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菁清人物评价

姆妈走了8月21日上午,我得到台湾淡江文理学院中文系主任韩光荣来电话略称:“姆妈走了,是中风,日子是十号。她7月下旬进仁爱医院。”光荣是自三十年代起的著名散文家兼翻译家梁实秋的遗孀韩菁清的养子,襁褓时已入上海孟德兰路称瑜伽精舍的韩家。菁清本名德荣,乃为子取名光荣。1949年前夕,母子与菁清之父惠安先生同来香港。韩先生原籍湖北黄陂,久居汉口,称“汉口杜月笙”,开过唱京戏的“大舞台”。本侠林中人。他多妻妾,但早死,菁清系庶出,韩父来港未久病逝。菁清先后令光荣在香港与台北求学,后来他又留美深造,菁清与梁实秋结婚前,光荣学成归来。母子感情本佳,到母嫁梁后渐减。光荣与梁间且势若冰炭,彼此都不要看对方。我对带些传奇性的菁清,可能所知道的比任何一位文人为多。梁追韩时,韩的经济情形还胜于梁:婚后的爱巢变韩的产业。光荣旋因自己结婚搬出。抗战胜利后我得光荣的电话后,当天即通知沈韦窗兄等。抗战胜利后,由摄影家顾志刚兄撮合,上海有义结金兰的所谓“洋易八仙”,行头于瑜伽精舍中佛堂。此夕进膳于“梅龙镇”四川菜馆,来宝中有本刊沈社长。“八仙”以长幼为序是陈蝶衣、潘勤孟、顾志刚、冯凤三、谭雪莱、席曙天、黄彰才与韩菁清,菁清是小妹子,亦有人把称作“何仙姑”与“韩老八”。八人常在国际饭店底层喝咖啡,底层无名,好事者即称之为“八仙厅”,甚至为“国际”当局所接受呢。八人中“仙游”最早者是“老六”同文曙天殁于香港。多年后是书法家“老二”勤孟兄,殁于上海。他曾是胡汉民的幕僚,学曹全碑而造诣更深,他亦“爬格子”动物。近年返沪辞世的“老三”顾志刚兄,当北角初称“小上海”时,设“中国照相馆”于英皇道上,且称“名店”。“老五”谭雪莱最广交游,早无音讯。“老七”黄彰才系上海名甚久,退休近年,却仍在资料室服务。此刻“何仙姑”亦“归天”,只存依旧卖文的“老大”蝶衣兄与我这“老四”了。8月下旬,台北《中国时报》上刊很小的启事如下:“故韩德荣女士之丧,订于公元1994年8月31日上午九时假台北市辛亥路第二殡仪馆怀亲厅举行公祭。 家司韩光荣等敬启菁清十分重视梁实秋夫人这衔头,因此,启事上应用“梁实秋夫人韩德荣女士”。菁清与我早已离异的前妻孙慧珍相识。1957年我在香港结婚,她专诚自日本赶返道贺,与我第二位太太黄亦明更谈得来。当我痛赋鼓盆,居台北的菁清且在当地为作佛事。1978年,吾次女自沪来港定居,菁清若来香港,必由吾次女做伴,她们两人交密,还甚于菁清与我。今年七月,吾次女且得其台北来信,命代付她在尖沙咀汇丰银行的大号保管箱费,当然照办。九四年前,菁清常往上海,主要为探其小名大毛与三毛的两侄儿等。大毛夫妇亦常来香港,则菁清必自台赶至。我是大毛在港的“长辈”,“申请”他们入境。菁清所珍视的那些“亲情”,俱用钞票购来,她可能由于养子令她失望,特重那种存在着血统的关系的“亲情”,十分慷慨解囊。当年她发现了那“亲情”的可怕,不再往上海了。她曾向吾次女提到光荣问过她的遗嘱如何?她未答复。我早知她在台北与上海都有物业,已立遗嘱。此遗嘱,日后可能引起争执吧?1988年梁实秋病逝,其长女文茜偕已女王群自北京远来香港,拟飞台北奔丧,因政府未予通融不果,母女事前在舍间小留。各报记者闻讯蜂拥而至。后来菁清赶到,文茜与继母相会,看来真把比她年轻的继母当作长辈。不久三人一同上京。此乃菁清首次回去,她会见了亡夫生前的好友冰心与老舍夫人胡洁青,两位对她的印象极好。《中国时报》上那则启事署“家属韩光荣等”,我相信“等”者指光荣的妻孥。梁在北京与西雅图共两女一子,绝不可能奔丧,苟有唁电,已十分对得住其“先考”的在天之灵了。菁清生平结过两次婚头一次是在香港与菲籍乐师罗密欧,他比菁清年轻,又是俊朗,难得的还像江南小白脸,肤色的粉,高约一米七五。他当然是香港所谓“女人汤丸”,欢场女儿辈献身者众,给菁清“娶”去,郎自为爱财。我与先室曾喝他们的喜酒,夫妇也来过舍下多次,有天菁清提到罗密欧爱在酒吧中“泡”,又称家中洋酒多呢,我笑着对她说:“毛毛:此言差唉,酒吧中的气氛,家中哪里有?我们在上海时到接12月24号要在夜总会中花较多的钱,只为别的日子并无那种气氛而已!”菁清的小名是“毛毛”我在上海却常叫此小名了。再半月,先室提到菁清说罗密欧脾气不好了,又怀疑自马尼拉来香港探“兄”的那个所谓“妹妹”是他老婆呢。再半年,菁清率子往台北定居──经过一个较长的时期,罗密欧离异成功,我对菁清说:“罗密欧志在掘金,你这‘朱丽叶’很早‘在外头跑跑’,‘门槛蛮精’,因此他大失所望,甚至外宿又对你粗暴了。”菁清无言。菁清在下嫁罗密欧前,生活之多姿多彩是不可否认的。抗战胜利后,常往瑜伽精舍,探菁清者中有所谓“一文一武”,文是上海市长吴国桢,武是上海警察局长宣战吾,两人偶然相逢于韩家后门外,俱俯首作尹邢之避面,菁清的男朋友永远走后门呢。梁实秋少壮时友好原毓任“教育部长”时,对韩献新诗一首,用彩笔绘写在水彩画纸上,有字有画,故称“绘写”。菁清为配精美镜架。她曾问我此诗如何?即以“有趣”两字报之,略去“肉麻当”三字了。菁清中学还未毕业。且曾入南京中央大学中文系,算是读了一学期,则凭顾氏的面子了。当年梁、韩结婚台湾的梁氏学生包括在大陆与台湾,立雪程门者,一致反对,且组所谓“护师团”,似乎认为老师要被该“名女人”吃掉。梁、韩不理压力,终于在1974年(1975年,编者注)结婚,虽是“老夫少妻”,倒也恩爱,十三年半来,可算和睦。菁清“相夫教猫”,力学英文与练写作。菁清一生未尝怀孕,极喜小动物,家中蓄猫两头,不唯她“爱如己出”,其夫亦然。梁实秋曾出散文集“白猫王子及其他”,其中第一篇是“白猫五子”。菁清的生日是农历重阳,去年吾次女事前寄一张在“屈臣氏”所购上有猫两头的生日卡给她,她说十分喜欢。但今年重阳她已离人间两月另五天了。那年华中水灾港、台都流行“江湖地位”一语,这是指“名”。菁清与梁实秋结婚后,即无什么“江湖地位”,身份只是梁实秋夫人而已!她在旧日上海,曾是“上海歌后”,那年华中水灾,有人搞“选美救灾”牟利,除选出“上海小姐”外,又有“歌后”、“舞后”与“评剧皇后”,俱分正副,选票是用钱买的,正牌“上海小姐”王韵梅当我在上海结婚时,她叫王国花,随我的朋友来宁波同乡会契喜酒。菁清是正牌“上海歌后”。其中最是“货正价卖”的系正牌“上海评剧皇后言慧珠”,本月份是梅兰芳百岁冥寿,在梅氏的门人中,慧珠可称色艺双绝,不作第二人想了。菁清在香港初拍电影,在“新华”讽刺香港选美的“天堂美女”中演一参加选美者,作泳装时,线条胜其他“美女”。不久,菁清自组荣华影片公司,拍了《大众情人》、《我的爱人就是你》与《一代歌后》等四部。这里我不忆其中一部是什么。对四部戏我都未看过,仅选了些歌词,今亦只忆由姚敏谱曲的“谢谢你的黄玫瑰”一首而已!我对港、台电影,是上海人所谓“胃口缺缺”。五十年代我自己编了六个剧本,拍成电影的先后系由董佩佩、钟情、林黛兴、张仲文等主演的四部。仅看过与李厚襄、胡褒、张伦纯等兄组织“四喜”所拍由张促文主演的一部而已,菁清对“荣华”四部电影除自任女主角外,又撰些歌词与对剧本作补充。当流行女明星自费拍戏的年代,别人俱只拍了一部,例如李丽华的“丽华”,人称“一片公司”,“荣华”却是“四片公司”非仅空前,可能绝后了吧?菁清对梁实秋情深现在,历史证明,菁清对梁实秋情深,她守寡逾八十个月,绝无“七年之痒”。当年梁氏丧偶,悼亡文章写得感人至深,但发妻尸骨未寒,老头子遇到菁清即思第二春!菁清寡居时还比梁氏作鳏夫时年轻还有钱,本男女平等之旨,对爱情,韩比梁伟大得多了。

更多相关

刘端端人物评价刘端端人物评价
马梓涵人物评价马梓涵人物评价
宋佳玲人物评价宋佳玲人物评价
王永强人物评价王永强人物评价
徐雷智人物评价徐雷智人物评价
赵祺人物评价赵祺人物评价
郭昶人物评价郭昶人物评价
梁佩诗人物评价梁佩诗人物评价
章小蕙人物评价章小蕙人物评价
河莉秀人物评价河莉秀人物评价
孙墨龙人物评价孙墨龙人物评价
陈英俊人物评价陈英俊人物评价
王鑫尧人物评价王鑫尧人物评价
赵多娜人物评价赵多娜人物评价
艾德·维斯特维克人物评价艾德·维斯特维克人物评价
赵艺人物评价赵艺人物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