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立志简要事迹

张立志2000年7月华东交大电气化专业毕业后分配到电气化局一公司原三段315班当见习生,人人夸他是好样的。因此他被调到段指挥部搞技术工作,后又以自己的业务技术和当德国督导翻译的突出表现脱颖而出,担任了原三段哈大工程副指挥长;2002年4月任三段总工,同年12月任总工兼朔黄铁路龙宫站煤专线工程指挥长;2004年初,调公司渝怀工程项目部任常务副经理;2006年任迁曹工程项目部常务副经理,后提为副处级项目经理。为搞好项目工程管理,张立志没少下工夫。在项目管理“安全、质量、进度和成本”四大要素控制上,他是最认真的人。他说,这四大要素是项目管理的“灵魂”,抓住这四方面就等于抓住了项目管理的关键。结合成本运行实际,张立志不断完善内部核算体系,努力做到“三个一块”,即:细化管理压一块--做到“预算准、验收细、交接清、结算严”,使成本控制在各个专业项目上;节约挖潜省一块--广泛开展“节约挖潜增效”活动,使每个员工成为自觉行动;精打细算“抠”一块—为物资控制使用,制定严格的施工用料计划,实行材料费包干,有效降低了工程成本。张立志在渝怀工程中曾对安全质量实行了“问题上报—问题汇总—问题下达”的“问题库”管理方式。后他又推行了“定项目、定人员、定时间、定责任、定考核”的“五定”管理,为安全问题库打造成了一个首尾衔接、内容严谨的“闭环”工作模式。随后他又在迁曹工程中建立了安全质量6项管理机制即:安全质量预测分析机制、专项攻关机制、现场控制机制、检查考核机制、信誉评价机制和奖惩机制,确保了事故隐患消除,确保了迁曹工程在繁忙会战的紧急阶段未发生任何安全质量事故。去年12月17日,迁曹铁路线路最后一段铺轨在滦河特大桥贯通,而此前由于线路施工未完,制约着接触网施工还有16个锚段计20.8公里的网线不能架设,随后还有调整、网上送电、冷、热滑检测等一系列工作要做,此时离开通后门关死的期限仅剩8天。为确保后续工作的衔接和完成,接触网架设拉通成了当时最为艰难的一道屏障。这意味着工程指挥者要打破常规、超常运作;意味着施工人员要超越自我、麈战拼搏。张立志背负着压力,心急如火:“上!创造条件也要上!”于是,他白天黑夜地盯在现场。线路没成型,架线车用不上,就人拉肩扛着放线;供电线钢柱运不到位,就人工搬运;白天线路施工影响不能干,就晚上挑灯夜战。夜间气温降到零下10度,张立志跟员工们一样盯在现场,员工们看在眼里,感染在心里,越干越有劲。一位线下施工单位领导在现场惊叹:“真没想到,我们线路刚铺完才72小时,电化局就在一夜之间杆塔林立、架线完成了!我这才真正目睹了一个从未见过的施工奇迹!”自2006年3月开工到12月21日建成--268天,268天就完成迁曹铁路两年的任务,这的确是个奇迹。然而,作为迁曹工程的撑旗手张立志,在迁曹铁路通车庆祝大会后的第二天就病了,体重掉了9斤。当他带病主持召开完了项目部当年最后一个工作例会后他却在妻子的陪同下去了医院。

更多相关

王铁成简要事迹王铁成简要事迹
王伟男简要事迹王伟男简要事迹
赵帅简要事迹赵帅简要事迹
杜波简要事迹杜波简要事迹
崔奕简要事迹崔奕简要事迹
夏俊简要事迹夏俊简要事迹
秦勇简要事迹秦勇简要事迹
刘健简要事迹刘健简要事迹
陈勇简要事迹陈勇简要事迹
黄伟民简要事迹黄伟民简要事迹
张子明简要事迹张子明简要事迹
李小平简要事迹李小平简要事迹
王志强简要事迹王志强简要事迹
王国华简要事迹王国华简要事迹
刘鹏简要事迹刘鹏简要事迹
张国华简要事迹张国华简要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