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事变幕后制作

1962年,北影厂导演成荫就有了把“西安事变”搬上银幕的想法。因为成荫的岳父申伯纯当过杨虎城的交际处处长,是中共地下党与西北军的联络人,他常听岳父谈起那段历史。成荫写了一个剧本提纲,请周总理审阅。周总理的意见是:片子晚些时候再拍,可趁很多当事人还活着的时候收集材料,先把剧本搞出来。1966年,“文革”爆发,成荫拍摄《西安事变》的计划中断。粉碎“四人帮”后,为了缅怀周总理,甘肃省话剧团和西安话剧院分别创作了话剧《西安事变》。1978年,两台《西安事变》进京演出,受到首都观众的好评。文化部决定以话剧为基础拍成电影,并将任务交给北影厂导演崔嵬。筹备期间,崔嵬不幸病逝,成荫最终成为该片导演。在创作剧本时,编剧成荫和郑重就希望将“西安事变”的前因后果真实地再现到银幕上,不主观地褒贬任何一方,而用真实可信的内容感动人,达到影片的教育目的。在筹备和拍摄过程中,成荫都强调以“一切为真”为创作前提。该片涉及的历史人物众多,剧组在全国范围内寻找与历史人物外形相像的演员。导演成荫认为片中有两个人物必须选好,一个是张学良,另一个就是蒋介石。金安歌本来是准备饰演戴笠的,成荫发现他外形极似张学良,经过化妆试戏,决定由他扮演张学良。各角色慢慢都有了人选,唯有蒋介石的扮演者迟迟没有落实,成荫则坚持宁可不拍也不凑合。这时,孙飞虎在北影厂工作的一个老同学向剧组推荐了他。剧组通过贵州省话剧团要了两张孙飞虎的剧照后,让他来北京跟演周恩来的王铁成配了两场戏。成荫当即决定,电影可以开机了。在角色塑造方面,导演成荫强调演员们要走现实主义表演道路,启发他们掌握角色在特定情境中的内在心理状态。对于蒋介石的角色定位,成荫认为不能将其演成漫画式的,而是为这个人物定下“军事家和政治家”的基调。他告诉孙飞虎不要去看那些野史,多翻翻历史资料。于是孙飞虎就利用开机前的时间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包括一些从国民党那里缴获过来的、附有蒋介石各个时期照片的历史文献(这些资料是经过特批才可以调阅的)。直到看过那些照片才,孙飞虎才对蒋介石的形象有了真正的认识。蒋介石说话的口音很重,说的是地道的宁波官话。孙飞虎在表演中保留了宁波官话中比较有特点的词汇,结合普通话,创造出一种独有的语言模式。在表演时,孙飞虎还着力让自己“生活在角色中”,更多地考虑蒋的处境,揣度蒋在当时情境下的心理活动,有意识地使语言生活化,注意在不同的心理节奏中语言节奏的变化。金安歌的个性与张学良相差比较大,他本人很老实、拘谨,平时不太修边福。为了更接近人物,他在学习资料、揣度人物心理之外,更改变生活习惯,主动到同事家串门,也开始注意衣着的整洁合身。为了展现张学良的军人气质,他还有意识地使自己从身体到精神都处在训练状态。不但平时坐立行都要腰板挺直,而且在一年中坚持早上跑步,晚上练正步走,一天只吃四两饭,体重减了近二十公斤,还纠正了驼背和外八字脚的毛病。扮演杨虎城将军的辛静查阅了大量历史书刊、杨的信件及上千张图片资料,走访了杨的亲属和部下。为了突出人物的主要特点,辛静与导演商议后,舍弃了杨虎城一些比较明显的外部特征和行为习惯,比如历史上的杨虎城一口陕西话,走路时外八字脚 ,而将这些照搬上银幕未免令人物失之滑稽,所以舍弃不用。另一方面,辛静保留了当别人读文件时杨虎城闭目倾听的习惯,突出人物的“大智若愚、老谋深算”。根据剧情,摄影部门认为影片不适合鲜艳、饱和的色调,根据影片剧情发生的历史因素、地理因素(黄土高原)、气候因素(冬季),摄制组将影片的色调定为以棕色调为主,兼用土黄色、灰色、黑色和白色,以提高影片的整体效果,使观众更易入戏。为了尽量给人以肃穆庄重之感,摄影师着力把彩色片拍出“黑白片”的效果,在开头表现杨虎城父子遇害的戏时,用墨绿色树林、灰色台阶构成冷调环境。在光调方面,为了向纪实性靠拢,不搞多余的装饰光,以求得到逼真的统一感,对正反人物既不美化也不丑化,对蒋介石、何应钦等反动人物并没有用脚光、顶光、冷色光去故意丑化。在镜头运用方面,为了渲染同一画中出现的众多人物或两个主要人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摄制组采用了全景中景镜头与近景特写交替结构的方法。为了使镜头活泼,使用了许多移动镜头。由于该片的纪实性原则,美术部门将创作核心定为“刻意求真、质朴大方”。从1978年起,美工师张子恩等人就开始搜集历史资料,由于导演更换问题,工作一度暂停。1980年,当重写的剧本初稿出来后,美工师们又开始了收集工作,先后在西安、上海、北京、南京等地的图书馆、档案馆查阅史料,翻拍照片,察看景地,绘制建筑平面、立面构造图等,并多次访问事件亲历者。在正式开始案头工作前,他们已将千余幅人物、服饰、环境、道具、历史资料等各类照片汇集成册。在环境方面,由于剧情中涉及的历史建筑大多保存完好,所以影片多处采用实景拍摄,而美工师们则在实景基础上按历史原貌布置道具。如在美龄宫内拍宋氏兄妹商谈的戏时,美工师布置了高级梳妆台、基督教内容的绘画,以衬托人物的身份背景。对于另一些已不复存在历史性景物,摄制组进行了重建,如潼关城门、原华清池大门等。在追求真实的同时,摄制组也没有拘泥于实景,而是从整个戏的氛围出发,灵活掌握,改景或在摄影棚搭景,例如,西安事变指挥部原址是位于新城的一幢土灰色建筑,其貌不扬,为了强调银幕形象的气魄感,摄制组便改用关押过蒋介石的新城黄楼做指挥部外景。该片涉及历史人物众多,化妆师通过翻阅历史资料、观摩各种影片,分析历史人物各自的特色,同时也根据演员的外形、气质制定肖像造型方案。例如,张学良在发动“西安事变”时没有留背头,而是短寸头,小胡子也刮去了。化妆师考虑到金安歌本人的气质与张学良有差距,为了使其靠近张学良那种精明干练的“少帅”气质,化妆师还是决定为金设计了背头、小胡子的造型。一般来说,如果影片中出现多个肖像造型,会采取在演员脸上附加胶乳零件的塑形,但是,该片的化妆师考虑到胶乳容易出现痕迹,并要涂厚重的油彩才能使之与皮肤相衔接,易造成肤质失真,所以,他们决定在演员的嘴唇部位用胶乳雕塑造型法改变嘴形,而在鼻子、眉弓、耳朵部位采用肤蜡雕塑造型法。例如,孙飞虎脸型较凹,而蒋介石脸型较凸,化妆师使用了肤蜡把孙的鼻子垫高,使凹型脸凸了起来。

更多相关更多明星大全>>>

抗美援朝幕后制作抗美援朝幕后制作
探戈幕后制作探戈幕后制作
第一纵队幕后制作第一纵队幕后制作
断喉弩幕后制作断喉弩幕后制作
此情可问天幕后制作此情可问天幕后制作
飞翔的梧桐子幕后制作飞翔的梧桐子幕后制作
飞行少年幕后制作飞行少年幕后制作
大明王朝1449幕后制作大明王朝1449幕后制作
绿水青山带笑颜幕后制作绿水青山带笑颜幕后制作
旗袍幕后制作旗袍幕后制作
一切如你幕后制作一切如你幕后制作
东江特遣队幕后制作东江特遣队幕后制作
烈火如歌幕后制作烈火如歌幕后制作
来我家吧幕后制作来我家吧幕后制作
热血少年幕后制作热血少年幕后制作
舞蹈系幕后制作舞蹈系幕后制作
虎豹小霸王幕后制作虎豹小霸王幕后制作
兰辉幕后制作兰辉幕后制作
门巴将军幕后制作门巴将军幕后制作
雷锋在1959幕后制作雷锋在1959幕后制作
彭雪枫幕后制作彭雪枫幕后制作
不能没有你幕后制作不能没有你幕后制作
云中漫步幕后制作云中漫步幕后制作
云中漫步幕后制作云中漫步幕后制作
天仙配幕后制作天仙配幕后制作

《西安事变》演员

赵登峰朱德)、古月毛泽东)、智一桐杜重远)、胡庆汉宋子文)、章非李克农)、郭伟琳赵媞)、安瑞云高福源)、王滨雁田文浩)、董霖郑广清)、修宗迪何应钦)、戴宗安谢葆贞)、吕复彭德怀)、沙博理端纳)、杨亚洲学生领袖)、路希任弼时)、李安泰张群)、吴天明守城门的排长)、

《西安事变》职员

成荫导演)、郑重编剧)、成荫编剧)、吕万营(制作人)、颜学恕副导演(助理))、于连起(副导演(助理))、戴宗安副导演(助理))、高洪涛(摄影)、郑煜元(摄影)、陈万才(摄影)、李耀东配乐)、王联(剪辑)、王玉璋剪辑)、王吾育(道具)、姚福禄(道具)、张子恩美术设计)、卢广才(美术设计)、王希钟(化妆)(造型设计)、李恩德(化妆)(造型设计)、杨顺富(发型)(造型设计)、都龙喜(服装设计)、陈千(服装设计)、杨明文(视觉特效)、洪嘉惠(录音)、党存珠(录音)、张健(置景)(布景师)、陈国良(置景)(布景师)、陈宝万(绘景)(布景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