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轶事典故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李德支持左翼社会主义者。1923年加入德国共产党,并成为秘密713组织的成员,曾同苏联秘密机关联系。1926年德国统治者指控他有叛国罪行而被监禁。1928年4月,从柏林莫比特监狱逃出到苏联。不久进入军事学校学习,参加苏联红军后当过骑兵师的参谋长。以后被送到莫斯科陆军大学进修,由于学习成绩优异,被共产国际派到中国,担任中共中央的军事顾问。1933年10月经上海被秘密护送到中央革命根据地任红军军事委员会和参谋部顾问。他在担任军事顾问期间,推行军事教条主义,他不懂得中国的国情,也不认真分析战争的实际情况,只凭在军事课本上学到的条条框框,在苏区进行指挥。当时任临时中央书记的博古,把军事指挥大权交给李德,由他一人凭着地图指挥战斗。当时的地图大部分是一些简单的草图,极不准确,所以他的指挥往往与前线实际情况差距很大。在红军的第五次反“围剿”,都是按李德“短促突击”、“两个拳头作战”、“御敌于国门之外”、建立正规军打阵地战这一套错误路线进行的。他既排除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又反对红军支援蔡廷锴。李德对博古说:蔡廷锴的福建人民政府是最危险的敌人,比蒋介石还危险,有更大的欺骗性,红军决不能支援蔡廷锴。结果蒋介石打败了蔡廷锴的部队,也使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去了取得胜利的机会。1934年春,李德对博古说,要准备作一次战略大转移,准备到湘鄂西去,同红二、六军团会合,在那里创建新的革命根据地。同年10月10日,军委总部从江西瑞金出发,开始了长征。李德等人强令部队采取“甬道式”搬家,行动迟缓,部.队沿途消极避战,使兵力很快损失了三分之二。在这期间,李德以华夫为笔名在《革命与战争》杂志上发表了不少评论,他是第三次“左”倾机会主义错误在军事上的推行者。1935年1月党中央在贵州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李德列席了会议,在受到会议批判后,被取消了他的最高军事指挥权,撤销了军事顾问的职务。从此,李德离开了中央机关,随红军一军团长征到陕北,在那里帮助训练过骑兵,后任延安军事学院教授。1939年夏,李德离开延安经兰州回到苏联,随后被派到出版社工作:1949年返回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在马克思列宁研究所工作,把苏联的一些政治和文学著作翻译成德文。一度担任过东德的文联主席、作家协会第一书记。1974年病死。对于李德的生活有一记录,可供参考:李德原是个登徒子,可是他的好色却不像他的名字那样好德,他离开女人简直三天都惶惶如也,可苏区又没有娼妓,后来博古等就给他找了个壮实的女人,虽然两人话都不通,总算给李德解决了性欲,李德脸上的乌云才算散开了。(来源:刘秉荣《国民政府秘史》,732页)李德刚刚来到部队,提出了一个在我们看来很好笑的条件,就是希望有个中国女战士陪他睡觉。这在德国、奥地利可能不算什么,后来,一个年轻的农妇真的陪伴了李德在中国的生活,她的名字好像叫萧月华。萧月华不漂亮也不丑,有着中国农村妇女吃苦耐劳、善于伺候老公的品质。在苏区的时候,他们一直住在一起。长征开始后,由于艰苦,大多数妇女被送到休养连,“李德夫人”也去了那里。萧月华历尽艰辛随李德到了延安,这个朴实的女人把李德伺候得很好。为了让李德生活更舒适一些,她在他指导下学会了烤面包,在延安他们的儿子出生了。他们的婚姻由组织安排,萧月华眼中的李德首先是第三国际和革命代表,其次才是丈夫。由于两国生活习惯和观念相差太大,加上李德打了败仗威信扫地,本来共同语言不多的他们经常吵架。后来他们离婚了,提出离婚的还是萧月华。她后来到了长沙,在那里工作了多年,直到上世纪80年代初去世。在红军大学的李德已经全没有当年的狂妄,他似乎已经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存在,讲课中他举了好多红军作战的成功例子,以这些战例作为教学的参考。

更多相关

张治中轶事典故张治中轶事典故
张衡轶事典故张衡轶事典故
王娟轶事典故王娟轶事典故
孙科轶事典故孙科轶事典故
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轶事典故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轶事典故
马丁·路德·金轶事典故马丁·路德·金轶事典故
李达轶事典故李达轶事典故
夏尔·戴高乐轶事典故夏尔·戴高乐轶事典故
阿道夫·希特勒轶事典故阿道夫·希特勒轶事典故
李忱轶事典故李忱轶事典故
杨坚轶事典故杨坚轶事典故
赵云轶事典故赵云轶事典故
顾琛轶事典故顾琛轶事典故
菅直人轶事典故菅直人轶事典故
本·拉登轶事典故本·拉登轶事典故
马尔科·马特拉齐轶事典故马尔科·马特拉齐轶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