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帝汶政治

政局

东帝汶独立以来,局势总体稳定。东帝汶政府加强行政、司法和警务建设,致力于推进经济重建和社会发展。2004年,东帝汶颁布了政党法,一批涉及行政、司法、商业、投资的法案提交议会讨论;地方政权建设基本完成,政府管理深入到基层。但东帝汶经济基础薄弱,政府缺乏执政经验,失业和贫困问题较为突出,民众不满情绪时有浮现。2006年初以来,600名被开除士兵闹事,引发大规模社会骚乱,30多人死亡,60多人受伤,20多万人逃亡。6月27日,东总理阿尔卡蒂里辞职,独立人士、前国务兼外长与合作部长(外长)、前国防部长奥尔塔接任政府总理。新政府于2006年7月14日成立,任期至2007年大选前。2007年3、4月,东先后举行两轮总统选举,奥尔塔当选。6月举行议会选举,革阵获21席,仍为第一大党;夏纳纳在选举前组建的大会党获18席,联合其他政党组成议会多数联盟,赢得组阁权。8月8日新政府成立,夏纳纳出任总理,革阵成为在野党。2008年2月11日发生总统、总理遭叛军袭击事件,奥尔塔总统受重伤,叛军头目被击毙。在联合国及东政府、军警的共同努力下,东帝汶局势总体趋于稳定。2012年8月8日东帝汶第五届政府成立,夏纳纳连任总理。随着东局势趋稳以及顺利举行总统和议会选举,联东团预计将于2012年年底撤离。

宪法

2002年3月22日,东帝汶制宪议会通过并颁布《东帝汶民主共和国宪法》,规定东帝汶民主共和国是享有主权、独立、统一的民主法治国家,总统、国民议会、政府和法院是国家权力机构。总统是国家元首和武装部队最高统帅,由全民直接选举产生,任期5年,仅可连任一届。

议会

东帝汶政府大楼称国民议会,实行一院制。代表全体公民行使制定法律、监督政府和政治决策权,最少由52名、最多由65名议员组成,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每届任期5年。本届议会2007年6月30日选举产生。首届国民议会由原制宪议会于2002年5月 20日宪法生效时自动过渡而成,共有议员88人,其中革阵占席。议长为革阵主席古特雷斯·卢奥洛(Francisco Guterres LU-OLO)。2007年6月30日,东举行第二届议会选举,7个政党分获65个议席,其中革阵21席,重建全国大会党18席,社会民主联盟11席,民主党8席,国家统一党3席,民主联盟2席,团结党2席。民主党主席拉萨马(Fernando LASAMA de Araujo)当选议长。第三届国民议会于2012年7月7日举行选举,仅4个政党获得超过3%的选票而进入议会。席位分布情况为:大会党30席,革阵25席,民主党8席、革新阵线2席。第二届国民议会原第一副议长、大会党议员维森特·达·席尔瓦·古特雷斯当选议长,民主党副主席、议员阿德里亚诺·多·纳西门托和大会党议员阿德里托·乌戈·达·科斯塔分别出任第一、二副议长。

政府

由总理、各部部长和国务秘书组成,向总统和国民议会负责。东帝汶总理是政府首脑,由议会选举中得票最多的政党或占议会多数的政党联盟提名,总统任命。各部部长和国务秘书由总理提名,总统任命。本届政府成立于2007年8月8日。设总理1名、副总理2名,部长11名,副部长5名,国务秘书19名。总理兼国防与安全部长夏纳纳·古斯芒(Xanana GUSMAO),第一副总理若泽·路易斯·古特雷斯(Jose Luis GUTERRES),外交部长扎卡利亚斯·阿尔巴诺·达·科斯塔(Zacarias Albano da COSTA),财政部长埃米利亚·佩雷斯(Emilia PIRES),司法部长卢西亚·洛巴托(Lucia LOBATO),卫生部长内尔森·马尔廷斯(Nelson MARTINS),教育部长若昂·坎西奥·弗雷塔斯(Joao Cancio FREITAS),国家管理和领土规划部长阿尔坎热洛·莱特(Arcangelo LEITE),经济和发展部长若昂·贡萨维斯(Joao GONCALVES),社会救济部长玛丽亚·费尔南德斯·阿尔维斯(Maria Fernandes ALVES,女),基础设施部长黎世芳(Pedro LAY),旅游、商业和工业部长吉尔·达·科斯塔·阿尔维斯(Gil da Costa ALVES),农业和渔业部长马里亚诺·阿萨纳米·萨比诺(Mariano Assanami SABINO)。2012年3月和4月举行两轮总统选举,前国民军总司令鲁瓦克以60.23%得票率 当选。7月举行第二届议会选举,大会党击败革阵成为议会第一大党,并联合民主党和革新阵线组成执政联盟。革阵仍为在野党。8月8日新政府成立,夏纳纳总理连任。同年底,联合国驻东帝汶综合特派团和国际稳定部队结束使命,撤离东帝汶。2015年2月,内阁大幅改组,夏纳纳总理辞职,由革阵中央委员阿劳若出任总理。目前东局势总体稳定。国务委员会国务委员会是总统的政治咨询机构,由总统主持,成员包括前总统、国民议会议长、总理、议会按比例代表原则选出和总统委任的公民各5人。其权限为:就解散国民议会和政府、宣布战争与媾和以及《宪法》规定的其他事务发表意见。国务委员会会议不公开,委员会组成和运作由法律规定。安全委员会国防安全高等委员会是总统在国防、安全和主权事务方面的咨询机构,由总统主持,成员包括总理、负责国防、安全、内政和外交的部长或国务秘书、3名议会代表、国防军最高指挥官、国民警察总监、国家安全局局长和两名总统指定的公民。委员会主要权限是就国家国防安全、军警系统运作等问题向总统提供建议。国防安全高等委员会会议不公开,委员会组成和运作由法律规定。

司法

法院代表人民行使司法管辖权,职权独立,只服从于宪法和法律。由最高法院和其它司法法院、行政、税务和审计高等法院和初审行政法院、军事法院组成。最高法院院长由总统任命,任期4年。上诉法院作为最高法院行使终审法院职权。上诉法院院长克劳迪奥·希门内斯(Claudio XIMENES),2003年5月12日就职。总检察院是检察院最高机关,总检察长由总统任命,任期4年,对总统负责,每年向国民议会报告工作。现任总检察长安娜·佩索阿(Ana Pessoa)。

政党

2004年东颁布《政党法》,要求所有政党必须在司法部登记注册,以合法参加选举。由以下五个政党组成的议会多数联盟联合执政:东帝汶全国重建大会党(Congresso Nacional de Reconstucao de Timor­-Leste/National Congress of Timor Leste Reconstruction,简称CNRT,大会党):由前总统夏纳纳于2007年3月27日创建。正式注册党员6250人,主要是原革阵革新派成员及夏纳纳追随者。主张对现行政治经济体制进行变革,巩固民主制度,构建宽容和谐文化,提倡政治清明和司法公正。党主席夏纳纳·古斯芒,总书记迪欧尼西奥·巴博·苏亚雷斯(Dionisio Babo SOARES)。2007年议会选举中获18个议席。民主党(Partido Demoratico/Democratic Party,简称PD):2001年6月10日成立。党员约8000人,多为青年学生和知识界人士,主张东帝汶在民主原则基础上建立新的国家和公正自由的社会,并推行自由市场经济。党主席费尔南多·拉萨马·德·阿劳若(Fernando LASAMA de ARAUJO),总书记马里阿诺·萨比诺·洛佩斯(Mariano Sabino LOPES)。2007年议会选举中获8个议席。社会民主党(Partido Social Democrata/Social Democrat Party,简称PSD):2000年9月20日成立。主张在东帝汶建立自由、平等、团结的民主价值观和东帝汶传统民主价值观为基础的社会;建立多党民主、政教分离的法治国家。社会民主党定位为中间立场的政党,支持将葡语和德顿语并列为官方语言,提倡优先加入东盟和葡语国家共同体。党主席科斯塔为现任外长,副主席若昂·贡萨维斯(Joao GONCALVES)为经济和发展部长,副主席派尚(Maria PAIXAO)为副议长。2007年议会选举中获6个议席。帝汶社会民主协会(Associacao Social-Democrata Timorense/Timorese Social Democratic Association,简称ASDT)。1974年创建,系革阵前身,后因政见不合于2001年独立成党,将民主、人权、经济发展作为党纲三大支柱,主张将东帝汶建成多党民主、政教分离的法治国家。弗朗西斯科·沙维尔·多·阿马拉尔(Francisco Xavier do AMARAL)为党主席,戈梅斯(Francisco COMES)任总书记。2007年议会选举中获5个议席。帝汶抵抗运动全国民主联盟(Unidada Nacional Democratica da Reisitencia Timorence,简称UNDERTIM)。2005年8月 30日成立,其前身是抵抗运动老战士组织(UNAQMERTIL)。主张支持国家对市场进行选择性干预,推广德顿语,让民族解放老战士在国防军中担任指挥官,成立独立的反腐败机构,建立土地和财产法庭等。党主席科尔内留斯·伽马(Cornelius GAMA),总书记弗朗西斯卡·卢贝尔拉里·古特雷斯(Francisca Rubelari GUTERRES)。2007年议会选举中获2个议席。在野党有:东帝汶独立革命阵线(Revolutionary Front of Independent East Timor,简称革阵,葡萄牙文简称为FRETILIN),国家统一党(National Unity Party,简称PUN),民主联盟(Democratic Alliance KOTA/PTT),共和党(Republican Party,简称PR),基督教民主党(Christian Democrat Party,简称基民党,PDC),帝汶民族党(Timorese Nationalist Party,简称PNT),帝汶社会党(The Socialist Party of Timor,简称PST),帝汶民主联盟(Timorese Democratic Union,简称UDT),民主千年党(Millennium Democratic Party,简称PMD)等。东帝汶独立革命阵线为东帝汶最大的在野党。成立于1974年5月 20日,党员人数超过15万,由主张东帝汶独立人士构成。原名帝汶社会民主协会(ASDT),1974年9月11日改现名。1975年11月28日宣布成立东帝汶民主共和国。1975年12月印尼占领东帝汶后,部分革阵成员流亡海外,其余在国内坚持抵抗斗争。1999年东启动独立进程后,革阵重新整合,提出恢复民主独立、巩固民族团结,建立多党民主法治国家等主张,获得广泛支持,赢得2001年8月制宪议会选举,党主席卢奥洛(LUOLO)任议长。2002年组建以该党为主的政府,总书记马里·阿尔卡蒂里(Mari ALKATIRI)任总理。在2007年6月议会选举中获21席,仍为第一大党,但未进入政府,拒绝承认现政府合法性。

政要

夏纳纳·古斯芒总统:塔乌尔·马坦·鲁阿克。在2012年4月16号举行的东帝汶总统选举第二轮投票中,塔乌尔·马坦·鲁阿克60.18%的得票率击败另一候选人弗朗西斯科·古特雷斯·卢奥洛,当选东帝汶新一届总统,5月 20日正式宣誓就职。总理:夏纳纳·古斯芒。1946年6月20日生于东帝汶马纳图托。早年就读于天主教教会中学。1974年加入革阵。1981年3月当选革阵主席和东帝汶民族解放军总司令。1992年11月20日被印尼逮捕并判终身监禁,后改为20年徒刑。1998年4月在狱中再次当选革委主席。1999年9月7日获印尼总统特赦返回东帝汶。2000年1月当选东帝汶全国委员会主席,2001年3月辞职。2002年4月当选东帝汶独立后首任总统,5月 20日宣誓就职。主张民族和解,被誉为东帝汶的“曼德拉”。2003年6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其菲利克斯·乌弗埃—博瓦尼和平奖。2000年1月以东独立运动领导人身份访华。2007年8月8日,就任东帝汶第四任总理。夫人科斯蒂·古斯芒,有二子。国民议会议长:费尔南多·拉萨马·德·阿劳若。1963年2月26日生于东帝汶阿伊纳罗。毕业于印尼巴厘大学,曾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求学并执教。1988年在印尼创立“东帝汶全国学生抵抗运动”并担任秘书长。1991年被印尼政府拘捕,1998年假释。1999年负责“东帝汶全国抵抗委员会”的协调及宣传工作。2001年返东创建民主党并任党主席。2001年10月至2002年5月任联东过渡当局(UNTAET)副外长。2007年7月当选东帝汶第二届国民议会议长。

更多相关

吉兰丹州政治吉兰丹州政治
吉列尔莫·罗哈斯政治吉列尔莫·罗哈斯政治
拉斐尔·马克斯·阿尔瓦雷斯政治拉斐尔·马克斯·阿尔瓦雷斯政治
安卡洛·马尔多纳多政治安卡洛·马尔多纳多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