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琛媒体报道

陈琛生活照“80后”陈琛看起来清秀柔弱,很少有人能想到她是专攻“老旦”的演员。无论是《杨门女将》里的佘太君,还是《李逵探母》中的李母,在她的诠释下,一个个血肉饱满的人物立在了京剧舞台之上。
  这个新年,省京剧院青年演员陈琛在忙碌中度过,先是参加2013年新年京剧晚会,又忙着“庆祝‘CCTV空中剧院’开播十周年戏曲晚会”,接下来还有除夕之夜的央视新年戏曲晚会。1月7日,在赴北京演出之前,陈琛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
  过去一年,陈琛不仅夺得全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折子戏展演“优秀表演奖”,而且在第七届全国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赛荣获“银奖”。“2012年是比赛年。”陈琛说,“成绩、分数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给了我们青年演员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
  “虽然练功很苦,但很值得”
  “我从小喜欢唱歌,在说话不利落的时候,唱歌就已经不跑调了。当时,家里人以为戏曲学校是教唱歌的地方就让我去报考,结果入学后才知道只教唱戏。”就这样,9岁的陈琛,阴差阳错地进入了省戏曲学校,开始了与京剧结缘的人生。
  一个小姑娘为什么会选择“老旦”行当?“我参加过济南市群艺馆的合唱,学过两年的民歌,大嗓比较好,这跟老旦的发声比较接近,就这样开始唱‘老旦’。”陈琛说,“入学一年后,老师觉得我的嗓音非常适合这个行当,这样一下子就唱了20多年。”
  同龄小朋友还在爸妈怀抱里撒娇时,陈琛已在学校练功房里刻苦地练功了。“上午是基功、武功、剧目的专业课,下午是文化课。”对于起这段年少时光,陈琛至今记忆犹新,“当时老师对我们特别严格,如果练得不好,老师会罚我们的。”
  或许正是因为在戏校时的刻苦训练,才造就了陈琛骨子里不服输的特性。“虽然练功很苦,也为此掉过眼泪,但现在回想起来,觉得戏曲学校的经历是一笔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这段历练很值。”
  从省戏校毕业后,陈琛来到了山东省京剧院。当时只有16岁的她,在院里的位置很尴尬。“当时剧院里‘挑大梁’的演员,大都是40来岁的名家,我是唱‘老旦’的,基本上演他们的母亲、奶奶等,几乎没有演员能搭上戏。”
  于是,陈琛萌生了继续深造的念头。而过硬的基本功、浑厚的唱腔,也使得她从众多考生中脱颖而出,成为2002级中国戏曲学院招收的4名“老旦”之一。“这时我碰到了李丽萍、张岚和京剧表演艺术家李鸣岩等老师,他们口传心授、悉心指导,使我受益良多。”
  大学的生活让陈琛积累了戏曲知识,也开阔了眼界。“当时不只是看京剧,话剧、歌剧、舞台剧,只要是搬上舞台的剧种都看,看他们在舞台上是怎么表现的。”在学习的同时,陈琛不放过任何演出机会,“每到周末,自己都会参加学校内外的演出。”
  “没有舞台,演员都很着急”
  2006年,陈琛以优异的成绩从中国戏曲学院毕业,回到了山东省京剧院。而这一次,她是作为优秀人才被“请”回来的。
  “我们班大部分同学都留在北京了。但当时,郑少华院长去看我的毕业演出,觉得我的变化非常大,原来是个小孩,现在是成熟的演员了。”中国戏曲学院《杨门女将》毕业巡演时,第二站就选择了济南,山东省京剧院的同事大都去看了,“这还是陈琛吗”,感觉都不认识了。陈琛说,“这更坚定了我回山东的决心,觉得这里的发展空间很大。”
  回来后,山东省京剧院当年就复排了“青春版”的《杨门女将》,“演员基本上都是年轻人。”陈琛说,“演员是需要在舞台上锻炼的,如果不培养,就会慢慢荒废掉了。而如果没有《杨门女将》,我也不可能在以后的比赛中取得这样的成绩。”
  “在艺术大戏的角色安排上,我们不论资排辈,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山东省京剧院院长郑少华表示,我们既尊重京剧艺术约定俗成的习惯和规律,也要给年轻人创造一个新的平台。“《杨门女将》就是专门为年轻演员复排的戏。”
  在2009年,陈琛以《杨门女将》一剧荣获第九届山东文化艺术节精选剧目“新人奖”。在2011年北京“魅力春天”青年京剧演员擂台邀请赛中荣获“新星奖”。随后,陈琛受邀参加了央视2011年中秋戏曲晚会和2012年“五四”京剧演唱会。
  “作为青年京剧演员,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但如果没有舞台,演员们是很着急的,你不能在家里演,也不能演给自己看。”陈琛表示,随着文化强省建设和地方戏振兴工程的实施,我省鼓励戏剧演员参加各类比赛,逐步搭建起了展示自己的舞台。
  “在去北京参加全国青京赛时,省委宣传部领导专门打电话,‘参赛需不需要特殊的饮食来保护嗓子?’这些细节性的事儿,让我觉得特别感动。”陈琛说。
  “大师深深地感染了我”
  如今已小有名气的陈琛,在艺术上不敢有丝毫懈怠。她至今记得大学毕业时,表演艺术家王晶华说过,“虽然京剧艺术现在不景气,但我仍希望我的学生走一条认真、刻苦、虚心、踏实的路。这条路走起来很难,需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汗洒排练厅。”
  近年来,我省多次举办青年戏曲演员研修班,陈琛更是一次没落下。“无论是邀请戏曲名家来,还是我们走出去,有什么问题面对面地交流,真正是让我获益匪浅。尤其是此前去郑州、菏泽市的学习观摩,对我个人舞台经验的提高很有益处。”
  去年5月,陈琛又正式拜京剧表演艺术家李鸣岩为师。“京剧讲究传承,李鸣岩在大学时就是我老师,但正式拜在老师的门下,我就是李派的再传弟子,再跟她细心地求教,这样我登门就能学习了,她也拿我当自己的孩子一样。”
  这次参加“空中剧院”开播十周年晚会,陈琛跟著名老旦演员袁慧琴共同表演了京剧《对花枪》。“她是今年全国青京赛的评委,专门点评过我的演唱,希望我沿着这个道路走下去,会有很好的发展前景。这次同台演出,也是再次近距离学习的机会。”
  元旦前后,陈琛频繁地参加全国戏曲演出,她认为自己是在“仰望大师”。“这次参加文化部的新年京剧晚会,同梅葆玖、于魁智、李胜素、孟广禄等大师同台演出,觉得自己还是有所欠缺。”陈琛说,“只要他们登台,我就坐在下面认真地看,去学习他们的台风、他们舞台上的火候,他们深深地感染了我。”
  一个简单的抖袖动作,一个短暂的舞台亮相,在陈琛看来都极为讲究。“京剧学习中,模仿是基础,但如果要继续精进,就需要悉心揣摩人物内心。一个角色可能被无数演员演绎过,但如何塑造出更能撼动人心的角色,是优秀演员必须要考虑的。”

更多相关

陈平平媒体报道陈平平媒体报道
张蕊媒体报道张蕊媒体报道
潘钇安媒体报道潘钇安媒体报道
于小洋媒体报道于小洋媒体报道
郑佳甄(郑家纯)媒体报道郑佳甄(郑家纯)媒体报道
粟田丽媒体报道粟田丽媒体报道
王恩茂媒体报道王恩茂媒体报道
王一冰媒体报道王一冰媒体报道
戴欣媒体报道戴欣媒体报道
张明智媒体报道张明智媒体报道
李政霖媒体报道李政霖媒体报道
李晓鹏媒体报道李晓鹏媒体报道
林冠宇媒体报道林冠宇媒体报道
徐俪嘉媒体报道徐俪嘉媒体报道
战天泽媒体报道战天泽媒体报道
王嘉儒媒体报道王嘉儒媒体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