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河代表作原文

假如

假如波浪把两行脚印带到海上你随随便便把草帽扔在沙滩又笑了我们不会是这样假如天空辗转在湖上乌云滚过雨点敲打天上湖上两只太阳一双眼睛在晴朗中醒来我们不会是这样假如我在岛上寂寞地创造你用草叶和干贝壳把你装饰一同顶着浪回家我们不会是这样假如没有天空没有海没有太阳我们坐在空旷的屋子里相对无言是这样相对无言那又该这么办

纪念碑

我常常想
  生活应该有一个支点
  这支点
  是一座纪念碑

  天安门广场
  在用混凝土筑成的坚固底座上
  建筑起中华民族的尊严
  纪念碑
  历史博物馆和人民大会堂
  象一台巨大的天平
  一边
  是历史,昨天的教训
  另一边
  是今天,是魄力和未来
  
  纪念碑默默地站在那里
  象胜利者那样站着
  象经历过许多此失败的英雄
  在沉思
  整个民族的骨骼是他的结构
  人民巨大的牺牲给了他生命
  他从东方古老的黑暗中醒来
  把不能忘记的一切都刻在身上
  从此
  他的眼睛关注着世界和革命
  他的名字叫人民
  
  我说
  我就是纪念碑
  我的身体里垒满了石头
  中华民族的历史有多么沉重
  我就有多少重量
  中华民族有多少伤口
  我就流出过多少血液
  
  我就站在
  昔日皇宫的对面
  那金子一样的文明
  有我的智慧,我的劳动
  我的被掠夺的珠宝
  以及太阳升起的时候
  琉璃瓦下紫色的影子
  ----我苦难中的梦境
  在这里
  我无数次地被出卖
  我的头颅被砍去
  身上还留着锁链的痕迹
  我就这样地被埋葬
  生命在死亡中成为东方的秘密
  
  但是
  罪恶终究会被清算
  罪行终将会被公开
  当死亡不可避免的时候
  流出的血液也不会凝固
  当祖国的土地上只有呻吟
  真理的声音才更响亮
  既然希望不会灭绝
  既然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
  真理就把诅咒没有完成的
  留给了枪
  革命把用血浸透的旗帜
  留给风,留给自由的空气
  那么
  斗争就是我的主题
  我把我的诗和我的生命
  献给了纪念碑

古老的故事

我被钉在监狱的墙上黑色的时间聚拢,一群群乌鸦从世界的每个角落从历史的每个夜晚把一个又一个英雄啄死在这堵墙上英雄的痛苦变成石头比山还要孤独为了开凿和塑造为了民族的性格英雄被钉死风剥蚀着,雨敲打着模模糊糊的形象在墙上显露残缺不全的胳膊手面孔鞭子抽打着,黑暗啄食着祖先和兄弟的手沉重地劳动把自己默默无声地垒进墙壁我又一次来到这里反抗被奴役的命运用激烈的死亡震落墙上的泥土让默默死去的人们起来叫喊

受难

我的女儿就要被处决枪口向我走来,一只黑色的太阳在干裂的土地上向我走来老树枯干的手指脸上痉挛的皱纹我和土地忍受共同的灾难心摔在地上女儿的血溅满泥土孩子的泪水在我脸上流着孩子的眼泪也是咸的冬天,一条条小河在冰冻河流停止了歌唱姊妹、女儿和妻子衣襟被撕破,头发飘落浪花飞溅岩石我的头发像一片大海父亲、丈夫、儿子手在头发的海洋上颠簸骨节沉闷地响着船舶、森林粗犷地生长

简短的抒情诗

像在梦中我成了女孩子来到这世界吱吱叫着的石子路踩碎影子我赤脚跑来血滴融进露水一颗颗红玛瑙闪动起伏的胸脯为了嫩绿的心黎明时开放我把青春纯洁的骚动献给了革命手臂洁白的桥寻找太阳不再怕星星在水中颤抖书脊的林子,夜的摸索我变成一颗星星不再颤抖

赴刑

欺骗的风蒙住窗子屠杀在进行我不能躲在屋子里我的血不让我这样做早晨的孩子们不让我这样做我被投进监狱手铐、脚镣深深嵌进我的肉里鞭子在身上结网声音被割断我的心像一团火在嘴唇上无声燃烧我走向刑场,轻蔑地看着这历史的夜晚,这世界的角落没有别的选择,我选择天空天空不会腐烂我只有被处决,否则黑夜无处躲藏我是在黑夜中诞生,为了创造出光明我只有被处决,否则谎言就会被粉碎我反对光明不能容忍的一切,包括反对沉默周围挤满了被驱赶来的人群黑压压地挤满被夺取光泽的人们我也站在这群人中看着自己被处决看着我的血一滴一滴地流尽我死了子弹在身上留下弹坑像空空的眼窝我死了不是为留下一片哭声、一片感动不是为了花朵在坟墓上孤独地开放民族的感情已经足够丰富草原每天落满露水河流每天流向海洋这久远的潮湿的感情难道被感动的次数还少吗……我被钉死在墙上衣襟缓缓飘动像一面正在升起的旗帜

记得小时候,孩子们弄脏的小手揉皱的纸练习本的方格子墙上我涂抹一片又一片一颗又一颗星星歪歪斜斜又大又亮如今我很少想起那最初的星星合欢树叶合上的时候情人的眼睛,和孤岛上飘浮的声音我来到海边寻找海洋把月亮铺成的小径一个人走向另一个地方一大片银白的波浪向我展开遥远地响着许许多多细小的山峰微微闪动小鸟似的点点繁星徐徐飞起所有的鱼群都已离去月亮又小又孤独像一段被人遗忘的小小的回忆我站着经历死亡身边几块岩石 几只木船一动不动几千年海和手的劳动一阵阵狂风一阵阵汹涌仅仅留下岩石,硬壳似的船。实在而空洞一颗又一颗星零零碎碎地死在早晨似乎还带着希望我也被留在这里看星星寻找那颗又大又亮的把我带走回到无边的地方任性地燃烧每个夜晚都站在那儿笨拙而又明亮

星星变奏曲

原文:如果大地的每个角落都充满了光明星星变奏曲谁还需要星星,谁还会在夜里凝望寻找遥远的安慰谁不愿意每天都是一首诗每个字都是一颗星像蜜蜂在心头颤动谁不愿意,有一个柔软的晚上柔软得像一片湖萤火虫和星星在睡莲丛中游动谁不喜欢春天鸟落满枝头像星星落满天空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一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如果大地每个角落都充满了光明谁还需要星星,谁还会在寒冷中寂寞地燃烧寻求星星点点的希望谁愿意一年又一年总写苦难的诗每一首是一群颤抖的星星像冰雪覆盖心头谁愿意,看着夜晚冻僵僵硬得像一片土地风吹落一颗又一颗瘦小的星谁不喜欢飘动的旗子喜欢火涌出金黄的星星在天上的星星疲倦的时候--升起去照亮太阳照不到的地方。(《星星变奏曲》被选为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赏析:有人说过,一个聪明的民族,是耽于反思敢于自我正视的民族。发生于变革时代的中国新文学史上的“朦胧诗”运动,就是一批正直而年轻的中国知识分子,在诗歌方面开始的最沉痛的反思。江河,是这次运动的主将之一。他的《星星变奏曲》是新时期的“火把”,却更感受着时代的脉搏,它是真正的对于光明的呼唤。诗人选择“星星”这一意象表现自己的所思所感所悟,因为“星星”是最先点燃诗人灵感源的导火索,但我认为,重要的是,借用人们对星星的凝望,更衬出现实 的黑暗和残酷。在这个现实里,不仅太阳失去了,连“瘦小的星”也被风吹落。星星是“一首诗”,一个“柔软得像一片湖”的晚上,一个朦胧着鸟语花香的“春 天”,是“飘动的旗子”,是“火”。诗人对这一切愈是尽情地讴歌,愈显出愿望与现实的反差,也愈让人于温柔的静穆中体验了咸涩的况味和沉重。“在浓重的失 落感中萌发出来的追求与寻找,既给这些诗篇蒙上一片迷悯与感伤的情调,又浸透着不甘湮没与泯灭的内在力的冲击与奔突”(谢冕语)。在诗的结构上,两节诗的外观构造几乎相同(但内部结构稍有变化),这正像我国古代《诗经》中的某些一唱三叹的诗的结构,意在营造一种浓郁的诗的氛围,来增强诗的内趋力和表达效果,让人于轻松中心灵发生震动。这首诗开头的假设语句以“如果……”领衔的诗行,几乎以一种迫不及待的态度,用诘问宣泄着诗人江河内心蓄积已久的苦闷与祈盼:在没有光明的暗夜,星光接济着人们心灵的渴望,并阻止人们心灵与思想的最后沦落,虽然星光未免微弱了些,但毕竟是一份“遥远的安慰”。意象的选择也许是很精心的,当一种压抑的时代氛围不断地扼杀个性与人格,黑暗已掩盖了光明,但在苦难而坚定的英雄乐观心灵,“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 吗?”精神始终昂扬着。这样,黯淡的星星便会冲破层层云障,化为希望的光亮。但若不是无奈,谁又会主动择取只有星星的暗夜呢?“谁不愿意/每天/都是一首 诗/每个字都是一颗星/像蜜蜂在心头颤动”,诗是美好的,它注定要成为心灵逃避压抑、苦闷现实的归宿,但这样的审美往往十分遥远,尽管每个字都成为一颗小 星,寄托着密密的心愿,甚至震颤了心弦,却仍无法将一切化做现实。接着又由“谁不愿意”的句式引出夏夜,由“谁不喜欢”的句式引出春天,这些都是诗人渴望 的,这种渴望不仅在于诗意的万物,还在于一切摆脱寒冷僵死状态、充满新鲜蓬勃的活力。显然,这些营造的诗意隐喻着诗人美丽浪漫的理想,虽因现实之故,理想 与生活相距遥远,星星、萤火、睡莲、白丁香的意象却仍是那么生动。现实是严酷的,随着民族十年悲剧的加深,思想之花便蒂结出自由的果 实。在江河,他不悲观于恶劣的现实环境,相反,第二节重复假设语句,仍以其强力的诘问“谁还需要……,谁还会……”,试图找出一个极平凡而公正的答案:即 使在厄运之中,人依然向往光明、自由、美。凭着这份坚定的信念,诗人便不再顾惜“在寒冷中寂寞地燃烧”的生存状态,也不再理会如星星颤抖、白雪覆盖、夜晚 冻僵的现实境遇,一心向往无比美好的理想王国;只是太遥远的缘故,诗人的目光便多少有些朦胧了。诗人借助于不断重复的“谁不愿意”和“谁不喜欢”句式,复 叠强化着一片沉积已久、不可宣泄的情绪。最后在英雄主义情绪的支配下,充满浪漫与乐观的意象涌出诗行,成为人格与生命的自我激励。从抽象的概念到富于生动 色彩的具象,“星星”意象的变奏直接地成为由弱至强的英雄乐观精神的投射,而且,由于两段式的诗节构成以及诗节内部存在的情绪与意象对比化了诗人英雄乐观 的浪漫精神。面对悲剧现实,一种是逃避,一种是介入,介入的方式则有乐观与悲观之分,而任何一种单纯的方式都不可能持久,江河也应如 此。《星星变奏曲》在情绪整体上显示了某些豪迈色彩,但诗人对悲剧本身的认识似乎并不深刻,而且,过多的浪漫向往使诗又近于稍稍浅薄了,这也许是一种苛求 吧。我们为什么需要光明?因为我们恐惧黑暗,我们害怕孤独,即使在没有太阳的夜晚,我们也需要星星为我们照亮前程。那么,如果大地的每个角落都充满了光明,谁还需要星星,谁还会呢?诗人以此发问,浓郁而深沉,然而,正是因为并不是大地的每个角落都充满了光明,我们才需要星星啊,需要星星安慰心灵、点燃希望。因此,我们还需要星星,我们渴望光明,我们追求光明。可是残酷的现实啊,残酷的现实不容许我们有丝毫的沉醉。柔软的晚上,鸟落满枝头,远处飘来朦胧的白丁香,然而,冰雪总是覆盖心头,夜晚僵硬,瘦小的星随风摇落。此刻,我们只好喜欢火,我们只好自己努力制造光明,让人类伟大的智慧和力量充满每一个角落,驱逐黑暗,照耀光明诗 的主题是对黑暗现实的否定。抒发作者对理想的向往和追求,但诗中作者并没有直接呈现思想感情,而是借助一些物象来暗示或间接地表现经验,如诗中用星星、 诗、蜜蜂、萤火虫、睡莲、春天、鸟、丁香等来象征光明、美好的理想世界,而用夜、冰雪、冻僵的夜晚、僵硬的土地、被风吹落的星星等来代表黑暗冰冷的现实, 使诗歌朦胧含蓄,意境非常的优美。诗歌中第一节前九行写人们抬头仰望星空,把星星当作遥远的安慰,这是困为黑暗笼罩了大地。最后七行,写出了诗人对光明、美好世界的向往。诗的下一节与上一节相比,情境、意味发生变化并形成强烈对照,这种情形就如同音乐,构成了主题与变奏的关系。“柔 软的像一片湖”仅此一句给予我们温柔如梦的感觉,我们可以感受到夜晚的安宁、平静、柔和、温馨和自由自在。明月当空,夜下一片寂静,微风拂过湖面,往日娇 艳的莲花已安然的熟睡于湖水中,不明有母亲般温柔的微风拂过湖面,使得夜空中顽皮的星星和萤火虫在睡莲丛中悄悄的顽耍、嬉戏。“谁不喜欢春天,鸟落满枝头”。通过这句话,我们可以想象得出,温暖的春天,和煦的阳光普照大地,万物复苏,南归的鸟儿北回,很快选择了披上绿装的大树,欢快的歌唱,歌声若有若无,一边的白丁香也不甘示弱,不时发出时浓时淡的香味。给人以温暖、静谧、幸福的感觉。结尾四名诗表达出诗人为追求光明而献身的决心。“变奏曲”是音乐术语,通过改变时值或节奏,改变音符进行或次序等手段。所以本诗的上、下节,虽然结构对称、基本句式、修辞手法和一些用语相同或相近,但是情境、意味发生了变化并形成强烈对照。因此诗题叫“变奏曲”,可谓名副其实。朦胧诗是利用诗歌的形式对现实进行反思和追求诗歌的独立的审美价值的产物。这首抒情诗以星星象征光明,可以说诗中的星星是诗人茫茫黑夜中执著追求的理想。人们抬头凝望星空,把星星作为遥远的安慰,这是因为黑暗笼罩大地,处于劫难中的人们渴望光明。作者用谁还需要表示否定,说明即使星星在广袤无垠的星空中显得那么渺小,却还是晶莹闪亮。星星点燃了苦难、消沉的人们心中的希望和光明之火。“谁不愿意……谁不愿意……谁不喜欢……”的肯定句式,以一系列美好的意想,写出诗人所向往的光明世界:那是一个富有诗意的世界,一个像夏夜般柔美的世界,一个像春天般温馨迷人的世界。然而,人必须对现实有清醒的认识,现实是寒冷和残酷的。诗人一年又一年总写苦难的诗,夜晚被冻僵,一颗又一颗瘦小的星被风吹落。现实是多么的残酷无情呀,连人们对光明的微茫希望也要熄灭。我们喜欢星星,我们喜欢光明,为了追求光明,献身又何妨?学习在天上的星星疲倦时,为了光明,燃烧自己,代替它们照亮黑暗的大地。

更多相关

张思帆代表作原文张思帆代表作原文
胡意旋代表作原文胡意旋代表作原文
杨林代表作原文杨林代表作原文
夏薇代表作原文夏薇代表作原文
德馨代表作原文德馨代表作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