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纳人物简介

唐纳与陈润琼结婚照(1952年12月23日)唐纳,本名马继宗,1914年5月7日生于江苏苏州,父亲马培甫时任津浦铁路局洋务译员,母亲费文英。两岁时过继给大伯马含荪为嗣,从小喜爱诗文。少时就读于苏州私立树德初级中学,毕业后考入省立苏州中学。从1930年开始,他以巨钰、瞿觉等笔名在《吴县日报》发表一些散文、短诗。“九一八”事变后的1931年11月,他加入由吴县共青团委和苏州进步青年发起成立的“社会科学者联盟”,积极参加抗日救亡活动,还与进步青年佘增涛(史枚)、项志逖(胡绳)、吴大琨、袁水拍等交往,经常议论国事,探讨救亡之道。1932年3月,因中共吴县县委和共青团组织遭破坏,马继宗亦遭当局追查而避逃上海,改名马继良,后又用季良、骥良等名。同年夏考入圣约翰大学。1933年,以唐纳、罗平、陈陀等笔名在《晨报》“每日电影”、《申报》“电影专刊”、《新闻报》“艺海”等副刊发表电影评论,常有独到见解,深受读者喜爱。翌年秋,进华艺电影公司任编剧,为抗日影片《逃亡》主题歌《自卫歌》和插曲《塞外村女》填词,由聂耳作曲而广为流传。后又进电通影业公司任编剧、宣传主任,明星影片公司任编导委员会副主任。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从上海、武汉、重庆再到上海,唐纳称得上是横跨影剧界、新闻界的活跃人士。在上海,他编辑《大公报》“戏剧与电影”专刊,出演喜剧片的主角,还当过战地记者;去武汉,他创作并策划演出抗日话剧《中国万岁》,轰动三镇;到重庆,他进入英国新闻处当译员,组织进步戏剧活动;唐纳中、英文俱佳,是公认的多面手;撇开给他带来另类名声的那段短暂婚史不谈,以他在影剧和新闻方面的业绩,也堪称出类拔萃的文化人。叶剑英、罗青长会见唐纳(左3,1978年)抗日战争后期,唐纳先后担任《时事新报》、《文汇报》总编辑,与总主笔徐铸成,副总主笔陈虞孙、宦乡及采访主任孟秋江等主持这份立场偏左的报纸,也有不少出色表现。1948年底,唐纳从香港到美国后,在纽约的中文报社、印刷厂工作不足两年,即转往法国巴黎,与陈润琼成婚,后育有一女;他俩以经营中餐馆为业,过着平静安逸的生活;1978年冬,唐纳回国探访亲友,在上海由郑君里夫人黄晨陪同下,到郑的墓地献花致哀,随后前往北京,与叶剑英、罗青长等会面。1988年8月23日,唐纳因肺癌在法国巴黎病逝,终年74岁。

更多相关

阿德米尔·弗拉达维奇人物简介阿德米尔·弗拉达维奇人物简介
桑多尔人物简介桑多尔人物简介
卢克-安东尼·迪米奇人物简介卢克-安东尼·迪米奇人物简介
伊安·阿佐帕尔迪人物简介伊安·阿佐帕尔迪人物简介
乔纳森·卡鲁亚纳人物简介乔纳森·卡鲁亚纳人物简介
乌戈·法里亚人物简介乌戈·法里亚人物简介
吉尔伯特·阿吉乌斯人物简介吉尔伯特·阿吉乌斯人物简介
罗穆罗人物简介罗穆罗人物简介
特伦斯·塞里人物简介特伦斯·塞里人物简介
卡洛斯·奎罗斯人物简介卡洛斯·奎罗斯人物简介
乔治·索罗斯人物简介乔治·索罗斯人物简介
休斯人物简介休斯人物简介
范德维尔登人物简介范德维尔登人物简介
阿利人物简介阿利人物简介
弗雷德里克斯人物简介弗雷德里克斯人物简介
恩科西人物简介恩科西人物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