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本夫个人影响

赵本夫怀念汪曾祺、艾煊等一批文坛故人的文字,虽然简短,但字字珠玑,赵本夫参加访谈真情四溢,能从中感受到赵本夫深埋心底的苍凉和寂寞,也许,还有某种不足为外人道的苦涩承担?赵本夫很坦然地叙述着自己的日常生活,对于文学思维和文学语言的坚持,对于公众话语的独立思考。说到自己小说风格的变化,赵本夫说近几年又写了两部长篇小说,《黑蚂蚁蓝眼睛》和《天地月亮地》,是根据自己多年的生活积累和对童年生活的反复提炼,在诸多自认为非常扎实的中篇小说的基础之上,反复酝酿,呕心沥血,精心创作的作品,这个系列涉及到人与土地、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一宏大主题,这一系列最后要写成四部,他用“地母”系列这一名称来涵盖这样宏大复杂、多元斑斓的长篇组合,他正在撰写的是第四部,第三部还在酝酿中。赵本夫的写作还很传统,仍旧坚持手写,拒绝电脑,他说,面对稿纸,让自己有一种亲近感和写作的庄严肃穆。创作不是码字,赵本夫说,作品究竟是不是精品力作,是不是传世之作,需要读者的认可和时间的检验。大仲马的东西那么好,影响力那么大,但在当时的法兰西,却被认为是不入流的下里巴人。也就是在希拉克当总统的第一个任期内,大仲马才被允许进入法国的先贤祠,算是被确认为法国文学的经典。如果我们耐不住寂寞,迫于这样那样的压力,去迎合、紧跟各种风尚,结果时过境迁,短短的几十年,作品都成了废纸一堆,这样的惨痛教训,我们见到的还少吗?赵本夫认为,作家要靠作品说话,但也未必是作品越多越好,首先是要保持一个作家应有的清醒头脑来观照这个大时代的沧桑巨变。赵本夫说自己的长篇系列不会急急忙忙的出手,慢工才能出细活,从从容容,不必为了什么奖项。这样的写作,纯粹,简单,虽然辛苦,但是没有额外的心理负担,这种状态,很好。赵本夫的文学就这样在不经意中给人以希望和力量。在他的笔下,没有绝对的坏人,赵本夫总是愿意从善良的角度去发掘人性的光辉,但这样的善意的表达又绝对不是廉价生硬的光明尾巴。记得在一次其他作家的作品研讨会上,赵本夫曾经说过,现在是一个多变的迅速转型的时代,许多事情的发生令人无法用过去现成的理论框架来解释,作为一个作家,面对这些潮起潮涌,更要有自己的悲悯情怀,他说到了一条社会新闻:一个女孩子为了给父母治病而在媒体上刊发广告出卖自己。他说,人间有许多类似的故事,藏在其间的人间冷暖和悲剧意味是值得作家们捕捉的。理解了赵本夫这样的悲悯视角,就不难解读他的又一部短篇小说《鞋匠与市长》,看上去是一个很小的切入点,但是却蕴含着非常宏大的主题,两个人最终的归宿和结局又是那样的意犹未尽,令人无限遐想。赵本夫在易卜生纪念馆签名赵本夫也会偶尔拿出一些小散文给读者带来次次惊喜。这些小散文,一改时下同类文体的无病呻吟花花草草,也不是故作高深、卖弄典故、兜售常识的所谓文化散文。赵本夫的散文贵在有情,他总是透过自己纯朴的近乎白描的语言娓娓道来,让人感受到文字背后传递的撼人心魄的力量!赵本夫生活中是位铁杆球迷,对足球有很专业的见解,这是圈内人都知道的。但就在雅典奥运会期间,赵本夫却有一篇独辟蹊径写足球的小散文刊发在解放日报的《朝花》副刊上,这个散文唤作《母亲的奥运》,不到一千字的文字,写他86岁老母亲半夜起床对奥运进展的关心,写母亲对奥运冠军朴实无华的赞扬,写母亲在奥运期间对全家人的照顾,读这样的散文能够掉眼泪,能够让人们在乏味枯燥甚至是无聊的现实纷争当中体会到一种最为本真的情感,最为无私的圣洁的慈爱,这样的文字,谁能说还有很多?赵本夫还身兼大型纯文学刊物《钟山》杂志的主编,赵本夫虽然不过问具体的编辑业务,但是他却以自己的敏锐目光和文学理想为这个文学重镇尽着自己的心力,自己的本分。面对喧嚣浮躁的文坛,五花八门的这样那样的主张,有形无形、急功近利的算计,经过反复斟酌,赵本夫为杂志提出了“原创、拒绝、远行”的办刊主张,看似简单的六个字,每个词组却都可以写出洋洋洒洒的文学论文,每个词组都渗透着一种守护文学精神的坚韧和孤绝。赵本夫坦言,这是一种我们对文学理想的期许,更是对自己的一种鞭策,也许永远达不到这样的高度,但是我们一直在努力!

更多相关

沃伦·甘梅利尔·哈定个人影响沃伦·甘梅利尔·哈定个人影响
佩伦比个人影响佩伦比个人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