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文字溯源

字形演变流程图(摘自《字源谈趣》)字形演变流程图(摘自《字源》)
“万”始见于商代甲骨文,是象形字。甲骨文(图一至四、1)的“万”正是一只蝎子的形象:上部是螯肢;中部是身体;下部是尾巴,尾部末端还有毒刺。西周金文还出现众多的异体,或加“彳”(图7),或加“止”(图6),或加“辵”,或加“土”(图4、8),或加“厂”(图6)。金文的“万”虽然还保留着蝎子的形体,但钳忮、身上的斑纹,毒钩的方向,因为传写的讹误,已开始有所变异了:蝎体的斑纹固然与前不同,而图五的蝎“尾”上多了一短横。这短横可能表示“万”是“一万”的基数符号字;因为甲骨文和金文里有以附A图作“三千”,有以文后附B图作三万”的。图七的金文变化更大:钳技变为三叉形了,“尾巴”与短横变为手形,好像是用手去拉住蝎子的“尾巴”了。到战国以后,“万”字的众多异体已不见,只剩下最基本的写法,作图11。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这个字便在图七金文的基础上,进一步演变为图八的秦代的小篆的“万”字。在秦代的古隶书体(图九)里,这个字更进一步把蝎子的钳肢讹变为“草”字头,躯体变为“田”字,尾巴变为“厶”(三角形)了。于是,在这古隶的基础上又逐渐发展成为图十的汉隶和图十一的楷书繁体的“万”字。由于“万”早在甲骨文中就被假借作数词,而后又引申出众多的、极、极大、极多等意思,假借义及其引申义成为“万”的常用义项,而本义则淹没不闻。后来另造形声字“虿”表示“万”的本义。“万(简体)”在甲骨文中就已经出现,但构型本义不明,有人认为是“亥”的分化字,至春秋战国时期仍作为数量词在使用,汉魏南北朝的碑文里已常用“万(简体)”字;唐怀仁集王羲之书《圣教序》中出现了“万(简体)”字;宋代文学家苏轼手迹中也留下了“乍寒万万自重”的诗句。

更多相关

段昊辰文字溯源段昊辰文字溯源
郑宁文字溯源郑宁文字溯源
国丽娜文字溯源国丽娜文字溯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