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震人物评价

从1945年重庆谈判到1946年政治协商会议召开,雷震和胡适再到后来的制宪国民大会,雷震始终是穿梭于各党派之间进行游说协调的关键人物。雷震为人豪爽真诚、责任心强、交际能力出色,交友广泛。对言论的负责,即针对中国国民党在五十年代施政弊病丛生提出批评和建言,直率抒陈所见,即“议政者”的角色;对反对党的落实,突破了自由主义“皆以思想上的启蒙为志业”的这一旧辙,即“参政者”的角色,概言之,就是从“坐而言”到了“起而行”。雷震和以他为灵魂的这份刊物对台湾社会转型的影响,台湾学者钱永祥有过论述,直至上世纪80年代,台湾所有重要的政治议题都是根据那份刊物的言论来阐述或界定的,台湾新一代不见得都读过该刊,但所使用的语文、基本概念和陈述方式,都是从这份刊物出来的。《民主的铜像——雷震传》战后的台湾,经过清党、扫红、二二八事件等,本土政治精英力量日渐式微,所以战后的台湾自由主义是从大陆移植过去的。这是一个价值谱系,即从《努力周刊》《新月》《独立评论》到《观察》再到雷震住持的刊物,是一条线下来的。雷震被捕后,该刊物被迫停刊,新党胎死腹中,整个六十年代出现了冰封期或沉寂期,虽有零星抗争,但实际影响不大,到70年代,台湾内外形势发生变化,尤其是国际上的一系列事件引发了台湾社会的巨大失落,从而导致各种社会运动包括党外运动的兴起—但已不是当年大陆那帮人了,台湾的本土精英开始崛起。抗战胜利后台湾“自由主义”渐次兴起,是二十世纪上半叶自由主义思潮的延续和发展,以雷震为中心的那一批人都是从大陆过去的,胡适是他们的精神导师,雷震则是火车头式的人物。70年代的“党外运动”从该半月刊汲取了不少思想资源,他们透过参与地方选举和办政论刊物,不断推进台湾民主运动的发展。尽管身处威权政治,但宪政的大框架一直存在,可以独立参选,可以办刊。

更多相关

王烟蒙人物评价王烟蒙人物评价
缪俊杰人物评价缪俊杰人物评价
西蒙·韦斯特人物评价西蒙·韦斯特人物评价
李治廷人物评价李治廷人物评价
李光耀人物评价李光耀人物评价
黎妙雪人物评价黎妙雪人物评价
张雨东人物评价张雨东人物评价
辛柏青人物评价辛柏青人物评价
徐百慧人物评价徐百慧人物评价
王亨里人物评价王亨里人物评价
李至正人物评价李至正人物评价
陈雅伦人物评价陈雅伦人物评价
周小斌人物评价周小斌人物评价
苏瑾人物评价苏瑾人物评价
徐百慧人物评价徐百慧人物评价
金容仙人物评价金容仙人物评价
李智人物评价李智人物评价
袁布人物评价袁布人物评价
朱晓辉人物评价朱晓辉人物评价
伍麟凯人物评价伍麟凯人物评价
夏磊人物评价夏磊人物评价
曺圭贤人物评价曺圭贤人物评价
宋涵宇人物评价宋涵宇人物评价
钱蓓婷人物评价钱蓓婷人物评价
沧月人物评价沧月人物评价
彭必瑶人物评价彭必瑶人物评价
左一阳人物评价左一阳人物评价
刘彦卿人物评价刘彦卿人物评价
周靖潼人物评价周靖潼人物评价
郎冠森人物评价郎冠森人物评价
申东熙人物评价申东熙人物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