境全面停止模拟电视信号发送,该国由此成为继坦桑尼亚和毛里求斯之后第三个完成数字电视转化的非洲国家。1994年战乱期间广播电台的物资被盗,停止广播。在德国援助下,从1997年11月起,每晚用卢旺达语、法语、英语播出5个小时的新闻等节目。1998年2月22日,成立国内外公众新闻国家委员会,负责协调向国内外公众提供新闻,加萨纳外长任委员会主席。3月27日,英国广播公司的电台在卢旺达正式广播。

饮食

卢旺达的饮食主要由当地自给农业生产的主食制作,如香蕉、大蕉(当地称“Ibitoke)”、番薯、豆类、木薯等。大部分卢旺达人一个月只会吃为数不多的几次肉食。罗非鱼很受住在湖边或是其他能捕到鱼地区的居民欢迎。土豆据称是由德国和比利时殖民者引入卢旺达,也很受当地人的欢迎。“乌伽黎”(Ubugari,又称umutsima)是一种用木薯或玉米配水调制成的糊状食品,东非其他许多国家和地区也会食用。“Isombe”由捣碎的木薯叶制成,与鱼干一起食用。午餐通常是自动形式,人称“mélange”(有“混杂堆积”之意),其中包括上文提及的主食,有些还会有肉食。如果晚间外出就餐,最受欢迎的食物则是串烧,食材以羊肉最为常见,偶尔也会有牛肚、牛肉和鱼肉。农村地区的许多酒吧会有专门销售串烧食品的卖家,他们会照料和屠宰山羊,串烧或烧烤羊肉,还会向食客提供烤香蕉一起食用。牛奶,特别是人称“ikivuguto”的发酵酸奶,在全国各地都是很常见的饮料。其它饮品包括一种名为“urwagwa”的传统啤酒,由高粱或香蕉酿制而成,在传统仪式和庆典中很常见。卢旺达酿造的商业啤酒则包括普里默斯(Primus)、米齐格(Mützig)和阿姆斯特尔(Amstel)多个品牌。

体育

从国际上来看,卢旺达的篮球运动员表现最为出色,其国家队已连续四度打入非洲篮球锦标赛的最后阶段,还曾申办2013年的赛事,不过最终赢得申办权的是科特迪瓦。

设施

进入21世纪后,卢旺达政府开始优先为供水需要提供资金,大幅增加了其在国家预算中所占比重。这些拨款加上一些捐款,令该国的饮用水品质得到大幅改善。2005年时,全国55%的人口可以获得清洁的水源,到了2008年则已提高到73%。该国的供水基础设施分城市和农村两种类别,其中城市大多采用私人连接,农村则以竖管为主。没有这些设施的地区则会使用手动水泵和有人管理的泉水。虽然有许多地区的年降雨量在1000毫米以上,但可用于收集雨水的设施很少。卫生设施仍旧匮乏,联合国估计截至2006年时,仍然只有34%的城市居民和20%的农村居民能够使用得到改善的卫生设施。政府政策中用于改善卫生设施的也相当有限,只能关注城市地区。无论是生活在城市还是农村的大部分人口使用的都是卫生条件很差的公共旱厕。21世纪前,卢旺达的电力供应几乎完全来自水力发电,建在布雷拉湖和儒洪多湖上的水电站提供全国90%的电力。1990年起,由于降雨量低于平均水平,并且还存在居民引水灌溉等人类活动因素的影响,两湖水位开始下降,到2004年时,水位已降低了50%,导致发电站产能大幅下跌,再加上经济增长带来的需求增长,全国出现了严重的电力短缺,不得不进行大范围的轮流停电。政府在基加利以北安装了柴油发电机来作为紧急措施,到2006年时已经用于提供全国56%的电力,但这样的发电方式成本太高。政府还制定了多项措施来缓解这个问题,例如重新安置居民,向布雷拉湖和儒洪多湖供水,以及为从基伍湖中提取甲烷气体的项目进行投资等,其中最后一个项目的第一阶段预期将把全国发电量提升40%。截至2013年,全国能够用上电的人口仍然只有6%。

更多相关

赵国社会赵国社会
宋朝社会宋朝社会
香港社会香港社会
安平社会安平社会
卢森堡社会卢森堡社会
古巴社会古巴社会
波兰社会波兰社会
布拉迪斯拉发社会布拉迪斯拉发社会
安道尔社会安道尔社会
拉脱维亚社会拉脱维亚社会
斯洛伐克社会斯洛伐克社会
列支敦士登社会列支敦士登社会
立陶宛社会立陶宛社会
爱尔兰社会爱尔兰社会
塞尔维亚社会塞尔维亚社会
比利时社会比利时社会
哥本哈根社会哥本哈根社会
菲律宾社会菲律宾社会
斯里兰卡社会斯里兰卡社会
柬埔寨社会柬埔寨社会
老挝社会老挝社会
东帝汶社会东帝汶社会
安提瓜和巴布达社会安提瓜和巴布达社会
加拿大社会加拿大社会
圣基茨和尼维斯社会圣基茨和尼维斯社会
巴巴多斯社会巴巴多斯社会
墨西哥社会墨西哥社会
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社会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社会
布宜诺斯艾利斯社会布宜诺斯艾利斯社会
萨尔瓦多社会萨尔瓦多社会
巴拉圭社会巴拉圭社会
巴林社会巴林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