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敖人物专访

郭敖:18禁不禁来源:凤凰网郭敖由情感作家、编剧郭敖主编的《千城》杂志封面在网络上曝光,封面透漏出来的信息被网友点评“霸气外露”。《千城》第一期聚集了两岸三地明星大腕,国内当红作家,港台著名编剧、导演联合推出。据出版方知音书局透露,《千城》将于11月期间正式发行上市,第一期10万册已经印刷完毕。两岸三地大腕云集,共聚《千城》据透漏,《千城》原本是郭敖的一个专栏名,“千面一城,一面千城”为标语,以时尚、文艺、大气、睿智为宗旨的纯文学刊物。《千城》的英文名:Open zone。寓意文字领域里的“开放区”,以全新的文字风格,呈现全新的阅读方式。首期《千城》不仅齐聚韩寒《独唱团》的优秀作者,还有两岸三地大腕明星《江湖》、《不能说的秘密》、《霍元甲》、《苏乞儿》、《罪与罚》的著名编剧杜致朗,《志明与春娇》、《维多利亚一号》、《买凶杀人》的著名导演彭浩翔,著名作家刘震云,青年作家呢喃的火花、沈熹微等倾力加盟。郭敖:《千城》目标锁定18-30岁杂志书《千城》的读者锁定18-30岁之间的高中、大学和白领群体,郭敖放出“18禁”的豪言,记者连线出版界内专业人士表态对此并不看好:“又是一本明星扎堆的杂志书,出版商业化的模式近年来风靡,娱乐圈充斥着出版界内,更重要的是文字质量。”《千城》出版方回应:“《千城》重在挖掘新人,至于娱乐大腕撰稿,我们也是进行过严格的质量审核,给大家带来优质的文艺作品。”《千城》在经过半年的努力后,关于杂志第一期选题,早在2010年3月就已经定了下来。《千城》所选文章均有郭敖亲自审编,凸显时尚、深度和文学底蕴。《北纬已北》:郭敖的悲情时代郭敖读郭敖的文字,浮浮沉沉,仿佛时间的河流,在你脑海里闪烁、流淌。认识郭敖已久,他没有收藏自己书的习惯,基本上能找到的文字,我都读过。之前我一直奇怪,现实中的他如此懒惰、邋遢、大大咧咧、丢三落四,却深受学校领导、社会资深人士眷顾。据我所知从小到大他都没有读书的习惯,只看一些娱乐八卦杂志、报刊。他是一个天才,所以世人能容忍他也是个混蛋的事实。他的文字可以幽默风趣荒诞夸张恶搞无厘头,笑到你流泪,而他的悲情小说,却又令多少女读者痴迷陶醉。即使我这样的男读者看过之后也不由得赞叹不已。郭敖犀利、绝决的文字中偶尔也会玩一点小悲情,在这本书里我最喜欢《青冢》,这是篇从构思到完成只用了不到5个小时的文字,但是在这篇文字里却深深地打上了“郭敖”的烙印。认识郭敖的时候,他励志要做一个导演,身为他多年的好友,总是能听到他厚颜无耻地说:“请叫我导演”。每当问起原因的时候,他会说:“你看,郭导是两个字,叫起来方便。”毋庸质疑,他的确具备一个做导演的潜质(仅是潜质)。他努力的让自己的叙事别于任何一位作家,大学里辅修哲学专业,不少作品里可以看出弗洛伊德、苏格拉底、休谟一些人对他的影响。比如《青冢》:丰富的词汇和唯美的语言,简洁,生动。故事的讲述始终很平静,简单的场景,淡淡的对话,而叙事上却是休谟哲学的精华关键所在:“经常连结”这个词,经常连结代表当我们看到某件事物总是“造成”另一事物时,情感上却是弗洛伊德从梦的解析到畸形的成长分裂。看似平淡毫无波澜,却总让你猜不透这结局,追求“观念的连结”与“实际的真相”。前者牵涉到的是抽象的时间碎片与叙事,主要以直觉和逻辑演绎为主;后者则是以研究现实世界的情况为主,逐步揭开文字背后的面纱。郭敖的文字很精致的在设计,从情节到措辞。杀手、捕快、马贼等等,人物多,关系复杂,可郭敖总能很好地厘清每条线索,互相交织却清晰明白。每个人的故事似乎都可以单独成篇,但又和其他人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他总是把“应该是什么”肢解成“是什么”来创作故事。本书是一个悲情合集,李渔说,以喜衬悲,愈见其悲。在这里喜剧只是辅助元素,却有着悲剧意味。郭敖写喜剧可以荒诞不经海阔天空,你完全想像不到他竟能写出如此悲情之作,笑中带泪,一笑悲情。《北纬已北》一书,所有人物交织成一张网状,每个人物都在寻找,他们迷失在自己的童年、故事和未来之中,他们同样地在寻找着,他们的家庭破裂,童年成长中的阴影深埋在内心深蒂,虽然不愿意提起,但是却根深蒂固地在那里孕育着,直到有一天爆发出来。弗洛伊德的思想对他的创作起到了决定的作用,他的每一个人物都可以尝试用人格解析方式来解读,很多文章中都可以看到郭敖受到俄底普斯情结(或称为恋母情节)和厄勒克特拉情结(或称为恋父情节)的影响,他们所有的人都在寻找,寻找的是自己的童年。他们迷失、执着、寻找、终结。 一切的一切就像一个悲情的时代,这个时代里只有他一个人。每个人都逃不掉,忘不了,就像他文字里所说:原来寂寞的时候,所有人都是一样的。中国日报:暮雪光年在这个时代,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患上了孤独症,成了孤独症候群的一员。他们每个人都在路上,每个人都只是过客,每个人都有熟悉的城市、陌生的城市,城与城之间,城与人之间,人与人之间,总有一丝无法修补的陌生。由青年作家郭敖主编的文学书《千城·孤独症候群》出版,展现给读者一个全新的面孔。这本书以“孤独症候群”为主题,齐聚黄渤、蔡康永、温碧霞、麦家、慕容雪村、小鹏等各领域名家,通过文字、摄影、对话等方式,与自己与读者,分享都市生活的点滴,讲述这个时代的孤独。影帝黄渤更是首次跨界写作,书写双城间的彷徨。这是一本分享的书与交流的书,关乎爱恨情愁,关乎个体和群体,关乎困惑与迷茫,关乎金钱和欲望,关乎身与心灵的如何安放。在书中:演员黄渤写他在双城间的彷徨:回不去的家乡青岛和无法归属的北京;作家慕容雪村写对奥运复杂浓烈的爱,那是他眼里魂牵梦萦的一座城;主持人蔡康永想要帮人做梦:一个未知国度的梦,未知的爱情、未知的恋人、未知的生活;不老美人温碧霞决定在书里与时间进行一场对话;《背包十年》作者小鹏的背包里装载着世界各个角落的面孔,只为一瞬间的想起;慕容雪村说《我不是西门庆》,于是甘愿成了爱情的囚徒;坏蓝眼睛这次不让《爱情呼叫转移》,而是停留在错误的相遇上,《相见恨晚》;音乐人洛兵将最朦胧的爱情留在了一九八六年的北大和清华;赖宝近乎残酷地将金钱与欲望的纠缠剖析在我们面前;佛法讲究的万般皆空并非无情,在《旺角私处》,秦天南挥笔走自己的慈悲为怀;辜妤洁幻想《末日》,当发现世界依旧照常运转,分不清心中的末日是否已经降临过;词人、唱作人崔恕则说,“我们每个人都是孤独的,无论与谁为伴,都无法剥离内心的独立包装”;郭敖用一个人写《孤独症候群》,在这个人心中放了一群人的狂欢。郭敖对千城的定位是:“千面一城,一梦千寻”,是一种姿态,对生活认真的一种态度。郭敖说:“我想在这里聚集不同的声音,不同的面孔,从本质的变化和不同,到每个面孔,每个声音所期待的共同的声音,共同的梦想。”“不同职业的人在一起思考同一个问题,经常会碰撞出一些火花,他们思考的过程就很有意义,经常会带来一些出其不意的惊喜,我想把这些分享出来,把包罗作为一种态度,把万象做出一种姿态。”作者简介:主编郭敖,作家、编剧。主要作品《混世》、《西毒欧阳锋》、《北纬已北》、《暮雪光年》等。(来源:法制日报)中新社:触摸城市背后的孤独郭敖大都市的时代,高楼越来越多,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可人与人之间内心的距离却越来越远,越来越感到孤独。被誉为“鬼才小说家”的郭敖,主编了《千城·孤独症候群》一书,让人触摸到了城市背后的孤独。这本书以“孤独症候群”为主题,齐聚黄渤、蔡康永、麦家、慕容雪村等各领域名家,通过文字、摄影、对话等方式,与读者分享都市生活的点滴,讲述这个时代的孤独。这里聚集了不同的声音、不同的面孔,这就是本书存在的价值,不谦虚,亦不贪婪,唯愿透过寥寥几笔文字,几张图,和读者建起一座交流的桥。孤独是一种状态,一种生活节奏,与时空融为一体,看尽人间百态。如黄渤在《城》中,写到在家乡青岛和北京双城间的彷徨。黄渤从儿时湛蓝浩瀚的那片海洋写起,承接的是离开家乡去闯荡的那份快意。然而表达的主题,却是身处异乡却再也回不到记忆中家乡的哀愁和孤独。“年少的时候,总觉得‘老家’这二字来自祖辈,是遥远而古老,沾满了尘土的记忆,又怎么跟自己扯上关系。但后来我习惯了,也明白了,原来家,也是会变老的”。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不安和敏感,这很难和银幕上那个有些坏有些痞的黄渤联系起来。品味孤独的人,懂得与人微笑,用笑容赞美生活。如麦家在《时间如马,金牌如眼》中,写对奥运浓烈的爱,那是他眼里魂牵梦萦的一座城。温碧霞在《与时间对话》中,认为即使只是一人独处,也要学会享受,思考自己有什么想做的事,或者回味一下生活的一些趣事。蔡康永对答《未知的恋人》,说:“别怕受伤,受伤才会使生命值得。”读罢这些,对孤独也有了拨云见日之感。然而,褪去城市风情万种的表情之后,孤独的人总有一丝落寞存在心底。旅行家小鹏在《面孔集》中写到,每次旅行我们都会遇到形形色色的陌生人。有的人曾经帮助过我们,有的人陪我们走了一程,更多的人我们甚至不知道他们的名字,渐渐连长相都被记忆力虚化得模糊不清。但总有一些心花怒放的喜悦,一些无动于衷的冷漠,一些强忍不落的泪水,一些面红耳赤的尴尬,被我们一瞬间想起。那么,城市人孤独的原因是什么呢?主编郭敖在《孤独症候群》一文中,给出的原因是欲望,他认为这是个欲望膨胀的时代,恰恰每代人的欲望都在膨胀,反而我们的欲望被抑制,形成了前所未有的压迫感。被称为内地“林夕”的崔恕在《独立包装》中写到:“我们每个人都是孤独的,无论与谁为伴,都无法剥离内心的独立包装。”每个时代都有这样的过渡期,只是城市人遇到了问题的高发期,所有的问题在这一代人身上体现出来。也是互联网媒体的发展阶段,看上去觉得对孤独的感触特别深。读完全书,印象最深的是卷首语的一句话:“孤独让冰一样的理性和火一样的感性交融在一起,在时光中淬炼出一种洁净而淳朴的东西。”所有的作者临摹了当下人们的生活面貌,引发对孤独的理性思考,并激起一些不期而至的温暖和感动,也许,这就是他们的用意所在吧。(文/张光茫)集聚各界名人 著《千城》只为“一梦千寻”由作家郭敖主编的文学书《千城·孤独症候群》6月初上市,继《千城·OPENZONE》之后,继续以全名家阵容冲击市场。本书齐聚黄渤、蔡康永、温碧霞、麦家、慕容雪村、小鹏等多领域名家。他们通过文字、摄影、对话等方式,与读者分享都市生活的点滴,讲述这个时代的孤独。聚焦聚光灯背后的真实明星写作,业界向来褒贬不一。对此,著名作家、编剧,被法国国家电视台评为“中国鬼才小说家”的主编郭敖谈到约稿黄渤的初衷时说:“银幕上、摄影机前的他,虽然很真实,但是我觉得不是最真实的。看见他的稿子,我觉得我看到了黄渤的另一面——一个脱去名利,脱去光环的黄渤。我觉得任何一面都是真实的,只是某一面不会被众人所知晓。像蔡康永、麦家、彭浩翔、慕容雪村、洛兵、赖宝这些人,都是很有个性的人,个性不代表大众,而代表另类。”对于《千城》,业内也莫衷一是。有人开玩笑说《千城》是“最变态”的组合,对此,郭敖非常淡定地回复:“很多人会质疑,但是面对自己的内心,被质疑也是一种真实,真实的东西没有聚光灯下那么华丽,但是真实的东西不丑。”聚集各个领域的不同声音据该书策划总监张米尔透露,郭敖当初对《千城》的定位是:“千面一城,一梦千寻”,是一种姿态,是对生活认真的态度。谈及为何要出版《千城》,郭敖坦言只是为了一个共同的梦:“我想在这里聚集不同的声音、不同的面孔,“不同职业的人在一起思考同一个问题,经常会碰撞出一些火花,他们思考的过程就很有意义,经常会带来一些出其不意的惊喜,我想把这些分享出来,把包罗作为一种态度,把万象做出一种姿态。”把作者的职业群体做到极致《千城·孤独症候群》所选文章均由郭敖审编,不仅凸显时尚文学底蕴,更具广度和深度。此书聚集了两岸三地明星大腕,演员、音乐人、编剧、作家等各领域名家联合推出。比如著名男演员、金马影帝黄渤,作家、编剧麦家,作家、主持人蔡康永,演员温碧霞,作家、职业旅行人小鹏,作家慕容雪村、赖宝,作家、编剧秦天南,情感专家、电视评论员坏蓝眼睛,作家、音乐人洛兵,词人、制作人、唱作人,被称为内地“林夕”的崔恕等等。不同于其他主题书的地方在于,《千城》把作者的职业群体做到了极致,每个行业里的代表人物聚集一些比较尖锐而睿智的思想,探讨一个共同的梦想。这也是《千城》一直努力的方向。据出版方漓江出版社透露,接下来,《千城》将围绕更多关注社会、关注人的主题进行探索,每本的主题会邀约国内外知名实力演员、作家、编剧、导演等各界知名人士撰稿,读者锁定在18岁至35岁之间的高中生、大学生和上班族群体。此外,漓江出版社还透露,黄渤今后很有可能将在《千城》一书中继续担纲,将跨界写作进行到底,在以后的主题中,会给大家更多的惊喜。据悉,韩寒、陈坤、莫言、方方、孙立基、张亚东、顾长卫、贾樟柯等有望加盟。郭敖相关信息“80后”为何爱好写作?北方周末报:从《西毒欧阳锋》、《那一年,我们18岁》到《混世》,你的书深受大家的喜欢,向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近况。郭敖:平时听听音乐,打打乒乓球,《混世》在9月1号上市,因为忙着拍摄《半面妆》,加上自己第一次做独立导演,很多事情都是由自己来操作,比较忙,一直也没有机会做宣传,用空余时间写下本新书《双橙纪》。北方周末报:2008年,你入选成为《企业家天地》杂志“改革开放三十年”系列中国成长力量,30名少年富豪排行榜,并以百万身价排名第20位,对于物质和写作,你是怎么看“80后”作家的?郭敖:对于金钱和物质,我是没有什么概念的,能够解决温饱问题就已经足够了,写作对于我来说,更多的是让我学会了安静,不太容易为什么事情而感觉到兴奋,更不会为了什么事情而感觉到沮丧。“80后”是一群成长型的青年团体,一些人爱好写作,和上一代人相比,我们这代人常常陷入无爱的恐慌中和自我的封闭之中,其实我们不是因为缺乏爱,而是总觉得爱不够多,更多的时候文字对于“80后”的青年作者来说是一种精神上的寄托。北方周末报:韩寒曾经说,文字是自卑的人寻找自信的途径。是不是“80后”的青年不满足当前所得到的关注和爱,所以许多青年人走上了以文字来获得安慰或者说在文字中寻找自己的爱和所希望得到的关注?郭敖:写字的人并不是每个人都是自卑的,也不是每一个作家在生活中都是失败者,追究到文字的本源,它是一种记录和倾诉。每个人都在写,并且每个人都会写,只是每个人对这种诉说的方式看法有所不同而已。文字里的爱或多或少和现实是有联系的,更多的时候是一种现实生活中的返照。摆脱江郎才尽的“怪圈”北方周末报:韩寒和郭敬明以及蒋峰等一些“80后”作家的出位,让21世纪的青年人看到了曙光。许多以前没有想过从事写作的青少年纷纷开始策划自己的文学梦,你认为这种少年作家热会对以后的文学带来什么?  郭敖:坦白地说,有这个问题。我刚开始写作时特别有激情,后来不断出书,过了3~5年的样子,突然感觉到激情用完了,自己生活在不同的城市里,不同的环境和阅历还没及时补给,人其实是空的。这是一个作者创作潜力和思维高度的问题。北方周末报:很多少年作家在两三年后走上了江郎才尽的老路,面对生活经历少,你是怎么来补充自己的?郭敖:无聊的时候听音乐,一个人坐在公车上,从城市的这一边到达另一边,也许那边并不知道是什么地方,也走过了很多陌生的城市,始终感觉到物质给我所带来的冲击,在安静的时候会升华到另外一种精神的支柱。写《西毒欧阳锋》的时候我还小,那时候还在读高中,从《西》到《双橙纪》让我学会了观察生活,观察身边的每一个人,一次在签售会上,一个朋友蹲在人群的角落里喊我,说你蹲下来以这个角度来观察所有的人。你会发现很多东西。北方周末报:对于常与文字打交道的人来说,观察和思考是必备的品质。许多青年人以搞怪的写作方式来弥补自己在生活阅历上的不足,你认为这样的方式是否可取?是否最终会使自己走上绝境,从而断送自己的才华?郭敖:搞怪的方法有很多种,这个词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有褒义的,创作自己喜欢的东西,写自己想写的东西,付出了努力,就一定会有成果,其实不必拿另类文学和传统文学来对比的,它之所以是青郭敖代言春文学,说明它还处于一个成长的阶段,会慢慢的完善和成熟。我个人觉得不存在断送才华一说。对于有些人的才华而言,也因为搞怪而存在。没有经典的年代北方周末报:许多人说,21世纪的文学创作是“80后”的天下,面对媒体和书商的炒作,许多老一辈作家对此嗤之以鼻,你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你觉得在老中青之间,存在怎么样的差异?这种差异仅仅趋限于生活阅历上的吗?郭敖:“80后”的出现并不是一个偶然,改革开放以来,因为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一些好的坏的东西一股脑地拥进国内,早就注定“80后”比较叛逆的一代出现,我小时候特别地羡慕“70后”,他们拿捏的一种度特别的好,含苞欲放的那种。而“80后”有些事情在外人看来行为是很过火的,很不符合实际的,其实“80后”的人比“70后”,“60后”都要实际,虽然丰衣足食,但处于这个社会的尴尬的地位,更多的压力都变成了无形的。这个要看以后继续的发展,“80后”缺少的也许正是生活的阅历,不过以后在生活上的阅历要比60、70年代的人更为精彩。“80后”比他们多出了一份最重要的东西,就是想象力和时间。北方周末报:历史原因,80年代所产生的作品注定不能像60、70年代的作品那样具有历史感和沉重感。你认为未来图书市场是否还是以快餐文化为主?郭敖:在这个物质的社会里,人们缺少的是一种信仰,畅销小说会在当今,并且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占主流地位,人们需要它来解除生活的枯燥,工作的压力。畅销小说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不过这个社会真正需要的是经典,一些可以给人精神信仰的经典作品。北方周末报:你认为经典在哪里?你看重哪些“80后”的青年作家?思考经典是否是关注现实的国家发展的作品?郭敖:经典是要经过时间的洗涤才能被认可,并且真正流传下去的才是经典。青年作家都还处于一个寻找自我的过程之中。经典不一定是关注现实和国家发展的作品,但是经典一般都印有时代的烙印。经典在过去,经典在未来。

更多相关

于卉乔人物专访于卉乔人物专访
吕祖松人物专访吕祖松人物专访
路云飞人物专访路云飞人物专访
张晓风人物专访张晓风人物专访
罗鸣人物专访罗鸣人物专访
孙武人物专访孙武人物专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