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渔轶事典故

《芥子园画传》李渔不仅是高产多能的作家,还是一位卓有成就的出版家。早在居杭期间,他就编辑出版过自己创作的戏曲、小说等通俗文学作品。寓居金陵后,为了防止别人私自翻刻他的著作,成立了芥子园书铺,他的编辑出版事业由此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他写的大部分书都是在这里印行的。书铺同时还印行、销售他自己精心设计的各种笺帖,以及其它文化用品。作为出版商李渔,他那灵活的经营策略与经营理念,使他能牢牢把握住商机,左右开弓,把芥子园书铺经营得红红火火。李渔根据读者的心理和需要,除了出版自己创作的作品,还编辑出版了大量的通俗文学作品,如被他称之为“四大奇书”的《三国志演义》《水浒全传》《西游记》《金瓶梅》等;编辑出版了诸如《古今史略》《尺牍初征》《资治新书》《千古奇闻》等一大批读者想看而买不到的书;由他倡编并亲自作序、女婿沈因伯搜集整理、在中国美术界影响颇广、一直被誉为中国画临摹范本的《芥子园画传(谱)》也是在芥子园印行的。由于芥子园印行的出版物工精价廉,重信誉,加之广告意识强,多年来市场销路好,受到人们的欢迎。后来李渔迁回杭州,芥子园屡换主人,但一直保持李渔优良的经营作风,成为清代著名的百年老店之一。书以人传,店以人名,随着岁月流逝,芥子园虽数易其主,但芥子园书铺仍然在不断营运,有资料表明,直至清咸丰七年(1857年),芥子园还刊印过《情梦柝》等小说。可以说,芥子园书铺不仅是清代为数极少的具有二百多年历史的老店,也是中国出版史上为数不多的历史悠久的“百年书铺”。李渔心怀两个愿望,一是早生儿子,二是创办家班。五十得子使他满足了前一愿望,而后一愿望仍然没有影子,直到康熙五年(1666年)才有了机会。这一年,56岁的李渔应朋友之邀,由北京前往陕西、甘肃游历,先是在陕西得到颇具艺术天赋的一个十三岁的姓乔的女孩子,这是促成家班的成立最重要人员。乔姬聪慧过人,具有非常高的艺术天份,经教唱演习,成为李氏家班的有名的旦角。初到李渔身边,乔姬曾偷听伶工演奏《凰求凤》,过耳不忘,“自观场以后,歌兴勃然,每至无人之地,辄作天籁自鸣,见人即止,恐贻笑也。未几,则情不自禁,人前亦难舌矣”。乔氏请求学曲,李渔乃聘请旧肃王府苏州老优教之。乔姬学唱,记忆惊人,领悟极快,师授三遍,便能自歌。老师说是他授曲三十年从未见过如此聪敏之人。仅一月余,乔姬便学会了老师的所有,且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每有客来访,乔姬隔屏清唱,客人听得食肉忘味。李渔曾在芥子园戏台上题有楹联曰:“休萦俗事催霜鬓;且制新歌付雪儿。”雪儿便是乔姬的爱称。几个月后,李渔到达甘肃兰州,又得到别人赠送的同样也是13岁的一个王姓女孩子。这个姓王的小姑娘长相虽然不出众,可是一旦易妆换服,却与美少年无异,令人惊叹。李渔便让同龄的小乔教她学戏,扮演生角。这样一来,昆曲的两个最重要的角色生和旦全有了,形成了家班的雏形。其实李渔在陕甘一共得到四个女孩子,这就是李渔家班的全部成员。在此后的对外演出中,都仅四人当场。乔、王二姬的舞态歌容超群脱俗,能体贴文心,只需李渔略加指点,便能心领神会,触类旁通,创造性地表演剧本内容,常常是“朝脱稿,暮登场”,效率很高。最主要的是,李渔组建的昆曲家班,并且不像其他那些家班,都隐藏在家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只供家人和最亲近的朋友观赏,而是在全国各地举办演唱会,真是让世俗大跌眼镜。由于有乔、王二人的出色演员,以及李渔这样的好编剧、好导演,李姬家班创建不久就红遍了大江南北,影响波及大半个中国,“全国九州,历其六七”。她们随李渔“游燕、适楚、之秦、之晋、之闽,泛江之左右、浙之东西”(《乔复生王再来二姬合传》),观众上至公卿下至布衣,如此广泛的交游在明清家班中绝无仅有。李渔每到一处,都以戏会友,备受戏曲名流们的欢迎。就连房地产项目,李渔不仅在大本营南京营造了别墅芥子园,就在寸土寸金的苏州,也在百花巷内置办了自己的寓所,而这些地方都曾是当时戏曲名流交流艺术的场所。但乔、王二姬由于长年在外演出,劳累成疾,仅历七年便先后早逝。李渔老泪纵横,悲恸欲绝,写下了《断肠诗二十首哭亡姬乔氏》《重过江州悼亡姬呈江念鞠太守》《自乔姬亡后不忍听歌者半载舟中无事侍儿清理旧曲颇有肖其声者抚今追昔不觉泫然遂成四首》《后断肠诗十首》等诗作哭悼乔、王二姬,挥泪为二人写了一篇《乔复生王再来二姬合传》,希望二姬能复生、再来,情深绵绵,催人泪下。李渔之悲痛,不仅因为二姬在家班里是不可或缺的主角,更因为在生活上是这位年过六旬的老人形影不离的伴侣,在艺术上是最能领悟李渔文心并可以与之促膝交流、切磋的红颜知己。

更多相关

弗朗西斯科·佛朗哥轶事典故弗朗西斯科·佛朗哥轶事典故
西蒙·玻利瓦尔轶事典故西蒙·玻利瓦尔轶事典故
哈罗德·威尔逊轶事典故哈罗德·威尔逊轶事典故
莱因哈德·海德里希轶事典故莱因哈德·海德里希轶事典故
亚伯拉罕·林肯轶事典故亚伯拉罕·林肯轶事典故
谢安轶事典故谢安轶事典故
李哲轶事典故李哲轶事典故
李德轶事典故李德轶事典故
顾琛轶事典故顾琛轶事典故
菅直人轶事典故菅直人轶事典故
本·拉登轶事典故本·拉登轶事典故
马尔科·马特拉齐轶事典故马尔科·马特拉齐轶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