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亚先人物特写

1954年春,陈亚先进入了合作社绣花组。不久,绣花组并入了常州机绣手帕厂。没多久,由陈亚先独立设计、制作的一件机绣仿手绣枕套在江苏省同类产品评比中荣获了一等奖,陈亚先本人也由一名普通技术员成长为主管技术的副厂长。1958年的一天,陈亚先到常州人民公园参观市手工业局举办的新产品展览,被一幅刺绣作品深深吸引住了。那是一幅镶嵌在高约1米、宽约0?7米的玻璃框中的刺绣作品。画面上,朱德元帅手握望远镜,满面春风地伫立在军舰甲板上,遥望远方。整个画面层次分明,立体感强,场景、人物都栩栩如生。乍看起来,是一幅油画,但近前看时,发现竟然是用斑驳陆离的各色丝线纵横交错而绣成的,后退几步,朱德元帅的形象又逼真地凸现眼前,甚至连皱纹、鬓边的丝发都清晰可辨。乱针绣又名正则绣,是熔画理和绣理于一炉的一种新颖的艺术。它一改传统刺绣“密接其针,排比其线”的方法,运用长短交叉的线条、分层加色的手法绣制而成。艺术大师刘海粟对乱针绣有极高的评价,说乱针绣“就布帛上任意为之,即以针为笔,以丝为丹青,使绘画与绣法融洽一体,自成品格,夺苏绣湘绣之先声,登刺绣艺术之高峰”。乱针绣的创始人杨守玉教授是常州人。在陈亚先死缠硬磨的韧劲感动下,杨教授破例收下了这位年近而立的关门徒弟。在她的引导下,陈亚先领会了西洋油画创作理论;学会了以针代笔、以线代色,采用长短交叉的线条,分层加色染色,以不同线色混合来表现绣品空间的立体感以及绚丽的色彩性;掌握了通过丝线的不同走向来顺应其在光照下顺逆变化的技法。陈亚先的乱针绣技艺突飞猛进。三年后,陈亚先满师出道了。她不仅熟练掌握了乱针绣的基本技法,而且在乱针绣中难度最大的人像绣创作上青出于蓝,有着不少独到的见解。1960年,以乱针绣为主要研制品种的常州市工艺美术研究所挂牌成立了,陈亚先全面负责技艺辅导和质检工作。1965年,中国首届工艺美术展览会在首都举办。陈亚先绣制的《毛主席像》、《织鱼网》等作品入选参赛,引起轰动,乱针绣展品全部被收购,用于出国展览。常州乱针绣一炮打响,引来国内外一片赞誉。为使乱针绣技艺日臻完美,陈亚先不断发扬光大杨守玉教授的乱针绣技法:在表现粗糙物体时采用短而粗的线条,使其较为杂乱地交织在一起,以控制丝线的光泽;在刺绣过程中故意制造出一些微空小点以表现老年人粗糙的皮肤;在背景织物上添加线条,采用绣虚不绣实的技法,有机地调整人物与背景之间的空间距离,并使织物的毛质感从针迹中有意无意地透露出来。陈亚先首创的新技法将乱针绣技艺向前推进了一大步,使常州乱针绣在中国刺绣领域占据了不可替代的位置。她的乱针绣作品《秋吉久美子》获省“四新”产品一等奖,《灵巧小手》获第二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展暨第二届中国优秀工艺美术作品评选金奖,《沙特阿拉伯国王》等多幅作品被当作国礼赠送给外国元首。她还专门刺绣了《杨守玉老师》,以表达对恩师的崇敬和缅怀之情,纪念杨教授献身艺术的光辉一生。随着乱针绣作品的不断问世和屡屡获奖,陈亚先及其乱针绣蜚声海内外。特别是日本刺绣界,对中国乱针绣工艺钦佩之至。1986年4月至6月,江苏省组织的苏绣艺术团应邀赴日巡回展出。艺术团先后访问了神户、德岛、横滨、大坂等九个城市,展出自西汉以来2000年间名人名作刺绣珍品共80多件(套)。陈亚先多次现场刺绣影视明星山口百惠的肖像,观赏者赞叹不已,称她为“神眼”、“奇手”。1986年,陈亚先退休了,但她继续留在所里培养新人。

更多相关

格兰特·利德比特人物特写格兰特·利德比特人物特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