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志明轶事典故

胡志明幼名为阮生恭(越南语[本段下同]:Nguyễn Sinh Cung),青年时名阮必成(Nguyễn Tất Thành),后自号阮爱国(Nguyễn Ái Quốc),又取号为秋翁、平山。此外并许多化名,如在中国时曾化名李瑞(Lý Thụy)、王达人、王光生、黎安南、胡光等;在香港时曾化名宋文初;在苏联时化名P.C.林,1943年方定名为胡志明。胡志明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从小就打下了扎实的汉学基础。后来又到英国和法国从事革命活动,学会了英语和法语,60岁以后又开始学习俄语。身为国家主席,胡志明亲自阅读的外国报纸就有苏联的《真理报》、中国的《人民日报》、法国的《人道报》和古巴的《格拉玛报》。美国史学家斯坦松经过考证后说,胡志明总共通晓12种外语。其中当以汉语和法语水平最高。胡志明同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国领导人交往甚密,见面时经常是直接用汉语交谈。他还多次用中文给中国领导人写电文和便条。胡志明还善于用中文写诗。抗法战争期间,胡志明于1950年初秘密前往中国,在广西南宁见到了西南军区副司令员陈赓。20世纪20年代胡志明在广州从事革命活动时,就已同在黄埔军校一期学习的陈赓相识,时隔多年老友重逢,分外激动。胡志明当即赠予陈赓汉文诗一首:当年遇君一青年,如今统兵握帅权。雄兵百万悉听命,押卫革命固滇边。胡志明对中国的唐诗也很有研究,经常借用其中的某些诗句,并稍加改动,来抒发自己的思想和感情。胡志明的法语水平与汉语不相上下。20世纪20年代在法国期间,他为《人道报》等多家报纸撰稿,曾把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三句话翻译成法文,意思是“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国家的利益次之,君主的利益无足轻重”。胡志明学习外语十分刻苦。 他回忆在法国学习外语的情景说: “我感到非常需要外语,但学习的条件十分困难,没有老师,也没有教科书。而且要一边从事繁重的劳动,一边争取时间学习。为了熟记外语词汇,我把一些单词写在手心上,当给客人端菜或洗碗的时候,便一边干活一边背读。如忘记了便看一下手心,等手心上的字迹模糊了,也基本上熟记了。就这样不断学习。”此外,胡志明还大胆练习外语,只要有机会接触外国人,便想方设法同对方交谈,不怕讲错。如不能表达便向对方请教。胡志明还多次利用不同场合,鼓励人们学习外语。谈到学习外语的经验时,胡志明认为“学习外语必须持之以恒,不能急躁”。胡志明胡志明与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陈毅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领导人有着深厚的友谊,生前曾多次访问中国。还曾在朱德陪同下参观访问并到朱德家中做客。毛泽东称他是“中国人民最亲密的朋友”。1950年1月初,胡志明秘密离开越南,徒步行进17天,走到中越边境。经中国有关部门的安排,胡志明于1月底到达北京,请求毛泽东帮助越南人民的革命事业。毛泽东会同中央其他领导同志认真考虑了胡志明提出的援助问题。大家认为,中越两国山水相连,唇齿相依。支援越南人民争取抗法斗争的胜利,不仅是帮助兄弟党和国家斗争事业应尽的义务,而且也有利于打破帝国主义包围、封锁中国的企图。最终,毛泽东决定满足胡志明的要求,对越南承担国际主义义务,提供无偿援助。在中国政府的帮助下,越南人民在1954年取得了奠边府大捷,迫使法国在同年7月签订了《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协议》。越南北部获得了解放。1965年5月,毛泽东在长沙会见了来访的胡志明。胡志明就直陈来意:“我这次到中国来,有三个目的:第一是问候你和中共中央其他同志的健康;第二是代表越南劳动党、越南人民向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表示感谢,感谢你们给予我们抗美斗争的各项援助;第三是祝贺中国第二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毛泽东说:“第一点,第三点我接受,第二点不接受,全世界人民都感谢你们。感谢越南,不是你们感谢我们。”胡志明坚持说:“我们要感谢你们。不只是我个人这样看,全体越南人民都这样看。我们两国的关系真正是唇齿相依,我们两党和两国人民之间存在着真正的兄弟情谊。”接着,胡志明介绍了目前的战争形势。他说:“美军要增加到10万,要继续升级,要炸越南的工厂,要炸海防,甚至河内。我们已下定决心,即使敌人炸坏河堤,淹没许多地方,我们全党、我国政府和全国人民仍然坚决打下去。越南人民知道,不打败美国是抬不起头来的。我们准备打5年、10年、20年。”毛泽东笑着说:“美国打不了20年。美国打不赢你们,他们怕你们,你们将打赢美国。美国的人少,你们人多。他顶多来个十把万人。”胡志明对毛泽东的分析表示赞同。他说:“美国来十把万人,我们不担心。我们可以打败美国的陆军。我们不只有正规军,有游击队、有人民,而且气候、蚂蟥、蜂子、蚂蚁、沼泽都是我们的同盟军。我们还有坚固的后方,这就是中国。”说完,两人都大笑了起来。吃饭时,毛泽东萌生了一个奇特的想法。他对胡志明说:“我想到你们那里去,秘密去。”胡志明担心毛泽东的安全,便说:“欢迎你去,但现在局势是这样,敌机常轰炸。等形势好一点请你去。”毛泽东固执地说:“形势好转我又不去了。我就是想现在去。以前,我被国民党、日本、美国的飞机轰炸了几十次、几百次,就是没有炸到我。现在,我想到你们那里看看,即使到靠近的地方也好。可以秘密去。”胡志明摆了摆手,说:“你目标太大,越南的孩子都认得出你来。”毛泽东笑言:“可以化装成一个中国专家就行了。”胡志明看毛泽东十分坚持,认为再争论下去也没用,便敷衍道:“怎么化装都认得出来。等适当的时候,我会请你去的。等下半年,看情况如何再定。”1965年5月19日,是胡志明的75寿辰。毛泽东和刘少奇、朱德、周恩来一起致电表示祝贺。长期动荡艰苦的革命生涯,严重损害了胡志明的健康,1960年以后,胡志明每年都到中国休假、疗养、访问,广州从化温泉就成了胡志明常去的地方。他常说:“我到中国就如在自己家里一样。”晚年的胡志明身体状况一直不好,中国政府应胡志明和越党中央政治局要求,也经常派医生去越南河内为他治病。为了保密,在联系中都称胡志明为“丁老”。一般流行的说法认为胡志明终身未婚。但陈晓农记录了其父、长期担任毛泽东秘书的陈伯达提供的另一种说法:“胡志明年轻的时候是结过婚的。他的爱人是一个厦门人,但是很早就去世了。后来他很长时间是单身。越南革命胜利以后,他想再娶一个福建籍的女人为妻,但是越南的党中央不同意,他不能不服从越南党中央的决定,所以他就一直没有再结婚。”中国共产党党员林依兰是胡志明的恋人。1930年,根据中国共产党广东省委的指派,胡志明同林依兰假扮夫妻开展革命工作的,在工作期间两人通过接触逐渐产生了感情。但因胡志明曾说过越南不解放就终身不娶,就在那特殊的年代里他们没能走在一起,留下了一段带有遗憾的革命情缘。

更多相关

孙科轶事典故孙科轶事典故
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轶事典故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轶事典故
马丁·路德·金轶事典故马丁·路德·金轶事典故
李达轶事典故李达轶事典故
夏尔·戴高乐轶事典故夏尔·戴高乐轶事典故
阿道夫·希特勒轶事典故阿道夫·希特勒轶事典故
李忱轶事典故李忱轶事典故
杨坚轶事典故杨坚轶事典故
赵云轶事典故赵云轶事典故
孙亮轶事典故孙亮轶事典故
吕蒙轶事典故吕蒙轶事典故
刘邦轶事典故刘邦轶事典故
陶侃轶事典故陶侃轶事典故
程昱轶事典故程昱轶事典故
孙武轶事典故孙武轶事典故
诸葛亮轶事典故诸葛亮轶事典故
刘宏轶事典故刘宏轶事典故
彭鹏轶事典故彭鹏轶事典故
赵恒轶事典故赵恒轶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