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戎主要作品

著有长篇小说《吕梁英雄传》(合作),短篇小说集《宋老大进城》,散文集《寄语文学青年》,电影文学剧本《叔伯兄弟》《扑不灭的火焰》(合作)、《黄土坡的婆姨们》等。作为“山西派”的一位重要成员,西戎既十分看重文学的教育作用,也“深知文艺作品离开了生活的真实,也就没有了它真正的艺术生命”。因此,他基本上是从自己亲身经历的生活中发现有积极意义的题材,提炼出富有现实针对性的主题思想。在过去的年代里,他没有对“左”的一套做过激的赞颂和对“阶级斗争”做放大式的渲染。他的作品重点在于表现由私有制向集体所有制过渡中,农民与基层干部在思想观念、意识作风和道德风尚方面发生的变化和旧思想、旧习惯的克服过程。西戎作品《姑娘的秘密》在以农村干部为主角的作品中,西戎更多关注的是思想作风问题。主观、粗暴、自负;不善启发群众,单凭行政命令的生硬做法;狭隘的本位主义;循私情不讲原则……分别在《冬日的夜晚》《盖马棚》《老好干部》等小说中成了嘲弄和批评的对象。《行医事件》则更是透过官僚主义现象,对极左观念在看待家庭成份和中医偏方问题上的危害进行了抨击。《丰产记》展示了某农业社干部们在种“金皇后”玉米过程中经历的思想斗争,突出表明,搞生产不能只迎合上级的高产号召,不能不考虑“一个社有一个社的实际情形”而光“凭干劲”蛮干。写于一九六三的这篇小说所显示的求实思想,无疑是对早几年发生的“大跃进”狂热的反思。农民群众在建国后对新生活的追求及其欢乐的心情,常常被西戎借助寻常的生活场景展现出来。这些是西戎最为受人称道的作品。如:妇女们对同工同酬的据理力争,透露出挣脱封建思想羁绊,解放妇女生产力的时代气息(《纠纷》);在充满生活情趣的氛围里,为了扯一块“厚墩墩、红艳艳”的布料,夫妻、亲家、子女之间,演出了动人的喜剧(《灯芯绒》);《宋老大进城》写得尤为精彩。一个赶车的老农民,受农业社委托,进城卖了麦子,再把添置的一些生产资料拉回来,事情不多,也不大,但是,一个为集体力量的强大而自豪,为新生活的美好而陶醉,乐观实朗、乐于助人、爱管闲事、多嘴多舌、幽默风趣的人物形象却站立起来了。一九六二年四月《赖大嫂》问世,八月,该篇在中国作协召开的大连会议上因其勇写人民内部矛盾、“中间人物”而备受赞扬。但很快又受到极“左”文艺思潮的批判。西戎作品这篇小说在人物塑造和思想内涵上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赖大嫂这个唯利是图、“无利不早起”、损公利己、撒泼耍赖的落后妇女典型,已为公众所承认。通过这个人物,作家在鞭挞自私心理的同时,也涉及到了政策多变的弊病,指出了调整好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的关系问题。赖大嫂两次养猪流产,固然有她私心重、怕吃亏的原因,但是,她用不信任的口气对队长说的话也发人深思:“鬼才信你们所说的话,到时候猪喂肥了,卖了钱要交公,还不是白白操劳一场!”政策若不兑现,怎能取信于民?只讲集体利益,不顾及群众个人利益的需要时,一个人的私心非但不会消失,反而会更加极端地表现出来,赖大嫂正是如此。最后使赖大嫂“惭愧地”笑着又养猪时,促使她转变的不是干部讲大道理,而是事实:立柱妈卖掉一口大肥猪,给儿子娶媳妇所需置办的零碎东西“一下子就应有尽有”了。由于注重表现农民改变旧思想、旧习惯,由旧到新的转变过程,并考虑到农民读者的欣赏口味,西戎的短篇故事完整,来龙去脉清晰明了。但有时因交代事件过程过多而显得冗闷。一些反映农民逐步走上互助合作道路的作品(如《麦收》《在前进的路上》等),促使农民最终转变的原因,不是单于遭到破产,就是富农的被揭露,这就显得简单化、公式化了。这说明,西戎在那个时代同样不能不受到当时创作思潮的影响。

更多相关

盖乌斯·尤利乌斯·恺撒主要作品盖乌斯·尤利乌斯·恺撒主要作品
贾多主要作品贾多主要作品
肯恩主要作品肯恩主要作品
布里·特纳主要作品布里·特纳主要作品
金元植主要作品金元植主要作品
克里斯·布朗主要作品克里斯·布朗主要作品
朴智敏主要作品朴智敏主要作品
蔡国威主要作品蔡国威主要作品
李洛伊主要作品李洛伊主要作品
钟伟强主要作品钟伟强主要作品
帕尔哈提·哈力克主要作品帕尔哈提·哈力克主要作品
诹访部顺一主要作品诹访部顺一主要作品
李凯杰主要作品李凯杰主要作品
王文思主要作品王文思主要作品
吴丽萍主要作品吴丽萍主要作品
张笑天主要作品张笑天主要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