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伦瑞克历史

建城传说

布伦瑞克建城的传说最早可以追溯到约1290年成文的一部押韵的不伦瑞克历书,按这个传说今天的布伦瑞克是861年奠基成立的。这部历书中的纪录如下:布鲁恩公爵继承了/他的公国/他是家谱中的一支/另一支是公爵奥托/我希望/我读到的那个纪录没有错误/从布鲁恩公爵开始了/今天叫做布伦瑞克的城市/以及那座名为丹克瓦尔德罗德的/城边的/城堡原文:herzoge Brun dher greyf an / eyn erve dhes herzichtoumes / dher was eyn zelge disses boumes / dher andere herzoge Otte / ich hophe daz uns icht spotte / she scripht, an dher ich horte / we von herzogen Brune worte / begunnen daz nu heyzet Bruneswich / unde de borch algelich / dhe ittewenne darzo lach / dhe men Thanquarderode jach.使用中古低地德语的赫尔曼·博特在他约1500年成书的《布伦瑞克世界历书》中对这个传说的纪录尤其详细。按照博特的记录,当时萨克森王朝(可能是鲁道夫-奥托一支)有兄弟布鲁诺和丹克瓦尔德两人离开了他们的故乡甘达斯海姆,以让他们的兄弟奥托继承此遗产。两人来到奥克河畔的一个渡口,据说当年查理大帝在萨克森战争中曾在此摧毁过一座村庄。丹克瓦尔德在这里建造了丹克瓦尔德罗德堡以及一座纪念使徒圣彼得和圣保禄的教堂。布鲁诺则在今天布伦瑞克老城区鸡蛋市场的地方建造房屋,并建造了一座纪念圣雅戈布的教堂。按博特的说法,布伦瑞克这个名字就是从布鲁诺转变过来的。博特在他的记录中最后写道:布伦瑞克日益强大,布伦瑞克和布伦瑞克与吕讷堡的王宫成为萨克森的一个王冠和榜样。(原文:Brunswiek is von daghe to daghe, von jaren to jaren beter, starker, mechtiger geworden unde is eyne kronen unde eyn speygel des landes to Sassen unde der fursten to Brunswiek unde to Luneborch.)

名字由来

不同的理论在历史上有过许多不同的、有些甚至互相矛盾的关于布伦瑞克名字来由的理论。这些理论基于不同的可信的或不可信的历史材料,有些也是因为缺乏可信的历史材料而做的推导。布伦瑞克最早的写法是„Brunesguik、Brunswik或者Bruneswiek等,按照上述的传说其前一部分来自于建市人的名字布鲁诺,后一部分则来自日耳曼语的后缀-wik。另一个说法是前一部分Brun来自于火耕(德语Brandrodung),说明最初这里有人使用火耕开辟了这个居民点。也有人认为Brun这个词根来自于原始印欧语,意为“眼眉”或者一个“山坡的边”。这个主张认为布伦瑞克市内的一个高地是这个名称的真正来源。关于后缀wik的解释也有多种。有人认为它是“市场”的意思,也有人认为这个解释毫无根据,在古萨克森史诗《救世主》中wik有“栅栏”的意思,由这个意思引伸出来的有“被栅栏围绕的地方”和“圣地”等意义。本来在今天组成布伦瑞克的五个居民点中只有位于奥克河右岸、属于哈尔伯施塔特的居民点的名称中含有wik这个后缀,不清楚的是这个后缀后来怎样扩展到了左岸属于希尔德斯海姆的居民点和成为整个城市名称的一部分的。今天写法的来源今天使用的布伦瑞克的德语写法是Braunschweig,首次出现于1573年。它是将中古低地德语中的Brunswiek改写为标准德语时产生的。今天语言学家一般认为这个改写非常不成功。总而言之这个名称与德语中的词汇Braun(棕色)和Schweigen(沉默)没有词源上或词义上的关系。

早期历史

由于地利和政治的因素,布伦瑞克早期发展地非常好。在中世纪,它位于数条商路的交叉口。东西方向从西方的莱茵河河谷来的一条商路通过索斯特、明登和布伦瑞克通往易北河上的重要渡口马格德堡。而从布伦瑞克开始奥克河上可以行驶大的内河船只(最晚从13世纪开始这里有一个相应的港口),因此布伦瑞克通过奥克河、阿勒尔河和威悉河与重要海港不来梅相连。此外从布伦瑞克还有通往施塔德、吕讷堡、汉堡和吕贝克等海港的道路,以及向内陆通向希尔德斯海姆、甘达斯海姆、戈斯拉尔、哈尔伯施塔特和莱比锡等城市的道路。由于布伦瑞克与弗里斯兰和迈森的政治关系密切,因此作为一个重要的转运市场城市得到发展。

1031年

近代的研究认为博特在他的《布伦瑞克世界历书》中的描述不可靠。由于没有其它类似的历史记载和证明一般今天认为这个传说没有历史根据。至今为止也没有任何证明说布伦瑞克的确是在861年奠基的。最早可靠地提到不伦瑞克这个名字的是一份1031年流传下来的文件,这份文件证实位于布伦瑞克的圣马格尼教堂正式启用,并写道,该教堂位于Brunesguik。

考古发现

1970和1980年代在布伦瑞克市中心和奥克河岸附近进行的考古发掘证明,从9世纪开始这里有人长期居住。比如1972年在施工过程中于原布伦瑞克王宫以南发现的一口井中有着10世纪的木料。在市内的菜市场进行的发掘发现了多座教堂遗址,其中最老的是在850年至900年间建造的。在这座教堂附近还发现了居民区的遗址(包括陶器),这个居民区最晚是9世纪初形成的。教堂附近还有一个墓地,其中发现了36具独木棺材,除遗体外还发现随葬品,如有搪玻璃釉装饰的别针等等。

亨利时期

丹克瓦尔德罗德堡在狮子亨利公爵统治时期,布伦瑞克非常强大。当时的布伦瑞克分五个市区,市区之间各自独立,每个市区有其自己的市政府和教堂。此外还有一个自主的修道院区和亨利本人的城堡区。亨利将布伦瑞克设立为他的首都。他扩建了原有的丹克瓦尔德罗德堡,将1030年建造的老教堂焚毁,从1173年开始在原址建造一座新的大教堂,这座大教堂在他死前不久完工并于1226年12月29日正式启用。今天的布伦瑞克大教堂是一座信义宗教堂。亨利的势力非常强大,因此他选择了狮子作为他的徽章。约1166年他铸造了一座青铜狮子像并将它树立在城堡广场上,这是阿尔卑斯山脉以北最早的露天青铜像。今天它是不伦瑞克的标志和市徽上的动物。此后布伦瑞克依靠其地利发展成一个重要的商城,13世纪里它成为汉萨同盟的一员。

公国

1235年,狮子亨利的孙子被封为布伦瑞克-吕讷堡公国的公爵,此后由于遗产分配这个公国被分为众多小领约1550年左右的不伦瑞克土(但依然统称为布伦瑞克-吕讷堡公国),14世纪里从这些小公国中产生了布伦瑞克-沃尔芬比特尔这个分支。1430年左右布伦瑞克得以从被削弱的公爵手中脱离出来成为一个自由城市。布伦瑞克-沃尔芬比特尔的公爵(其头衔依然是不伦瑞克-吕讷堡公爵)将其首都移到附近的沃尔芬比特尔。由于内部的权力倾覆和政治冲突,市内经常发生动乱,布伦瑞克是继根特和巴黎后中世纪末期欧洲最不稳定的城市。1671年布伦瑞克-沃尔芬比特尔的公爵重获对布伦瑞克的控制,1753年他们将其首都重新移回到布伦瑞克。布伦瑞克的王宫也是此时建成的。巴洛克时代最重要的公爵是安东·乌尔里希,他在沃尔芬比特尔附近的萨尔茨达鲁姆建造了一座带有精细的花园的巴洛克式宫殿。今天布伦瑞克市内收藏有众多珍贵的名画的安东·乌尔里希博物馆也是从他开始的。1806年任普鲁士元帅的不伦瑞克公爵卡尔·威廉·斐迪南德阵亡,不伦瑞克被法国占领。从1807年7月至1813年10月它属于拿破仑威斯特法伦王国的奥克省。

国家

1814年维也纳会议会议后,布伦瑞克公国建立。原来在布伦瑞克-沃尔芬比特尔执政的韦尔夫家族重新任公约1900年左右的不伦瑞克爵。1866年的普奥战争爆发前布伦瑞克公国于最后一刻决定倒向普鲁士,由此逃免了被兼并的命运,相邻的、由韦尔夫家族另一支统治的汉诺威王国因支持奥地利在奥地利战败后被普鲁士兼并。1871年布伦瑞克公国成为德意志帝国的联邦国之一。1884年威廉公爵无子逝世后,普鲁士在联邦议会施加压力,签署法令禁止敌对的、本来有继承权的汉诺威支的韦尔夫家族继承布伦瑞克公爵位,而由普鲁士派执政官管理公国。这个情况一直到1913年5月24日韦尔夫家族的恩斯特·奥古斯特与威廉二世的女儿维多利亚·路易斯结婚后才改变。恩斯特·奥古斯特由此终于得以继承布伦瑞克的公爵爵位。

战争和平

时间:1918年11月至1919年5月历史关联第一次世界大战末德意志帝国陷入空前的经济、社会和政治危机。1918年11月9日在柏林发生暴动,威廉二世被迫逊位,菲利浦·谢德曼宣布德国成为共和国,弗里德里希·艾伯特任总理,与此同时卡尔·李卜克内西则宣布成立“德国自由社会主义共和国”。11月11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公爵退位在德国独立社会民主党成员的逼迫下最后一位布伦瑞克公爵恩斯特·奥古斯特退位。布伦瑞克社会主义共和国公爵退位后,布伦瑞克由工人和士兵委员会执政。委员会宣布成立“布伦瑞克社会主义共和国”,并授权独立社会民主党组织一党政府。1919年春1919年1月15日罗莎·卢森堡和卡尔·李卜克内西在柏林被杀,1月20日三万人在布伦瑞克示威抗议。2月22日独立社会民主党与德国社会民主党组成联合政府,同时布伦瑞克州的州议会通过了一个临时宪法,议会获得所有州政府权利。1919年4月:自由军团入驻1919年4月初布伦瑞克的情况急剧恶化,4月9日斯巴达克同盟的成员在王宫广场上宣布进行总罢工并提出了海因里希·雅斯帕无法达到的要求。由于布伦瑞克位于德国东西铁路的主干线上,总罢工导致铁路运行被阻,德国大多数地区的粮食和燃煤的补给无法完成。并且整个德国铁路网的时刻表被打乱,德国铁路进入一片混乱。布伦瑞克的政府职员、商人和手工业者则也罢工罢市来抗议斯巴达克同盟的罢工。从4月11日开始整个城市的公共生活瘫痪。这个状态对于整个德国来说是经济上和政治上无法忍受的。德国军事部长古斯塔夫·诺斯克下令自由军团的将军乔治·梅尔克尔重建市内的秩序。德国政府宣布布伦瑞克进入紧急状态。自由军团一万人入驻布伦瑞克。他们没有遭到任何抵抗,整个过程毫无冲突。民兵被解散,原来的政府被撤销,工人委员会也被解散。很快公共秩序就被恢复。梅尔克尔与海因里希·雅斯帕谈判讨论组织新政府的问题。州议会选了一个由社民党、独立社民党和德国民主党组成的新府,雅斯帕任州长。由于市内的情况出乎意料地迅速和和平解决,自由军团就撤出布伦瑞克。紧急状态被取消。

共和时期

希特勒入籍德国魏玛共和国时期在不伦瑞克发生的最重要的一个事件是阿道夫·希特勒加入德国国籍。希特勒本来是奥地利人,从1925年开始无国籍。1932年2月25日他被布伦瑞克州的州政府收录为文化和测量局的政府顾问,并由此获得了德国国籍。他的工作范围理论上是在布伦瑞克州驻柏林的代表所里担任工作。因此使得希特勒加入德国国籍的实际上是布伦瑞克州,而非不伦瑞克市。19世纪末、20世纪初布伦瑞克的工业化程度很高,整个城市成为一个重工业城市,因此市内的居民以工人为主,政治气氛也以社会主义为主。在德意志帝国和魏玛共和国时期,布伦瑞克以“红色”而著称。纳粹党至1933年3月为止在布伦瑞克市和市政府中没有任何作用。但是在布伦瑞克州的情况就不同了,除布伦瑞克市外布伦瑞克州还包括许多农村地区,在这些地区倾向保守与民族主义的农民和农庄主是主要的政治力量。巴特哈尔茨堡、霍尔茨明登、泽森和沃尔芬比特尔等地是纳粹党最早的基地。因此早在1930年纳粹党就在布伦瑞克州成为执政党之一,在魏玛共和国里布伦瑞克州是唯一有纳粹党参加政府的州。对于当时的希特勒来说,他要在德国获得政权首先要得到德国国籍。因此纳粹党中央下令布伦瑞克州内务和人民教育部部长、纳粹党党员迪特里希·克拉格斯使希特勒入籍。1932年2月4日戈培尔在他的日记中记录道:“我们打算在布伦瑞克将领袖任命为特别教授。”希特勒教授一开始克拉格斯试图在布伦瑞克技术高校设立一个“政治和社会组织学”的课程,然后聘请希特勒去做特别教授。这件事很快就传到了公众耳中,高校领导和市民立刻反对,因为“布伦瑞克的著名大学不能聘请中学肄业的失业明信片画家做教授”。这一计划的失败使得希特勒的名声受损,在布伦瑞克沦为笑柄,后来克拉格斯也由此被希特勒冷落。希特勒顾问此后德国人民党的一个议员建议给希特勒在布伦瑞克州驻柏林的代表处提供一个职位。这个计划成功了。1932年2月26日希特勒宣誓就职,并获得德国国籍,这样他就可以参加1932年的总统大选了。这显然也是他在布伦瑞克州驻柏林代表处的唯一工作。3月1日布伦瑞克州议会表决同意增添这个职位,这样希特勒的入籍就正式化了。希特勒在这个职位上为布伦瑞克做了哪些工作暂无记录。1932年10月他因为“不断的政治斗争没有时间完成他的职责”而申请无限期假日。布伦瑞克州议会中的反对派多次要求政府报告政府顾问希特勒为布伦瑞克州办了哪些事,带来了什么利益。在希特勒被任命为德国总理四天前(1933年1月26日)布伦瑞克的财务检查部门决定审查付给希特勒的薪水和他的工作。1933年2月16日已经当任德国总理的希特勒向布伦瑞克州政府发了一份短电要求辞职,州政府“立刻”批准。有些历史学家怀疑希特勒是否合法获得德国国籍,但回顾往事这样的讨论往往只有学术价值。据有讽刺意义的是按照当时的德国法律德国总统可以任命没有德国国籍的人为总理。1932年前希特勒就很少到布伦瑞克,此后他只于1935年7月17日到过布伦瑞克一次。

纳粹时期

老城被毁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国皇家空军和美国空军对布伦瑞克市区共进行了40多次强烈轰炸。一开始这些轰炸主要针对军工企业(飞机制造、坦克和精密光学仪器),但从1943年开始轰炸面积和严重度逐渐提高,市中心也遭到严重轰炸。布伦瑞克的市中心本来以木结构的桁架式建筑为主,战前市中心有约800多座这样的建筑,战后只剩下了80座(破坏率90%以上)。一些居民区和街道被完全破坏。战后城市的面貌与战前完全不一样。1944年10月15日的空袭最严重的空袭是从1944年10月14日夜到10月15日的空袭。整个市中心和几乎所有教堂被摧毁。在这次地毯式轰炸中英国空军投下了约二十万枚燃烧弹、白磷弹和爆炸弹。空袭后市内的火风暴燃烧了两天半。上百桁架式建筑被焚毁。偏偏被纳粹当作“民族圣地”的大教堂没有被破坏。约2.3万人被封锁在火海内的防空洞中,15日晨消防队通过组织了一条水龙才将他们救出来,因此这次空袭的总死亡人数只有一千左右。在整个大战中在布伦瑞克约有3500因空袭丧身,其中40%以上是外国人。

二战后

重建1946年6月17日布伦瑞克正式开始清理废墟。市内废墟的总量估计为3,670,500立方米。为此市民在市中心铺设了数条运输废墟的铁轨。这个工作一共持续了17年,直到1963年市政府才正式宣布清理工作完毕。实际上此后还有过小规模的清理工作。由于市内急需住房,而基设施也必须重新建立,因此在1950和60年代重建速度非常快。由于老城完全被毁,城市设计一新,城市布局尤其注重汽车的使用。由此一些本来可以修复的老建筑也被拆除了,其中也包括一些中世纪、巴洛克和古典主义时期的建筑。尤其战争中被破坏比较小的西南部分在这个过程中受的创击比较大。1960年布伦瑞克的中心火车站从原来市中心南部被迁到离市中心约3千米的东南部。由于德国铁路与布伦瑞克市早在1937年就已经签订的一份合同城市有义务建造一条有轨电车路联系火车站与市中心。这是布伦瑞克的有轨电车线路得以保存的原因。布伦瑞克的有轨电车轨距1100毫米,是欧洲唯一依然目前使用这个轨距的有轨电车。1960年,在经过一场激烈的讨论后,尽管许多市民抗议,被损坏的布伦瑞克王宫被拆毁。1950年代中新成立的下萨克森州下令给布伦瑞克,要么拆除这座废墟,要么完全重建,最后市政府决定选择拆除。至2005年中王宫遗址上是一座公园。经过又一次激烈讨论后市政府决定部分重建王宫:在原来王宫的正面背后结合一座巨大的购物中心。按计划王宫正面在2006年秋完工,整座建筑于2007年春建成。

行政区划

1946年布伦瑞克州被撤销,建立下萨克森州,位于西德的原布伦瑞克州的地方被改为布伦瑞克地区,其中包括不律属县的城市布伦瑞克和一个布伦瑞克县。如同大多数德国的大城市,随着19世纪和20世纪城市规模的迅速扩大布伦瑞克也多次周边的村镇合并到市内。1977年下萨克森州改革其行政区划,撤销布伦瑞克县,县内的村镇部分被合并到不伦瑞克市,部分被分到周边的县里去了。1978年布伦瑞克地区的范围也有所改动,2005年1月1日下萨克森州完全撤销了地区这个行政级。

人口发展

1867年布伦瑞克的人口数为五万多人,1890年其人口数超过十万,1939年超过20万,1974年其人口数达到最高峰,市内有271,213名居民。按市政府数据2005年6月末市内有245,895名居民。

更多相关

波鸿历史波鸿历史
柏林联历史柏林联历史
德雷斯顿历史德雷斯顿历史
科特布斯足球俱乐部历史科特布斯足球俱乐部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