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采风活动年表

1955年6月19日,农历乙未年四月廿九日:中国越剧团赴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访问演出金采风扮演角色由上海越剧院组成的中国越剧团,赴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访问演出,团长许广平,副团长张东川,秘书长王志成,副秘书长胡野檎,主要艺术人员有袁雪芬、范瑞娟、傅全香、徐玉兰、张桂凤、吕瑞英、金采风和吴琛、刘如曾、顾振遐、苏石风、幸熙等。7月2日起,在柏林、德累斯顿等地演出《西厢记》和《梁山伯与祝英台》,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总理格罗提渥观看了《西厢记》的演出,并上台接见演职员。7月24日,为驻德苏军演出了《打金枝》《拾玉镯》《楼台会》等剧目。1955年7月30日,农历乙未年六月十二日:中国越剧团赴苏联访问演出由上海越剧院组成的中国越剧团,离开柏林,赴苏联访问演出,团长许广平,副团长张东川,秘书长王志成,副秘书长胡野檎,主要艺术人员有袁雪芬、范瑞娟、傅全香、徐玉兰、张桂凤、吕瑞英、金采风和吴琛、刘如曾、顾振遐、苏石风、幸熙等。中国越剧团在苏联明斯克、莫斯科演出《西厢记》《梁山伯与祝英台》等剧目。8月15日苏联党和国家领导人伏罗希洛夫、卡冈诺维奇、马林科夫、米高扬、别尔乌辛等,观看了《梁祝》的演出,观后在剧场休息室接见了剧团的同志,伏罗希洛夫还亲手把一束束鲜花分送给被接见的剧团同志。9月9日,在莫斯科演毕《西厢记》后,苏方将“惊艳”一场摄成电影。9月10日,离开新西伯利亚回国。1959年2月17日,农历己亥年正月初十日:中国越剧团首次赴越南访问演出2月17日至4月3日,根据中越文化合作协定,由上海越剧院组建的中国越剧团赴越南民主共和国访问演出。在河内、海防等9个省市演出28场,观众逾20万人次,演出剧目有《红楼梦》《追鱼》《党员登记表》《打金枝》《断桥》《风雪摆渡》《拾玉镯》《盘夫》《评雪辨踪》等。徐平羽任团长,吴琛任副团长兼艺术指导。主要演员有徐玉兰、王文娟、吴小楼、金采风等。胡志明主席两次接见全团人员并合影,授予剧团越南民主共和国一级劳动勋章和一面“团结和友谊”的锦旗。1960年12月23日,农历庚子年十一月初六日:上海越剧院首次赴香港演出上海越剧院以上海越剧团的名义,首次赴香港演出。团长白彦、副团长袁雪芬,主要演员有:袁雪芬、徐玉兰、王文娟、张桂凤、吕瑞英、金采风及男演员史济华、刘觉、张国华等。1961年1月26日,农历庚子年十二月初十日:上海越剧院首次赴香港演出结束上海越剧院以上海越剧团的名义,首次赴香港演出结束。团长白彦、副团长袁雪芬,主要演员有:袁雪芬、徐玉兰、王文娟、张桂凤、吕瑞英、金采风及男演员史济华、刘觉、张国华等。共演出剧目计有大戏《西厢记》《红楼梦》《碧玉簪》《金山战鼓》《追鱼》,小戏《打金枝》《阳告》《行路》《断桥》《拾玉镯》《做文章》《评雪辨踪》《盘夫》等。1961年7月20日,农历辛丑年六月初八日:周恩来、陈云、陈毅观看越剧《则天皇帝》由上海市委招待处主办,上海越剧院金采风主演的《则天皇帝》,在锦江小礼堂演出,周恩来总理和陈云、陈毅副总理出席观看。1961年9月8日,农历辛丑年七月廿九日:中国上海越剧团赴朝鲜访问演出9月8日至10月18日,应金日成首相邀请,上海越剧院二团以“中国上海越剧团”名义,赴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访问演出。朱光任团长,袁雪芬任副团长,章力挥任秘书长。演出剧目有《红楼梦》《西厢记》《春香传》《打金枝》《盘夫》《挡马》等。主要演员有袁雪芬、徐玉兰、王文娟、张桂凤、吕瑞英、金采风、陆锦花等。《红楼梦》特为庆祝朝鲜劳动党第四次代表大会作了演出。金日成、崔庸健等朝鲜党政领导和以邓小平为首的中共中央代表团、以科兹洛夫为首的苏共中央代表团,观看了演出。1961年10月,农历辛丑年,下旬:中国上海越剧团访朝演出归来受到接见中国上海越剧团访朝演出归来,周恩来总理在人民大会堂接见全团人员,主要演员有袁雪芬、徐玉兰、王文娟、张桂凤、吕瑞英、金采风、陆锦花等。又偕同齐燕铭、王昆仑,陪同剧团同志参观北京清朝恭王府遗址。刘少奇、周总理均看了汇报演出,并上台接见演职员,合影留念。1964年3月15日,农历甲辰年二月初二日:上海越剧院演出现代小戏招待朝鲜贵宾由上海警备区主办,上海越剧院演出的现代小戏《柜台》(丁赛君、金采风主演)和《打金枝》(范瑞娟、张桂凤等主演),在锦江小礼堂招待朝鲜贵宾。1964年7月15日,农历甲辰年六月初七日:上海越剧院一团上演《不准出生的人》金采风扮演角色上海越剧院一团在瑞金剧场上演《不准出生的人》,由吴兆芬、平梅芳改编,章琴导演,范瑞娟、金采风、丁赛君、金艳芳主演。该剧连演5个多月。2005年8月29日,农历乙酉年七月廿五日:庆祝上海越剧院建院50周年庆专场演出举办“同唱一台戏——庆祝上海越剧院建院50周年庆专场演出”在上海市南京路步行街世纪广场上演,就此拉开上海越剧院建院50周年系列演出的序幕。而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傅全香和金采风的到来更是让现场气氛到达高潮。金采风当即为观众演唱了自己拿手的选段——《红楼梦》中的《黛玉进府》,风采神韵都不减当年,而傅全香更是带着大家唱起了生日歌,为越剧庆生。专场齐集了越坛名家名角,赵志刚、钱惠丽、单仰萍、方亚芬、章瑞虹、陈颖、华怡青、王志萍、张咏梅、许杰等逐一亮相。整个演出吸引了来自四面八方的戏迷,其中还有从深圳特意赶来的,整个广场座无虚席。2005年9月24日,农历乙酉年八月廿一日,14时:越剧电视连续剧《西厢记》VCD签售《西厢记》和《梁山伯与祝英台》《红楼梦》《祥林嫂》并称为上海越剧院的四大经典剧目,深受戏迷喜爱,屡演不衰。为配合上海越剧院建院五十周年庆贺活动,中唱上海公司重新制作了拍摄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的越剧电视连续剧《西厢记》,并出版发行了该节目的VCD。9月24日下午2点,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金采风、吕瑞英、刘觉在福州路上海书城六楼戏曲音像馆进行《西厢记》VCD的签名销售活动。2006年3月27日,农历丙戌年二月廿八日:百年流声——纪念中国越剧诞辰100周年电视文艺晚会上演时值中国越剧诞生100周年,一台《百年流声——纪念中国越剧诞辰100周年电视文艺晚会》上演,特别选择越剧的发源地嵊州和越剧的发祥地上海进行双向传送异地直播。这台晚会开创两个“第一次”,即首次以双向传送异地直播的现代电视传媒手段来运作戏曲节目;首次让艺术家们以“走红地毯”的方式拉开晚会的序幕。名家荟萃共襄盛举此次晚会可谓名家荟萃,不但越剧表演艺术家袁雪芬、傅全香、范瑞娟、徐玉兰、王文娟、张桂凤、周宝奎、毕春芳、张小巧、吕瑞英、金采风等悉数到场,越剧中坚力量钱惠丽、单仰萍、方亚芬、章瑞虹、王志萍、韩婷婷等也共同参与这台晚会的表演。同时全国其他越剧院团的领军人物茅威涛、吴凤花、陈飞、张小君等也以访谈、再现表演等多样形式祝贺演出。名家新秀会聚两地,共同演绎各个流派代表唱段,展现越剧发展百年华彩。此外,晚会现场还邀请京剧表演艺术家梅葆玖、尚长荣、绍剧名家六龄童父子、电影表演艺术家谢芳、严顺开、音乐家何占豪、影视明星李玲玉等倾情参与,共襄盛举。上海本地其它剧种的艺术家们更是当仁不让,粉墨登场,淮剧名家马秀英、昆剧名家梁谷音、沪剧名家马莉莉、茅善玉、影视明星杨昆等都将反串越剧流派大联唱,祝贺越剧百岁。见证了越剧百年发展的老艺人——94岁的“小歌班”艺人张荣标老先生还亲临晚会现场为观众们献唱一段。2006年7月1日,农历丙戌年六月初六日:百年越剧名家名曲演唱会(中)举办为纪念中国越剧诞生100周年,“百年越剧名家名曲演唱会(中)”于红星剧院上演。这次演唱会是将越剧百年来所有的精华唱段集中。参加演出的有周宝奎、金采风、张小巧、金艳芳、方亚芬、赵志刚、单仰萍等。2006年12月6日,农历丙戌年十月十六日,上午:杭州越剧二团建团56周年座谈会举行杭州越剧二团(原桐庐越剧团)迎来傅全香、金采风,杭州越剧院国家一级编剧包朝赞,桐庐籍越剧演员单仰萍、谢群英和陈雪萍。在越剧百年华诞、杭越二团建团56周年之际,这些越剧界名人重回故土,与县委宣传部、县文广新局有关领导及杭越二团演员们齐聚一堂,讨论关于如何建设、发展杭越二团的话题。金采风扮演角色傅全香首先发话。她看了桐庐县纪念越剧百年专场晚会后,激动得一夜未眠。“因为我看见的都是一朵朵‘梅花’朵儿,真的非常高兴。”浙江是越剧的发源地,傅老师声称自己是浙江的女儿。她以自己从艺70多年的心得勉励桐庐的年轻越剧演员们,不要心浮气躁,下个百年要走奉献之路。只有真正热爱这门艺术,才能不求回报、不求名誉,献身这门艺术,也只有这样,越剧之花才能开得更美、更灿烂。金采风说:“青年就是未来,希望越剧界年轻的‘花儿’越开越鲜艳,越开越灿烂,越开越茂盛。但是要做到这三点,既要自身努力、干一行爱一行,还要坚定不移,同时也要有浇花人,这样花儿才能培育得好。我早年到桐庐越剧团时,剧团朴实的艺术风格、严谨的舞台作风、执着的探索精神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演越剧不但要有基础,还要扬长避短,发挥越剧的长处。”金老师特别指出:“越剧专场晚会让我们这些越剧人看到了未来的希望,我很高兴看到桐庐有这么多后起之秀,希望领导们要多多重视培养青年,剧团要出名、出戏、出明星,明星越多,剧团声誉才会越高。”国家一级编剧包朝赞对纪念越剧百年专场晚会上青年演员们出色的表演感到非常振奋,他说:“桐庐是我的再生之地,虽然我不是桐庐人,但我把最宝贵的青春年华留给了桐庐。不管我身在何处,我始终觉得我的根在桐庐。金奖银奖不及观众夸奖,金杯银杯不如观众口碑。一个戏的成功,不在于其中的演员得了什么奖,剧目本身得了什么奖,而在于观众喜不喜欢。让观众看了掉眼泪,且对他们的生活有所启发,就是好戏,就会经久不衰。杭越二团是个非常有希望、有朝气的团队,拥有天时、地利、人和各方优势,今后应该多排一些群众欢迎的好戏,这样剧团才会越办越好。”2006年12月17日,农历丙戌年十月廿七日:“越剧流芳香溢金陵——2006中国越剧名家名段南京演唱会”举行在越剧百年诞辰之际,恰逢南京市越剧团建团50周年。由南京市文化局和南京市文联等单位主办、南京市戏剧家协会和南京市越剧团承办的“越剧流芳香溢金陵——2006中国越剧名家名段南京演唱会”在南京电视台举行。演唱会由央视戏曲频道主持人白燕升主持。越剧“十姐妹”之一的傅全香、王文娟、金采风、毕春芳、周宝奎等曾经影响了越剧发展史的众多老艺术家逐一亮相,深情地回忆起自己的越剧之路。而中青年越剧演员竺小招、钱惠丽、赵志刚、吴风花、陶琪等纷纷登台,为观众献上了《碧玉簪》《西厢记》《红楼梦》《梁山伯与祝英台》《真假女驸马》等剧目中的经典片段。澳大利亚悉尼越剧团团长秦梦等越剧名票也远道而来,献演了拿手节目。2006年12月23日,农历丙戌年十一月初四日,下午:《名家名段任你点》举办2006年岁末大联欢十几位京昆越沪淮的戏曲名家在上海豫园戏苑古戏台汇聚一堂,与观众举行了2006年岁末大联欢。这一由沪上戏曲电视品牌节目《名家名段任你点》主办的活动,同样吸引了各个剧种的众多戏迷,联欢现场笑声掌声不断。由于《名家名段任你点》“戏曲名家与观众零距离”的一贯原则,联欢中许多节目都是名家与戏迷的同台演出。赵志刚、华雯和汪华忠等都与戏迷一起表演了各自的代表作,李军更是亲自操琴为复旦大学的一位研究生票友伴奏,而徐标新与一位4岁的小戏迷合作的《送花楼会》,更是博得全场叫好。除此之外,许多德高望重的艺术家也来到现场并表演了节目。评话表演艺术家吴君玉就用评话的形式盘点了今年沪上的剧坛大喜事,久未登台的越剧表演艺术家金采风则演唱了《红楼梦》的选段。杨飞飞、筱文艳等老艺术家还登台为一些观众颁发了剧组特别设立的奖项。2007年12月19日,农历丁亥年十一月初十日,19时15分:徐标新2007年越剧专场第一场本日逸夫舞台举办“越苑青春风、舞台嘉年华”上海越剧院10位优秀青年演员专场之徐标新越剧专场。特邀嘉宾:毕春芳、金采风、赵志刚、钱惠丽、许杰、陈飞。演出剧目《盘夫索夫·盘夫》(徐标新,王志萍(嘉宾))《啼笑因缘·约会》(徐标新,方亚芬(嘉宾))金采风扮演角色《彩楼记·评雪辨踪》(徐标新,樊婷婷)《真情无界》(徐标新,邓华蔚)2008年5月23日,农历戊子年四月十九日,13时30分:四川汶川地震“上海越剧界联合赈灾义演”专场举行由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上海市慈善基金会主办,SMG综艺部、SMG广播文艺中心、上海兰生越剧发展基金、上海越剧艺术研究中心协办,上海越剧院、天蟾京剧中心逸夫舞台联合承办的“上海越剧界联合赈灾义演”专场在上海逸夫舞台举行,义演专场的票房全部收入和现场募集捐款送达灾区。此次义演,活跃在越剧舞台上的一批知名的中青年明星演员如章瑞虹、许杰、张承好、孙智君、王志萍、郑国凤、金静、韩婷婷、傅幸文参演;浙、闽在沪的越剧演员如王君安、赵海英等加盟登台;老一辈艺术家王文娟、金采风、毕春芳、周宝奎、孟莉英、范瑞娟、徐玉兰、尹小芳等获悉消息后也上台与大家一起表达老一辈艺术家们抗震救灾的情怀。在整台演出的最后,这些老艺术家和所有演员一起,共同进行配乐朗诵《坐标》。演出在盛舒杨演唱的歌曲《祈祷》中开场,何赛飞演唱一段评弹开篇《蝶恋花》,赵志刚清唱《一封来自灾区前线的信》。义演活动得到了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的大力支持,SMG文艺中心将义演作为“上海人民广播电台星期广播音乐会”特别节目直播。

更多相关

何恕活动年表何恕活动年表
廖忠活动年表廖忠活动年表
张楷活动年表张楷活动年表
武利平活动年表武利平活动年表
赵长军活动年表赵长军活动年表
刘雪涛活动年表刘雪涛活动年表
黄慧活动年表黄慧活动年表
孔祥东活动年表孔祥东活动年表
计镇华活动年表计镇华活动年表
陈乐华活动年表陈乐华活动年表
唐爱国活动年表唐爱国活动年表
林瑛活动年表林瑛活动年表
屈涛活动年表屈涛活动年表
魏云活动年表魏云活动年表
丁赛君活动年表丁赛君活动年表
吕扬活动年表吕扬活动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