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铜主要作品

作品综述

生鉴忠(萧铜)的作品涉及电影剧本、小说、游记、散文、杂文等多种文体。在他的写作生涯中,20世纪50年代—60年代初,创作了不少电影剧本,60年代中期以后写的电影剧本渐少,成为香港多家左翼报刊的专栏作家,7 0年代连续出版了到大陆的三本游记,以后又发表了一系列有关夏衍、侯宝林、端木蕻良、胡絜青、吴祖光、李万春等众多大陆文化界人士的访问稿,这些名人访问稿是萧铜重要文稿之一。在台湾和到香港初期,生鉴忠(萧铜)除了写小说、散文外,主要精力用于电影剧本创作,题材多为喜剧、爱情、古装、武打。1959年,萧铜编剧的台语喜剧片《王哥柳哥游台湾》萧铜编剧:台语喜剧片王哥柳哥游台湾(又名《两傻奇遇记》,台湾著名导演李行的处女作,李冠章、原名张福财的矮仔财主演),模仿好莱坞的劳莱和哈台一胖一瘦、相映成趣的搭档,表演极为贫困的两人突然中大奖后的心态。让人在“乡土电影”中窥见台湾的政治文化,在嬉笑之余时时感受悲凉,是这部喜剧片的出彩之处。这部黑白片,不但为台湾台语电影开发了新片种,也同时创造了极佳票房。20世纪60—70年代,正值台湾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都市转型的关键转型期。贫穷的底层人民,常有突发横财的梦想,然而发了横财之后干什么, 耐人寻味。时至21世纪,《王哥柳哥游台湾》仍是台湾喜剧电影史上的代表作之一。至今,台湾人仍将体重过重的人称为王哥,将体型瘦小的人称为柳哥,可见其影响力之深远。由于受欢迎,原班人马又相继拍摄了多部续集,“王哥萧铜编剧:黄梅调梁山伯与祝英台电影海报柳哥大闹歌舞团”、“王哥柳哥好过年”、“王哥柳哥过五关”、“王哥柳哥百子千孙”、“王哥柳哥007”、“王哥柳哥游地府”……。这种劳莱、哈台式的喜闹剧,成为台湾喜剧电影的经典模式。到香港后,萧铜也与诸多电影界的名导演、名演员合作。萧铜、王卜一、宋存寿、王月汀等人分组,为李翰祥导演的黄梅调《梁山伯与祝英台》编剧,在台湾创下空前卖座纪录。不但于1963年获得了第二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导演奖、最佳女主角、美术音乐奖,还获得了台湾金马奖最佳剧情片奖。故事参考了萧铜的世伯张恨水所著同名小说,在台连演162天、930场,打破影史纪录,台北万人空巷,成了香港人眼中的“狂人城”。在两岸对立的特殊背景下,萧铜惦念大陆的亲人,由台湾偷渡至香港,他的电影作品因而在两岸发行都遇困难。为此,他逐渐淡出电影界。杂文、散文是萧铜后期的主要作品。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用专栏刊载杂文、散文和连载小说,逐渐成了香港文坛的第一大文学样式。处于这一风云激荡时代的香港专栏文章,内容无所不包,形式百花齐放,是香港文学的多元化格局在散文领域的体现。《新晚报》老总罗孚于20世纪50年初,奉廖承志指示借两派比武轰动港九之机,掀起以专栏连载的新派武侠小说热。金庸、梁羽生、陈凡执笔的《新晚报》“三剑楼随笔”专栏,对新派武侠小说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萧铜与罗孚的来往日甚一日。70—80年代,罗孚、萧铜、吴其敏等一批侧重写实的老作家,对处于重大转折时期的香港社会的世态人情尤为关注,他们的作品即便是抒发个人的生活感受,往往也同整个社会有着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有文章说:“香港老作家金大力(萧铜),写其喝酒、测羊肉、蹲马路,像流水账一般,看似白开水,其味道则‘都在内里’。”报纸的框框专栏是杂文、散文的主要园地。《香港文学初探》有一个统计:“发现在本港销路好,或者有代表性的十三份日晚报中,一共有接近四百个专栏,其中九十个是小说,大多萧铜:无风楼随笔数是长篇连载,余下来的三百一十个,是各式各类的框框杂文”。香港散文创作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或对社会人生有深度的透视,或对景、物、人均有细致入微的观察、剖析,或注重意象铸造。而情真意切,语言圆熟,则是这些散文的共性特征。被许多大学选用为教材的《台港澳文学教程》,把萧铜与张爱玲、陈若曦、余光中、施叔青、钟玲等并列为“旅港作家”。萧铜写的《出城》被香港中文大学文学科研究所,按艺术成就、历史意义、文献价值兼顾的原则选入《香港小说选1948-1969》。萧铜:雪,在回忆中等7本1970年出版的《无风楼随笔》,是萧铜离开台湾在香港生活了九年后出版的第一本书,收文40篇,是1967至1969年间发表于《新晚报》上的文章。“无风楼”也是萧铜到香港后的斋名。他在“后记”中说,集名《无风楼随笔》,不单单指所租住的小屋连风也没有,代表的是“无风不起浪”。他说:“这数年来,虽也看了不少、读了不少、学了不少,可是个人的生活总是以闲散、淡泊的日子占大多数”。萧铜居港住在油麻地附近,常逛的是庙街,见的多是低下层的市民生活实况:卖报纸、领带的小孩,卖香口胶的盲人;摆地摊卖旧书的“醉猫”;在茶楼里挺着大铁盘卖点心的男孩……都成了萧铜笔下的题材,激发起他无可奈何而又爱莫能助的同情。这些看似无聊的特写,却反映了香港这个繁荣大都市背后的黑暗。1976年出版的《雪,在回忆中》,收集了如此旧京、旧刑部街、打更、茶馆杂谈、私塾之忆、旧京市声、陶然亭、北京思想曲等60篇散文。这些散文分两类,一类是香港本地的速写小品,反映了香港底层百姓的生活百态,另一类是回乡探亲的一些感想、琐记、旅途中的见闻,真实的描写了“文革”后期萧铜:京华探访录北京等城市的景象,表达了作者的联想与感触。1980年出版的《京华探访录》,收集了登门拜访侯宝林、夜探老舍夫人、白纸坊访张君秋、李万春与李小春、程派传人赵荣琛、在吴祖光、新凤霞家里、二上梅府等访问记,让读者对文人、艺人所受的迫害和遭遇有所了解,对“文革”时期“苛政猛于虎”有更深一层的认识。上世纪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初,香港、大陆之间的来往并不方便,有关大陆的文章很受港人和海外华人的注目。萧铜自己说:“在我看来,这些杂文的缺点是松散、琐碎、重复,真像是流水账。”与金庸、倪匡、黄沾并称“香江四大才子”的蔡澜却说:“我一直看萧铜先生写的专栏,他所谓的缺点,其实是他最大的长处,散文就是应该松散,应该琐碎。在松散和琐碎之中,我读到他真实的感情,一句废话也没有,是多么地动人!称什么萧铜先生,应该是萧铜老师才对。”萧铜:上京记萧铜:哀歌

电影剧本

1956年,编写《林投姐》剧本,由台湾台联电影企业社制作发行,唐绍华导演,萧铜编剧:金剑盟电影海报主要演员有李冠章、何玉华、武拉运、杨月帆等。1957年,编写《火葬场奇案》剧本,由台湾华安有限公司制作发行,梁哲夫导演,主要演员有小艳秋、陈扬、吴非、宋白虹等。1958年,编写《明知失恋真艰苦》剧本,由台湾华安有限公司制作发行,梁哲夫、孙侠导演,主要演员有静江月 矮仔财 何玉华 康明等。1958年,编写《血战(血战保中华)》剧本,由台湾高和有限公司制作发行,田琛导演,主要演员有周经武、井淼、李行、赵振秋等。1958年,编写《郭素月棺中产子》剧本,由台湾东海影业公司制作发行,胡杰萧铜编剧:艳福齐天男女主角导演,主要演员有武拉运 游星田 戽斗 天炮枝等。1959年,编写《王哥柳哥游台湾(上)(下)》剧本,由台湾台联影业公司制作萧铜编剧:我又来也海报和剧照发行,李行、田丰导演,主要演员有矮仔财、李冠章、柯玉霞、戽斗等。1959年,编写《猪八戒与孙悟空》剧本,由台湾台联电影企业社制作发行,李行导演,主要演员有李冠章、何玉华、武拉运、杨月帆等。1960年,编写《喋血贩马场》剧本,由香港金凤影业公司制作发行,王引导演,主要演员有叶枫、王引、王豪等。1960年,编写《艳福齐天》剧本,由香港中美影业公司制作发行,杨世庆导演,主要演员《梁山伯与祝英台》的两个主角有张仲文、唐菁、黄曼、王琛等。1960年,编写《虎妞》剧本,由香港中国电影公司制作发行,汪榴照导演,主要演员有李湄、蓝璐、乔宏、唐菁等。1960年,编写《天伦泪》剧本,由香港国际电影懋业公司制作发行,易文导演,主要演员有王引、唐菁、张小燕等。1962年,编写《一段情》剧本,由香港国际电影懋业公司制作发行,锺启文导演,主要演员有张扬、丁皓、罗维、王引等。1963年,编写《金箭盟》剧本,由香港国际电影懋业公司制萧铜编剧:一段情、黑森林海报作发行,罗维导演,主要演员有林翠、田青、洪洋、罗维等。1963年,编写《杜鹃花开》剧本,由香港国际电影懋业公司制作发行,周诗禄导演,主要演员有张仲文、杜娟、赵雷、文爱兰等。1963年,编写《梁山伯与祝英台》剧本,由香港邵氏兄弟有限公司制作发行,李翰萧铜编剧:密杀令电影剧照祥导演,主要演员有凌波、乐蒂、任洁、李昆等。1966年,编写《浪淘沙》剧本,由香港新华影业公司制作发行,杨世庆导演,主要演员有钟情、王引、张小燕、柯俊雄等。1968年,编写《我又来也》剧本,由香港凤凰影业公司制作发行,鲍方、唐龙导演,主要演员有江汉、翁午、石磊等。1980年,编写《密杀令》剧本,由香港凤凰影业公司制作发行,鲍方导演,主要演员有陈思思、江汉、石磊等。

散文小说

1956年,萧铜编成《六十名家小说选集》(台北书局出版)。在台湾,由他自己写的小说,有台湾新新文艺社出版的《哀歌》,台湾环球图书杂志出版社出版的《纸醉金迷》(1961)、《卧虎沟》(1962)等3本。在香港,他写的小说,有《哀歌》(中流出版社1971)、《凶手》(大光出版社 1975)、《柳巷》(大光出版社1976)、《银海》(中流出版社1978)、《风尘》(香港宏业书局 1979)等5本。写的散文集有《无风楼随笔》(大光出版社1970)、《马路集》(万叶出版社 1973)、《上京记》(文丰出版社1973)、《雪,在回忆中》(文丰出版社1976)、《二次上京记》(南通图书公司 1977)、《京华探访录》(明报出版社 1980)等6本。

更多相关

达瑞尔·哈蒙德主要作品达瑞尔·哈蒙德主要作品
史都华·海斯勒主要作品史都华·海斯勒主要作品
维罗妮卡·莱克主要作品维罗妮卡·莱克主要作品
哈米什·林克莱特主要作品哈米什·林克莱特主要作品
德乌拉·基尔万主要作品德乌拉·基尔万主要作品
哈里斯·迪金森主要作品哈里斯·迪金森主要作品
Sean Patrick Flanery主要作品Sean Patrick Flanery主要作品
莉·派斯主要作品莉·派斯主要作品
吉姆·科尔伯格主要作品吉姆·科尔伯格主要作品
Dylan Neal主要作品Dylan Neal主要作品
佩顿·利斯特主要作品佩顿·利斯特主要作品
罗伯特·卡明斯主要作品罗伯特·卡明斯主要作品
劳埃德·布里奇斯主要作品劳埃德·布里奇斯主要作品
保罗·道格拉斯主要作品保罗·道格拉斯主要作品
George Marshall主要作品George Marshall主要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