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志孝人物评价

戏剧学习方法冯志孝学习马派有他自己特殊的方法,他从手、眼、身、法中锻炼自己的形体,对唱法进行严格训练,避免一个小节一个音符地死刻模子,做到动于衷,形于外,收控有致,声情自如,并极见规范。譬如他在《群英会、借东风、华容道》这出与前辈名家各占一角的戏里扮演诸葛亮,同名家相比,火候尽管不足,但他的身份切合,情绪准确,《借东风》一段重点唱,流畅自如。不从花巧上追求表面效果,在婉转华丽中暗蓄沉雄之力。与同台的李少春、袁世海两大名家相比,给人以盛开的奇花与初放的蓓蕾相映生辉之感。在《淮河营》一剧里,他讲究方法,发挥自身优势,借自己嗓音宽亮、训练扎实的条件,以神完气足之势,把马派唱工婉转自然、起伏圆顺、华丽俏皮的特色充分体现出来。并在深入研究剧本的基础上,顺应情节和人物思想情感的发展,不撒汤不漏水地把戏演足,做到新红不被老绿欺。正由于马先生本人在京剧史上就是开创、革新的名家,他的艺术观点对于冯志孝自然就有一定影响;再由于同团的李少春、袁世海,也是不拘一格、广学博采的高手,他们的艺术思想和表演方法,对冯志孝有许多的熏陶。因此冯志孝拜马连良为师之后,还十分注意从其他流派中吸收营养,以丰富自己的表演艺术。一位和马先生关系密切的前辈,很早就发现:“这孩子台上有时也象李少春。”行家的目光是锐利的,譬如冯志孝和杜近芳合演新编历史剧《梁红玉》,他演的韩世忠,大将的身份和白蟒、黑三、倒缨盔的扮相,都不易在马派常演剧目中寻求借鉴,因此志孝除运用自己谭派功底外,在身形举措声气神情方面,都经过揣摩锻炼,显示出几分李派韵味。此后,在李少春参加排演的《战渭南》《红灯记》中,冯志孝都担任B组角色,因此他在表演方法与风貌上都有了新开拓。认真态度冯志孝多年来对马派艺术一直采取严肃认真的态度。这首先表现在他对自己所演的马派名剧既有统观全局的了解,又有细致入微的分析。象冯志孝在《苏武牧羊》中饰苏武《淮河营》一剧,有马先生为何能处理得毫不雷同了冯志孝通过请教和分析,懂得了在同一板式中要依人物不同的情感来表现不同的情境和韵味;其次,决不能平均使用力量,而是抓住重点段落并着重发挥重点的句和字。在四段「流水板」中,见淮南王一段,是显示“舌辩候”面临险关能稳住阵脚,冒险向前而又风趣乐观的重点唱段,其中“三人同往鬼门关上爬”一句,从唱句内容和位置安排以及唱与做、表结合上看,又是重点唱段中的重点唱句,所以“爬”字的甩腔就该多层次、多迁回,在起伏停连之间突出圆润巧妙、华丽俏皮的特色,并结合一气呵成的气势,充分显示人物的丰采与精神。再如《四进士》中马先生三入公堂的表演,给他印象最深,也是他从内到外倍下功夫钻研、学习的重点。他既从整体上理解人物在三次不同情境中的不同心情,又细致地把握住老师在每次上堂时语调声气的区别,以及在摘巾、拱手、抖臂、测髯、提褶、迈步、进堂等一连串动作中内心节奏和形体变化的细微区别。正是由于冯志孝能够对马派艺术进行一丝不苟的精心钻研与深入分析,他演出的马派剧目,才能不落俗套,另有新意。

更多相关

翠西亚·希弗人物评价翠西亚·希弗人物评价
尹熙水人物评价尹熙水人物评价
祝涛人物评价祝涛人物评价
谢军人物评价谢军人物评价
王奕瑾人物评价王奕瑾人物评价
孙燕姿人物评价孙燕姿人物评价
大嘴巴人物评价大嘴巴人物评价
唐瑞宏人物评价唐瑞宏人物评价
陈哈妮人物评价陈哈妮人物评价
唐夏娃人物评价唐夏娃人物评价
藤原樱人物评价藤原樱人物评价
刘海宽人物评价刘海宽人物评价
李昶人物评价李昶人物评价
傅方俊人物评价傅方俊人物评价
车银优人物评价车银优人物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