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莺与玫瑰作品鉴赏

作品思想

《夜莺与玫瑰》中的主人公是体态孱弱的夜莺,她以极其微小的力量,为了素不相识者的幸福以无畏的精神做了智者、强者都办不到的“惊天动地”的事,发人探省。作品中王尔德别出心裁地把它的巢安放在高达25米的栋树的枝叶中,为其避风躲雨。喻义是弱小的它是需要强者呵护的。可是,就是这位尚需他人呵护的弱小者,当她看到学子因无法得到一朵红玫瑰,将失掉爱情而悲泣时,深为其对爱情的“至诚”而感动。当得知不得不用心脏抵着锋利的玫瑰刺唱一夜动听的歌方才得到这只玫瑰时,她义无反顾地说:“死亡的代价是巨大的,然而爱情比生命更珍贵。”心甘情愿地为“爱情”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用一腔热血染红雪白的玫瑰。王尔德在作品中用了约四分之一的篇幅着力描绘夜莺倾注全部心力,忍着极度的痛苦制作红玫瑰的过程,特别是此段情节发展到高潮时的情景更是扣人心弦。“当它奄奄一息时急促地唱出了最后一节音符。皎洁的月亮听到她那凄楚动人的歌声,感动地徘徊在天际,忘却了黎明。她用心血培育的这朵红玫瑰听到这歌声,在寒冷的凌晨中销魂得通体震颤了起来,勿速地打开了花蕾”。此刻,玫瑰树急切地喊叫着:“看啊,看啊!玫瑰花开了。”但是夜莺却没有回答,荆棘刺穿透胸膛的它已经躺在草丛中死去了——这就是王尔德所讴歌的那种为了别人的幸福而甘愿牺牲自己的高贵情操。他认为纯美的品格是能感动天地的——月亮的运行停滞,红玫瑰在严冬绽放。相形之下,当夜莺迫不及待地赶回去把这一喜讯告知了学子时,受庸俗世风影响的学子却认为:“她像大多数艺术家一样,仅有其假相不合有诚意,更不可能为他人而牺牲自己。”在这里,王尔德再次嘲讽了当时的所谓上流社会的“有识之士”们。而当学子将这得来不易的红玫瑰献给曾向他承诺爱情的教授女儿时,她皱起了眉头“它怎能与我的晚礼服相配”。御前大臣的外甥已送了我好些珠宝,珠宝比花更值钱,这是人人都知道的”。这一强烈对比,体现了王尔德主张用艺术中的“美”来同世俗现实中的“丑”相抗衡的理想与追求。王尔德为了更进一步使读者颤栗,紧接着又推出令人心酸的一幕:申斥教授女儿“极端忘思负义”的学子竞毫不珍惜地把夜莺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红玫瑰扔到了街道上,滚落到阴沟里,接着,一只车轮又重重地从它身上碾压了过去”。这多么荒谬的一幕,夜莺在与浅薄的女子和青年学子的对比中显现出它高尚的灵魂。王尔德这一画龙点睛之笔,把当时上流社会的那些所谓高贵人士的遮羞布撕得一干二净。如果仔细体会这篇童话作品,从人生哲学的角度还可以看出作者表现的三种不同的人生观、第一种就是作者极力赞美的夜莺所代表的理想主义的人生现:他们追求所有美好的东西,为了他们的理想,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他们对死亡并不惧怕,因为死是他们实现人生理想和价值的必要手段。第二种学生所代表的人生观:他们一方面渴望实现美好的理想,也追求美的东西,另一方面,他们却沉溺于幻想,不思进取,把理想的实现寄望予幸运之神;一旦理想与现实冲突时,他们就怨天尤人,逃避矛盾,最终要么寄情于书本的理想世界,要么自甘堕落,浪迹浊世。第三种以教授的女儿为代表的随波逐流,爱慕虚荣的庸俗人生观:教授的女儿徒有外在的美貌,腹内实无一物,美貌只不过是他们追求奢华生活的跳板,他们庸俗市侩,醉心于权力、名誉和物质享受,毫无同情心,是世俗世界中丑恶的代表。

艺术特色

在这篇作品中,作者大量选取了自然界中常见的东西并赋之于美,有绿蜥蜴、花蝴蝶、美人鱼、鸽子、珊瑚等美的动物,也有橡树、雏菊、水仙等美的植物,还有美的绿宝石、蛋白石、红宝石、花园、大海、雪山、草地、月光、音乐、竖琴、小提琴、月亮等;夜莺和玫瑰,更是极美的化身,他们不仅有美的外表,还有美的内在精神,这种理想的至美,就是一切艺术所要表现的。《夜莺与玫瑰》,不仅是一篇脍炙人口、充满想象的童话故事,更像是一篇内涵深沉的散文。华丽的辞藻,优雅的文体,无不散发着美的气息。同时,这篇童话作品又是一篇发人深省的批判议沦,是作者以极大的同情与怜悯写成的,是真诚与虚伪的对立,在这种对立中讴歌了夏、善、美,鞭挞了假、恶、丑。王尔德历推崇的唯美主义艺术主张在《夜莺与玫瑰》中发挥到了极致。此外,在作品中王尔德还通过拟人和象征手法,使得作品具有了深刻的社会批判意义。例如,蜥蜴的自负体现了御用文人的不可一世的嘴脸;蝴蝶的随波逐流乃是资产阶级拜金主义的代言人;雏菊的愚昧无知代表了当时社会中的不学无术、头脑空虚的应声虫。这些人是王尔德所不齿的,但恰恰正是蜥蜴、蝴蝶和雏菊等对真爱麻木之辈更加衬托出夜莺对爱的执着。这种执着是感人至深的,是心灵美的具体表现——为爱而奉献一切。

更多相关

陶晶晶作品鉴赏陶晶晶作品鉴赏
王荣昌作品鉴赏王荣昌作品鉴赏
童年作品鉴赏童年作品鉴赏
爱玛作品鉴赏爱玛作品鉴赏
红豆作品鉴赏红豆作品鉴赏
雷雨作品鉴赏雷雨作品鉴赏
哈里作品鉴赏哈里作品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