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士争陈士争 - 从东到西

1987年在出国大潮的影响下,陈士争来到美国纽约,在纽约大学学习戏剧导演专业。五光十色的物质文明下的现代文化强烈地冲击着年轻人。在感慨200年文明早就出的社会的同时,他暗自下定决心投身艺术世界。
  
  作为苦读的学生,陈士争在图书馆里泡了两年。找到所有能看的美国现代舞蹈艺术家的影像资料,从头到尾地看,一遍看下来相当于梳理了一遍舞蹈史。为了听音乐,就去剧院找了份卖票的工作,听了一年“免费”的纽约交响乐团演出。把自己喜欢的导演的作品,能找的,都看了一遍。“通过这样的方式,我对美国社会的文化结构有了大致的了解。然后,我再试图找文化上的缝隙。”
  
  事实是“缝隙”还没找到,1996年陈士争在纽约歌剧院上演的《马可波罗》中完成了自己最后的一次舞台表演,他的角色是位意大利的传记作家。
  
  他说,“我不想一直当演员,当时脑子想的就是怎么搞创作。”
  
  十几年摸爬滚打,为他赢得了声名。1999年,《牡丹亭》被法国《世界报》评为“20世纪最受瞩目的文化盛事”之一;2002年,《漂泊的荷兰人》被《纽约时报》评为“世界最佳十大歌剧”之一;2006年,《奥菲欧》获得英国“劳伦斯·奥利弗戏剧大奖”;2008年,《西游记》评选为英国“最佳十大歌剧”……
  
  欧美的评论界说他是“天才和大师”,“不断追求艺术上的创新”,他的作品“跨越了音乐、歌剧、戏剧、舞蹈以及电影等多种艺术领域”,在“文化上超越了国界意识,实现了艺术多元化”。
  
  所以陈士争排出的舞台剧《西游记》里用的虽然都是中国演员,但他找了电子游戏“街头霸王”的设计做人物造型,请来最潮的英国大牌乐队Blur做音乐创作。又或者是从马来西亚找到当地的宫廷舞蹈团重新演绎经典歌剧《奥菲欧》……太多不走寻常路的招数让人眼花缭乱。评论界的好评如潮时,观众们要也要求这些剧目不断加场。
  “我不想做纯粹某一种文化的东西,我对文化交融的事物有兴趣。”陈士争说。
  2007年,由他执导的电影《暗物质》,主演刘烨和梅丽尔·斯特里普。借着当年的卢刚事件,陈士争以中国留学生的视角观看美国社会。在结尾处,他给了原本悲剧结束的现实生的希望。手枪的子弹没有穿透异质文明的胸膛。陈士争说,他把自己的周遭和曾经的经历都写进了这部电影里。
  和在舞台剧上获得巨大成就相比,陈士争的电影经验显然是不多的。对于饱受非议的中国版《歌舞青春》,陈士争有自己的坦然,或许出于自信,或许压根就不在乎。
  “他们没说让我一定要翻拍原作,我可以有自己的创作、想法。”“他们市场上对我没有要求。”“观众定位应该是80后、90后,他们会觉得很洋气。”

更多相关

拉乔斯·科泰陈士争 - 从东到西拉乔斯·科泰陈士争 - 从东到西
史蒂芬·戴德利陈士争 - 从东到西史蒂芬·戴德利陈士争 - 从东到西
柯蒂斯·汉森陈士争 - 从东到西柯蒂斯·汉森陈士争 - 从东到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