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树茂作品

从1959年开始酝酿,1962年12月完成,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小说主要描写1947年国民党反动派向山东解放区发动重点进攻时,逃亡的渔霸与匪特里应外和,窜回龙王岛,进行反攻倒算,岛上渔民为了彻底消灭敌人,保卫胜利果实,同公开的和暗藏的敌人展开了一系列错综复杂的斗争,终于粉碎敌人的阴谋,消灭了反革命武装,使龙王岛重获解放。小说塑造了渔救会长王四江、渔霸头子迟龙章以及儿童团长海生和铁蛋、春栓、大贵、桂花,还有麻子副官、小白鞋、二刁蛋等众多鲜活的人物形象,出版后在读者中引起较大反响,成为当时为数不多的畅销书之一。《渔岛怒潮》共出3版,曾出版过英译本。每次再版,他都会作较大的修改。因为他总觉得,一个作家对待自己的作品要持严肃态度,要对读者负责,尽量使其作品完善些。是他计划中“渔村三部曲”的第2部长篇小说,全书共60余万字,分上下册,1978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有的评论家认为,这部小说是“真正调动作者现实生活体验的全部积累从事创作的成果。”尽管时代烙印比写《渔岛怒潮》明显,但“艺术上却胜过一筹”。由于这部长篇写于“文革”后期,时代烙印打得很深,从而使不少人物性格在描写上失去一定尺度,也使正面人物和英雄人物的性格减少了应有的光彩。文学始终脱不了政治因素的影响和社会关系的制约,囿于时代局限,这个失误是很显然的,因而大大影响了作品的真实性和趣味性。他认为,文学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追求、寻找,而又没有终点的常新的创作过程,他的中篇小说《小梢公闹海》通过“出海”、“斗鲨”、“遇险”等情节描绘,在频历险情中展示老梢公宝刀不老,水根和沙春雏鹰展翅,表现他们在新时期奋发向上,知难而进,锐意腾飞的时代精神。他在这期间创作的《渔家》、《两幅画》、《市场内外》、《兄妹俩》、《流逝岁月》等一组作品,强调了人格的道德力量,展现了年轻一代更富于向前看的精神,也特别强调了对历史过错的彻底自省态度。1989年的春天,他完成了“渔村三部曲”的第3部长篇小说《常乐岛》。《常乐岛》是描绘改革开放年代渔岛的生活。与《渔岛怒潮》、《渔港之春》相比,则完全是另一种味道,别一种境界。这里没有那种凌厉拔扬、惊天动地的“怒潮”之象,而是在仿佛世外桃源般宁静平和的时空中,表现一种悄悄涌动的时代之潮,变革之潮。正是这一时代性的变革之潮,最终打破了常乐岛的静谧,将这个“世外桃源”推到了充满挑战和机遇的时代面前。他在这部长篇里,写了一些各有特色的常乐人,最典型的是老寿星、黄广兴、魏淑贞、郑春江和黄月华。他们分别代表了常乐岛的5类人,而这5类人构成了常乐岛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漫长而富有层次感的历史画面。1991年《常乐岛》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有评论说《常乐岛》较前两部在贴近生活、塑造人物、表现手法和艺术内涵等方面,均有超越。“创作是神圣的使命。作家必须持严肃态度,牢记社会的责任,历史的责任,深刻地描绘和展现社会本相,展示生活真实,激起人们最真挚的情感,才能不辱使命。”这是他在创作中倾其一生所追求的。

更多相关

休斯作品休斯作品
卡农作品卡农作品
马永波作品马永波作品
纳瓦·君拉纳拉作品纳瓦·君拉纳拉作品
倪媛媛作品倪媛媛作品
卢森堡作品卢森堡作品
卫青作品卫青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