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希钟少年旅途

1943年,15岁,由于家里的日子没法过,王希钟不得不藏起书包,跟山东长岛的同乡一道“闯关东”。在长春,王希钟进了一家织布厂当学徒,“用现在的话说,那时候我就是个打工仔”。背井离乡,总算有了个温饱,但就两年时间,工厂倒闭,王希钟又得另谋生路。老板人好,说给你两捆线当盘缠,你去沈阳吧。背起破行囊,王希钟奔向沈阳。到了大连他想起自己有个表哥在这里。于是,就投奔亲戚了。表哥说你别到处窜了,趁年轻就多学习学习吧。小学没毕业的王希钟再次走进课堂,在夜校识文断字。学习着,偶然的机会,王希钟获悉东北电影制片厂(长春电影制片厂前身)在招生。都20岁了,王希钟认为自己该做点什么了,看到这个消息,顿时来了精神,听起来拍电影很不错,“挺新鲜的,可以出风头”。于是就报名面试。操着一口胶东腔,他唱起《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还声情并茂地朗诵了一段关于李自成的剧本片段。结果天上掉“馅饼”,他被录取了。这个“馅饼”怎么会砸到自己头上呢?王希钟想不出个子丑寅卯。他有时候暗暗琢磨:大概当时自己出身比较好吧,看上去还算单纯。尽管出身好人单纯,但演员的头衔还是没给王希钟,他被分配去学化装。虽然有点遗憾,但乐天知命,王希钟没言语,高高兴兴地接受了分配。刚学了三个月,北京电影制片厂要拍故事片,需要化装的。一纸调令,王希钟和三个同学受命前往北京。此时是1950年2月。四个人开始硬干,学中干,干中学。今天的胡子粘得密,明天可能就稀疏得不行。不过,大伙儿有的是干劲,喜欢钻研业务,一听说有什么新的化装方法,赶紧模仿起来,只是有时候差点儿捅出大娄子。听说可以用石膏涂在脸上翻模子,大家来了兴趣。王希钟自告奋勇,躺到箱子里,让同学往他脸上抹石膏。大伙儿都没经验,不知道怎么和石膏,弄一点就搅一搅,然后往王希钟脸上灌。实在憋不住,他就把石膏揭下来,揭得还算顺利,无大碍。只是后来一想,一身冷汗!幸亏有这么一搅,石膏都凝固了,要不然就出大麻烦了。就这么慢慢摸索着,终于在1954年有了转机,王希钟被派往莫斯科系统学习化装。一年零三个月的时间,他基本掌握了人物化装规律和肤色质感描绘等多种化装造型技法,对化装的认识一下子提高到了专业水准。

更多相关

龚鸣少年旅途龚鸣少年旅途
李恩琪少年旅途李恩琪少年旅途
王凤霞少年旅途王凤霞少年旅途
赵玉秀少年旅途赵玉秀少年旅途
黄斐少年旅途黄斐少年旅途
赵欣培少年旅途赵欣培少年旅途
黄小超少年旅途黄小超少年旅途
缪晓东少年旅途缪晓东少年旅途
于连伟少年旅途于连伟少年旅途
文洁云少年旅途文洁云少年旅途
杨宝河少年旅途杨宝河少年旅途
荆丛嘉少年旅途荆丛嘉少年旅途
谷亚健少年旅途谷亚健少年旅途
吴晶少年旅途吴晶少年旅途
柯伊玟少年旅途柯伊玟少年旅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