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彭生人物专访

9月14日,颐和悦馆董事长、策展人刘彭生接受《京华时报・艺术品投资周刊》专访。他表示,希望利用做过公关的优势,举办更多有趣的艺术活动,使更多的艺术家、艺术爱好者、收藏者互动起来。和投缘的人一起做艺术颐和悦馆于2012年7月7日成立,至今已举办“梦之光・姜国芳姜川紫禁城系列联展”“莲与荷――张晋、帕拉绘画双人展”“浮云上的色块――郭峰、蔡志松作品联展”三个展览。刘彭生多选择当代艺术家的作品,除了考量艺术家作品价值,投缘也是一个重要的标准。“和谈得来的人一起做艺术,这样感觉舒服。就像艺术品一样,不需要更多的表达就会使人感兴趣,想看到作品背后的故事。”刘彭生最大的爱好就是广交朋友,并且是天生的乐天派。“我们这一群热爱艺术的疯子聚集在一起,想与爱好艺术品的朋友们一起欣赏艺术品,一起品茶、品红酒,在这个轻松愉悦的环境中享受艺术带来的快乐。”青年是以创作时间划分青年的力量正在艺术圈崛起,在刘彭生看来,青年艺术家称号并不是根据年龄划分,而是从接触艺术创作的时间上计算。“浮云上的色块――郭峰、蔡志松作品联展”中,郭峰将音乐和艺术结合在一起,刘彭生认为郭峰虽然年龄已经不算青年,但是也应该划分到青年艺术家一列。除了自学成才的艺术家,刘彭生同样很欣赏学院派的青年艺术家,他认为学院派有更加扎实的基本功,他希望青年艺术家能够保持自己的年轻、阳光,传播艺术给别人的同时,也传播真善美。 艺术家应该有自己的符号刘彭生认为艺术品市场参差不齐,很多艺术家价格与价值不成正比。他认为,艺术家如果没有自己个性的东西就不是真正的艺术家。艺术家要把自己的想法通过创作表达出来,传播出去。“雕塑和影像艺术家们的观念性很强,因为他们都有自己的符号。” 策展要和公关结合在一起曾经从事公关行业让刘彭生在举办活动时具有一定优势。“我认为策展还需要将公关的性质结合在一起,策展一定要有公关的性质在里面跟观众互动交流。” 刘彭生认为,艺术是多元化的,通过公关的形式将展览变成有趣的活动,并且通过细节使人感受到每次展览的不同,可以让更多的人乐于接触,并融入艺术。

更多相关

张晓风人物专访张晓风人物专访
罗鸣人物专访罗鸣人物专访
孙武人物专访孙武人物专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