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肇强相关新闻

30岁以上的人,也许绝大部分都会记得当年风迷全国的日本电视连续剧《血疑》,剧中大岛茂那深沉、浑厚的嗓音,给观众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给大岛茂配音的就是国家一级演员、著名表演艺术家、著名配音演员简肇强。20年过去了,当简肇强踏着坚实的脚步向我们走来,听着他那依旧充满磁性的嗓音,那种源自心底的一种特别感觉,依然如当年一样震动、熟悉、亲切……体验人生的重大转折:“私奔”到文工团记者是在第三届广东省老年文化艺术节晚会现场见到简肇强的。一袭雪白笔挺的西装,一副茶色眼镜,洪亮的声音,谁能想到这已是个70多岁的老人?他那挺拔的身姿,也成了一道特别的风景,煞是耐人寻味:那脸庞上纵横交错的沟壑,那青丝旁再也掩饰不住的银丝,既是岁月的印记,更是智慧的象征。这次老年文化艺术节,简肇强被邀做主持人。对一个多年的文艺工作者,这也不是什么难事。但是主持词送到他手里时,离晚会开幕只有几个小时了。让大家深感惊讶的是,他硬是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把主持词背了下来。此时,听着他那富含穿透力的声音,看着他那份成竹在胸、从容不迫的样子,你不但无法把他与一个70多岁的老人联系起来,而且还会不由得惊叹他那深厚的艺术功底。一开口,简肇强讲的就是他奉行的人生格言:人生总是烦恼的时候比愉快的时候多,要想活得愉快,就要正确对待烦恼。与其说这是70多年的人生岁月给予简肇强的彻悟与智慧,毋宁说这是一种执着、坚强的信念的力量。这个70多岁的老人天性豪爽,正是他那开朗的性格,使他跨过了人生一道又一道坎,度过了许许多多的艰难岁月。就拿主持这次艺术节晚会来说,没有充足的时间准备,对素来视艺术为生命的简肇强来说,确实是件烦人的事,但他认为烦也没用,“一样克服:各个击破”,就是凭着这种从容的心态,他成功地主持了这场晚会,赢得了满堂喝彩。简肇强的同学都说他天生就是演戏的料。小时候,简肇强做医生的母亲十分爱看戏,还整天被母亲抱在怀里的简肇强也许就是这样被植入了艺术的胚芽。还在青春年少时,简肇强就觉得他跟演戏有一种莫名其妙、独特的缘,对演戏他是那样的痴迷与神往,以致神不守舍。但简肇强如愿以偿成为一名演员,他说还是全靠他的“私奔”。原来,在一次参加华南文工团戏剧训练班时,简肇强被团里的史进教师慧眼识英才。为了能留在华南文工团,还在广雅中学上高二的简肇强整天缠着卢动校长,恳求他大开绿灯。而爱才心切的卢校长却希望简肇强能念完高中,再去考正规的戏剧学院。可惜简肇强铁了心想去华南文工团,竟弄得茶饭不思。万般无奈的卢校长只好下令将简肇强禁闭一周,要他好好地反思反思。这种由好心而带来的挫折并没有使简肇强心灰意冷,他脑子里整天想着的都是怎样才能打动校长。后来,机会终于来了,趁卢校长外出开会,简肇强又磨上了卢炽辉副校长,他声情并茂的语言最终让卢副校长心有不忍,批准了他的要求。简肇强觉得他就像一只挣脱了羁绊的快乐鸟儿,毅然地飞进了华南文工团。这一落脚,便是50多年。前两年,卢动老校长还在世时,每次见到也已是两鬃白发的简肇强,他都会捏着简肇强的鼻子戏谑地说:“当年的你啊,真是个不听话的学生,很不听话!”每每这时,简肇强总是调皮地回道:“听您的,就不是今天的简肇强啦!”这便是简肇强!50多年的演艺生涯,50多年的风风雨雨,50多年的人生体验,世事变迁,人生沧桑,惟一痴心不改的便是对演艺的真与情,爱与恋。正如人生的道路永远不会平坦,艺术的征程也不可能一帆风顺一样,初出茅庐的简肇强便栽了个不小的跟头。那时,刚成立的华南话剧团排演曹禺名剧《家》,话剧团第一任团长史进饰剧中的觉慧,让简肇强演他的B角。如此委以重任,简肇强感到了巨大的心理压力。首次登台演出时,简肇强不慎一脚就把亭前的台阶踩翻,戏无法进行下去,只好闭幕重来。退到后台的简肇强心急如焚,觉得观众数千双眼睛像箭一样射向他,让他无地自容。演出结束后,想到这次的惨败,简肇强难过极了,一声不吭地呆在一旁直流眼泪。史进团长连夜把他叫到家中,没有责备,温和的声音里满是安慰、鼓励和劝导。史团长帮他分析出错的原因,启发他如何生活在角色之中,排除心理紧张,同时指出他要苦练表演基本功。史团长的理解与宽容令简肇强感到无比的温暖,心里也陡然生起了一股无穷的动力。 淡然泰然顺逆境 安然坦然平常人 多年后回忆起这一幕不和谐之音,简肇强还万分感慨地说,正是这一次挫折与失败,使他懂得了人生的许多道理,并以此为鉴,在今后的人生中,努力做到了“顺境时,淡然;逆境时,泰然;平常时,安然;待人时,坦然。”文革10年,被扣上了“黑线”的“红人”、“尖子”、“宠儿”的简肇强被迫“游手好闲”,虽然他也曾想不通,但他很快就调整好了心态,泰然地面对许多不公平的待遇。因而,那时,即便不能再登台,更兼病痛缠身,家庭经济拮据,也没有摧垮他对生活的信念。他的“没心没肺”般的乐呵呵在团里是出了名的。 “这些事烦不烦?烦!可烦又能怎么样?不如不烦!”逆境时,简肇强始终这样保持着一种乐观平和的心态,笑看人生。“大红大紫”时,他一样能够正确地对待成绩,正确地审视自己。每一个成功的演员,他的身边必定有鲜花、掌声,也免不了有批评与指责。当有些不同的声音传来时,简肇强从来不以名人自居,既不气馁,也不狂躁,总是先告诫自己冷静,认真去思考这些反对的声音的由来,如果真的是工作中不小心出现的一些差错,哪怕小到只念错一个字,简肇强也总是十分认真地对待,甚至亲自给观众回信致歉。 在团里,简肇强的人缘一直都很好,甚至连吃一餐饭,大家都争着跟他坐一桌,听他讲从四面八方收集来的笑谈,大家在开怀大笑的同时,都觉到了生活的轻松与愉快。在那个生活清苦的年代,这几乎成了团里人最大的乐趣了。然而,有时,简肇强在工作中体现出来的 坚韧与执着,却也是让你不能不体昧到他之所以能取得成功的奥妙之一,不能不心生佩服的。对待自己的工作,简肇强从来都是认认真真,看重质量的。惟其认真与执着,他才能取得一个又一个的成绩与荣誉,被同行和观众认可。1979年,广东话剧团演出了上百场的话剧《泪血樱花》。简肇强饰演外科主治医生秦滔,其中有这么一句台词:“人生不相见,动如参如商。”为了搞清楚“参(音shēn)”的读音,简肇强查阅了辞海,一直按照正确读音去念。不想,有一位大学教授写来一封批评信,认为“参”应该念“cān”。导演连气都没跟简肇强通一声,就直接把信贴到观众意见栏。正在化妆的简肇强知道后,开始时心里有点憋气,但想到还要出台,他抑制住了自己的激动。导演要求他按照教授的意见去处理,简肇强认真地说:“对不起,导演,这个字我查过辞海,我还读shēn。” 简肇强一直认为,克服困难时得到的快乐远比顺境时更快乐。因为他这种天生的乐观,70多岁的简肇强看上去远比实际年龄小,心态也不曾见老。 “老歌星” 的退休生活:一切顺其自然 “退下来后比不退休还忙。”简肇强是这样形容他的退休生活的。他经常跑来跑去参加各种表演,主持各种晚会,这种忙碌运动量本身就很大,所以他仍然没有特意去做一些养生保健运动。相反,他还常被朋友笑他过的是歌星一样的生活,他说那他就是“老歌星”了:他最怕早睡早起,一般情况下,他晚上都要12点以后才能睡,早上得9点以后才起来。一般看来,这种生活规律原本是不利于老人养生的,但简肇强却追求顺其自然,他说这种生活方式并没给他带来过多的影响,除了有点高血压,别的都很正常。他认为,这样的体魄,主要还是源自于心态好,万事都看得开。他给自己的定位依然是“做笑看人生的人,不要被烦恼烦倒,不要被困难难倒,要老有所乐。”每每碰到烦恼的时候,他就扎进书堆里,报刊中,用知识来驱赶内心的烦躁。 他十分崇尚“五可”之说:“童年无知,可爱;少年无知,可笑;青年无知,可怜;中年无知,可叹;老年无知,可悲。” 因为读的书多,接受新生事物快,思想不落后,也使他能站在一个更高的高度去超然地看待世间、家庭之事。简肇强的大儿子已经是40多岁的人了,因为对生活有自己的观念与想法,至今未能让70多岁的简肇强抱上孙子。有人问简肇强烦不烦,担不担忧。他坦然地说仔大仔世界,年轻人的事就让他们年轻人自己去做主吧。“我至少不用像有的朋友那样成了孙子的孙子了。哈哈……”说着,简肇强就大笑起来。 的确,暂时没有抱上孙子,简肇强并没有觉得人生就缺少了什么,他有自己的天地自己的生活,顺其自然是最好的选择。 在简肇强的生命里,他觉得最重要的是他的妻子范细安。无论走到哪里,简肇强仍然深情地说他的成绩有妻子一半的功劳。这个与简肇强一同走进华南文工团的女人原本也富有艺术才华,从小弹得一手好钢琴,是那命运多舛的年代彻底改变了她的人生之路。这也是个典型的贤妻良母,她与简肇强相儒以沫50年,为了这个家,她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代价。记者很想知道她眼里的丈夫是个什么样的人,她只有一句话:很平常,我们都很看得开。想到妻子,简肇强至今还说欠了她大多太多。但50年来的相依相伴,休戚与共,又使他们特别心满意足:他们共同走出了人生的潇洒与从容……

更多相关

陈立芹相关新闻陈立芹相关新闻
周定纬相关新闻周定纬相关新闻
赵达焕相关新闻赵达焕相关新闻
练束梅相关新闻练束梅相关新闻
林俊峰相关新闻林俊峰相关新闻
王兆祥相关新闻王兆祥相关新闻
赵廷峪相关新闻赵廷峪相关新闻
赵红霞相关新闻赵红霞相关新闻
欧阳靖相关新闻欧阳靖相关新闻
杨镜儒相关新闻杨镜儒相关新闻
姜朗相关新闻姜朗相关新闻
彭省和相关新闻彭省和相关新闻
崔俊勇相关新闻崔俊勇相关新闻
詹姆斯·托贝克相关新闻詹姆斯·托贝克相关新闻
藤原令子相关新闻藤原令子相关新闻
果宝酱相关新闻果宝酱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