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库曼斯坦旅游

地震纪念碑位于阿什哈巴德市中立广场上, 紧邻中立门和总统府。1998年10月6日建成。纪念碑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是一只十五米长的青铜公牛,公牛的颈上顶着一个皲裂的球体——象征着地球,裂开的地壳上有一位女子双手擎着小孩。设计思想取材于突厥民族的传说:他们认为地球是由一头巨牛驮着。女子与小孩则象征着永恒和人类的延续。下部是基座,基座的内部是地震博物馆,主要展出一些有关阿什哈巴德48年地震以前、地震后以及现今的风貌的图片。在博物馆入口处的墙上有一座壁钟,时针指着1点12分-阿什哈巴德地震的发生时间,以纪念这一惨剧-1948年10月6日凌晨1点12分阿什哈巴德发生里氏9-10级地震,死亡16万人,整个城市几乎被完全摧毁。中立门是阿什哈巴德市主要景点之一,位于中立广场,主建筑高75米,有电梯通往观景台和咖啡厅。三个支撑脚分别代表新土库曼斯坦三个不可分割的基础:中立、独立和民族团结。顶部12米高的尼亚佐夫总统金像随太阳方向旋转。1995年12月12日,联合国185个成员国一致同意赋予土库曼斯坦永久中立国地位,为纪念这一历史事件,土于1998年建成了中立门,它象征着土和平和开放的对外政策,展示了对世界的友好态度,表明对人类幸福未来的乐观和信心。鲁赫耶特宫(会议和艺术宫)位于总统府对面,已成为阿什哈巴德市的象征之一。宫殿的大理石主体和天蓝色的圆顶与市中心建筑群浑然一体。会议大厅可容纳2800人,根据需要还可用作歌剧厅、话剧厅和电影厅。一层设有各国首脑大厅。由法国“布伊格”公司承建, 1999年12月竣工。土第9届长老委员会、人民委员会和民族复兴运动联席大会在此召开。地毯博物馆位于阿什哈巴德市中心,1993年3月20日经总统批准建立。博物馆面积1178平方米,陈列不同时期各种图案地毯、挂毯共 1000余件。馆内展出2块巨型地毯,一块为土最大的地毯,294平方米(14×21),重1吨;另一块为189平方米(18×10.5)。此外,还展有百万线头地毯(1平方米有1148000个线头)和双面地毯等。土库曼地毯蕴含着土库曼民族的审美情趣。土库曼民族的各个支系都有自己独特的地毯纹饰。现今的土国旗和国徽上都绘有地毯纹饰。土库曼斯坦国家博物馆由土耳其出资兴建,1998年11月12日开馆。博物馆位于阿什哈巴德市南侧,气势恢宏,占地22500平方米,16000平方米用于展览。主楼设会议厅,展厅、办公室、仓库、技术修复部和咖啡厅等。4个半圆形露天剧场在主楼外侧。博物馆展厅设独立厅、自然厅、原始史厅、古代厅、中世纪纪厅、民俗厅等,展品约2万件。阿哈尔捷金马和种马场首都阿什哈巴德城市风貌关于阿哈尔捷金马的记载最早见于公元前4-3世纪。此马产于土库曼斯坦科佩特山脉和卡拉库姆沙漠间的阿哈尔绿洲,是经过三千多年培育而成的世界上最古老的马种之一。此马体态匀称,威武膘悍,力量大、速度快、耐力强,性情暴烈,但驯服后却非常顺从。马神态威严,步伐轻盈。阿哈尔捷金种马场位于阿什哈巴德西南郊,始建于1922年,前身为里海养马厩,1992年改名为尼亚佐夫总统种马场。现土库曼斯坦共有五个国营大型马场,阿哈尔捷金马总数约2000匹。致力于向国际市场介绍阿哈尔捷金马,同美、法、俄、瑞典和澳大利亚等国有合作。

地震纪念碑位于阿什哈巴德市中立广场上, 紧邻中立门和总统府。1998年10月6日建成。纪念碑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是一只十五米长的青铜公牛,公牛的颈上顶着一个皲裂的球体——象征着地球,裂开的地壳上有一位女子双手擎着小孩。设计思想取材于突厥民族的传说:他们认为地球是由一头巨牛驮着。女子与小孩则象征着永恒和人类的延续。下部是基座,基座的内部是地震博物馆,主要展出一些有关阿什哈巴德48年地震以前、地震后以及现今的风貌的图片。在博物馆入口处的墙上有一座壁钟,时针指着1点12分-阿什哈巴德地震的发生时间,以纪念这一惨剧-1948年10月6日凌晨1点12分阿什哈巴德发生里氏9-10级地震,死亡16万人,整个城市几乎被完全摧毁。中立门是阿什哈巴德市主要景点之一,位于中立广场,主建筑高75米,有电梯通往观景台和咖啡厅。三个支撑脚分别代表新土库曼斯坦三个不可分割的基础:中立、独立和民族团结。顶部12米高的尼亚佐夫总统金像随太阳方向旋转。1995年12月12日,联合国185个成员国一致同意赋予土库曼斯坦永久中立国地位,为纪念这一历史事件,土于1998年建成了中立门,它象征着土和平和开放的对外政策,展示了对世界的友好态度,表明对人类幸福未来的乐观和信心。鲁赫耶特宫(会议和艺术宫)位于总统府对面,已成为阿什哈巴德市的象征之一。宫殿的大理石主体和天蓝色的圆顶与市中心建筑群浑然一体。会议大厅可容纳2800人,根据需要还可用作歌剧厅、话剧厅和电影厅。一层设有各国首脑大厅。由法国“布伊格”公司承建, 1999年12月竣工。土第9届长老委员会、人民委员会和民族复兴运动联席大会在此召开。地毯博物馆位于阿什哈巴德市中心,1993年3月20日经总统批准建立。博物馆面积1178平方米,陈列不同时期各种图案地毯、挂毯共 1000余件。馆内展出2块巨型地毯,一块为土最大的地毯,294平方米(14×21),重1吨;另一块为189平方米(18×10.5)。此外,还展有百万线头地毯(1平方米有1148000个线头)和双面地毯等。土库曼地毯蕴含着土库曼民族的审美情趣。土库曼民族的各个支系都有自己独特的地毯纹饰。现今的土国旗和国徽上都绘有地毯纹饰。土库曼斯坦国家博物馆由土耳其出资兴建,1998年11月12日开馆。博物馆位于阿什哈巴德市南侧,气势恢宏,占地22500平方米,16000平方米用于展览。主楼设会议厅,展厅、办公室、仓库、技术修复部和咖啡厅等。4个半圆形露天剧场在主楼外侧。博物馆展厅设独立厅、自然厅、原始史厅、古代厅、中世纪纪厅、民俗厅等,展品约2万件。阿哈尔捷金马和种马场首都阿什哈巴德城市风貌关于阿哈尔捷金马的记载最早见于公元前4-3世纪。此马产于土库曼斯坦科佩特山脉和卡拉库姆沙漠间的阿哈尔绿洲,是经过三千多年培育而成的世界上最古老的马种之一。此马体态匀称,威武膘悍,力量大、速度快、耐力强,性情暴烈,但驯服后却非常顺从。马神态威严,步伐轻盈。阿哈尔捷金种马场位于阿什哈巴德西南郊,始建于1922年,前身为里海养马厩,1992年改名为尼亚佐夫总统种马场。现土库曼斯坦共有五个国营大型马场,阿哈尔捷金马总数约2000匹。致力于向国际市场介绍阿哈尔捷金马,同美、法、俄、瑞典和澳大利亚等国有合作。

地震纪念碑位于阿什哈巴德市中立广场上, 紧邻中立门和总统府。1998年10月6日建成。纪念碑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是一只十五米长的青铜公牛,公牛的颈上顶着一个皲裂的球体——象征着地球,裂开的地壳上有一位女子双手擎着小孩。设计思想取材于突厥民族的传说:他们认为地球是由一头巨牛驮着。女子与小孩则象征着永恒和人类的延续。下部是基座,基座的内部是地震博物馆,主要展出一些有关阿什哈巴德48年地震以前、地震后以及现今的风貌的图片。在博物馆入口处的墙上有一座壁钟,时针指着1点12分-阿什哈巴德地震的发生时间,以纪念这一惨剧-1948年10月6日凌晨1点12分阿什哈巴德发生里氏9-10级地震,死亡16万人,整个城市几乎被完全摧毁。中立门是阿什哈巴德市主要景点之一,位于中立广场,主建筑高75米,有电梯通往观景台和咖啡厅。三个支撑脚分别代表新土库曼斯坦三个不可分割的基础:中立、独立和民族团结。顶部12米高的尼亚佐夫总统金像随太阳方向旋转。1995年12月12日,联合国185个成员国一致同意赋予土库曼斯坦永久中立国地位,为纪念这一历史事件,土于1998年建成了中立门,它象征着土和平和开放的对外政策,展示了对世界的友好态度,表明对人类幸福未来的乐观和信心。鲁赫耶特宫(会议和艺术宫)位于总统府对面,已成为阿什哈巴德市的象征之一。宫殿的大理石主体和天蓝色的圆顶与市中心建筑群浑然一体。会议大厅可容纳2800人,根据需要还可用作歌剧厅、话剧厅和电影厅。一层设有各国首脑大厅。由法国“布伊格”公司承建, 1999年12月竣工。土第9届长老委员会、人民委员会和民族复兴运动联席大会在此召开。地毯博物馆位于阿什哈巴德市中心,1993年3月20日经总统批准建立。博物馆面积1178平方米,陈列不同时期各种图案地毯、挂毯共 1000余件。馆内展出2块巨型地毯,一块为土最大的地毯,294平方米(14×21),重1吨;另一块为189平方米(18×10.5)。此外,还展有百万线头地毯(1平方米有1148000个线头)和双面地毯等。土库曼地毯蕴含着土库曼民族的审美情趣。土库曼民族的各个支系都有自己独特的地毯纹饰。现今的土国旗和国徽上都绘有地毯纹饰。土库曼斯坦国家博物馆由土耳其出资兴建,1998年11月12日开馆。博物馆位于阿什哈巴德市南侧,气势恢宏,占地22500平方米,16000平方米用于展览。主楼设会议厅,展厅、办公室、仓库、技术修复部和咖啡厅等。4个半圆形露天剧场在主楼外侧。博物馆展厅设独立厅、自然厅、原始史厅、古代厅、中世纪纪厅、民俗厅等,展品约2万件。阿哈尔捷金马和种马场首都阿什哈巴德城市风貌关于阿哈尔捷金马的记载最早见于公元前4-3世纪。此马产于土库曼斯坦科佩特山脉和卡拉库姆沙漠间的阿哈尔绿洲,是经过三千多年培育而成的世界上最古老的马种之一。此马体态匀称,威武膘悍,力量大、速度快、耐力强,性情暴烈,但驯服后却非常顺从。马神态威严,步伐轻盈。阿哈尔捷金种马场位于阿什哈巴德西南郊,始建于1922年,前身为里海养马厩,1992年改名为尼亚佐夫总统种马场。现土库曼斯坦共有五个国营大型马场,阿哈尔捷金马总数约2000匹。致力于向国际市场介绍阿哈尔捷金马,同美、法、俄、瑞典和澳大利亚等国有合作。库尼亚-乌尔根奇位于土库曼斯坦的达沙古兹州,阿姆河南岸,毗邻乌兹别克斯坦边境。古称玉龙杰赤,历史上是花剌子模王国的首都,拥有一系列11-16世纪时期的建筑,包括一座清真寺、堡垒、陵墓和一座宣礼塔。2005年被列入联合国世界遗产名录。地狱之门位于土库曼斯坦境内,位于南部小镇达瓦札(Darvaza)附近,具体坐标为北纬40°15′,东经58°26′。据相关资料记载,1971年,苏联一个地质勘探小组在这里发现了丰富的天然气,由于钻探设备崩塌,形成了一个直径70多米的大坑。勘探人员担心毒气有害,点起了一把火。这把火已经燃烧至今。地狱之门有土坑、水坑、火坑三个坑。

更多相关

马绍尔群岛旅游马绍尔群岛旅游
特内里费岛旅游特内里费岛旅游
塞拉利昂旅游塞拉利昂旅游
波鸿旅游波鸿旅游
伊拉克旅游伊拉克旅游
加纳旅游加纳旅游
乍得旅游乍得旅游
突尼斯旅游突尼斯旅游
利比里亚共和国旅游利比里亚共和国旅游
塞舌尔旅游塞舌尔旅游
宾夕法尼亚旅游宾夕法尼亚旅游
纳米比亚旅游纳米比亚旅游
冈比亚旅游冈比亚旅游
巴基斯坦旅游巴基斯坦旅游
罗马尼亚旅游罗马尼亚旅游
达拉斯旅游达拉斯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