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勒斯坦历史沿革

早期历史

巴勒斯坦古称迦南。加沙地区和西岸地区(巴勒斯坦全国地图)公元前20世纪前后,闪米特族的迦南人定居在巴勒斯坦的沿海和平原。公元前13世纪腓力斯丁人在沿海建立国家。公元前13世纪末希伯来各部落入侵迦南地区从而定居。公元前1020年~公元前923年,犹太人建立希伯来王国,后亚述、巴比伦、波斯等外族都曾占领巴勒斯坦。公元前1世纪罗马帝国侵入,绝大部分犹太人流往世界各地。公元622年,阿拉伯人战胜罗马帝国,接管巴勒斯坦,成为阿拉伯帝国的一部分。随着阿拉伯人不断移入并和当地土著居民同化,逐步形成了现代巴勒斯坦阿拉伯人。16世纪起巴勒斯坦成为奥斯曼帝国的一部分。1920年英国以约旦河为界把巴勒斯坦分为东西两部分,东部称外约旦,西部仍称巴勒斯坦为英国委任统治地。19世纪末在“犹太复国运动”者策动下,大批犹太人移入巴勒斯坦,与当地阿拉伯人不断发生流血冲突。

建国历程

主词条:巴以冲突巴以和谈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英、美的支持下,1947年联合国大会通过181号决议,规定巴在1948年结束英国的委任统治后建立犹太国(约1.52万平方公里),和阿拉伯国(约1.15万平方公里),耶路撒冷(176平方公里)国际化。以色列方面支持该决议,并于1948年5月14日建立以色列国。阿拉伯国家反对和拒绝该决议,于以建国的次日即5月15日向以宣战,结果战败,以占领了上述决议规定的阿国地区大部分土地;另外,约旦占领了约旦河西岸4800平方公里土地;加沙地带的258平方公里则为埃及占领。1964年5月在耶路撒冷市召开的巴第一次全国委员会会议决定成立巴解。1967年6月5日,第三次中东战争爆发,以色列在这次战争中占领了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即整个巴勒斯坦。很多巴人被迫流落到周围阿拉伯国家和世界各地,沦为难民。巴勒斯坦1969年阿拉法特担任巴解执委会主席。1978年9月,埃及、以色列和美国签署了戴维营协议,被占领土的巴人获得了有限的自治权,巴解组织则拒不接受自治。1988年11月15日在阿尔及尔举行的巴勒斯坦全国委员会第19次特别会议通过《独立宣言》,宣布在巴建立首都为耶路撒冷的巴勒斯坦国。宣言明确巴接受1947年11月29日联大通过的第181号决议(分治决议)。巴的边界问题留待以后通过谈判解决。1988年12月,阿拉法特承认以色列的生存权,秘密谈判之后,以巴签署了和平协定,提出了巴自治计划。1994年5月4日,巴以在开罗签署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关于在加沙和杰里科实行有限自治的协议,5月12日,巴民族权力机构成立。同年7月12日,阿拉法特结束了27年的流亡生活返回加沙。1994年5月,根据巴以达成的协议,巴在加沙、杰里科等地实行有限自治。1995年以来,根据巴以签署的各项协议,巴自治区逐渐扩大,巴逐渐收回并控制着包括加沙和约旦河西岸的约2500平方公里的土地。1994年5月12日,成立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巴以和谈目前在耶路撒冷的归属、犹太人定居点、巴勒斯坦难民回归、巴以边界划定等棘手问题上没有达成一致,冲突仍在继续。2007年6月,哈马斯在同法塔赫的冲突中夺取了加沙地带。此后,两大派别各自为政。其中,哈马斯占有加沙,而法塔赫则管治西岸,受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监督。2019年4月14日,巴勒斯坦新政府宣誓就职, 哈马斯抵制。

入联历程

联合国总部,阿巴斯接受与会代表的祝贺。巴勒斯坦从1974年11月开始成为联合国观察员实体。当时,巴勒斯坦在联合国的活动是以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巴解)的名义进行的。1988年11月15日巴勒斯坦国宣告成立后,联大于同年12月15日通过决议,决定在联合国内正式以“巴勒斯坦”的名称代替原先使用的“巴解”的称谓。尽管巴宣布建国得到联合国绝大多数会员国承认,但它不是联合国正式会员国,没有投票表决权,只具有观察员地位。巴勒斯坦国自宣布成立以来,巴勒斯坦及阿拉伯国家多次要求联大会议将巴勒斯坦联合国观察员地位提升为会员国地位,但均遭到以色列和美国的坚决反对。1997年12月,阿拉伯国家根据中东和平进程出现的新情况,又正式向联大提出决议草案,要求将巴在联合国的地位提升为仅次于正式会员国的无投票权会员。1998年7月,联大以压倒多数票通过决议。虽然该决议没有完全达到上述决议草案的要求,但巴在联合国的地位得到提升。2010年9月初,巴以和谈重启不久即告中断,巴随后决定以寻求加入联合国这一外交策略来推动建立独立的巴勒斯坦国。2011年9月23日,巴向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递交申请,寻求成为第194联合国正式会员国,但因美国和以色列反对而未能获得安理会支持。巴勒斯坦国在二战后从未取得联合国的正式承认。可是巴一直坚持建国运动,2011年以来也积极推动入联。按规定,作为独立国家加入联合国,相关提案首先要在安理会获得通过并向联大提出建议,此后还要获得联大三分之二的会员国同意。按联大现有192个会员国计算,巴想成为联合国正式会员需要获得至少128个国家的支持。2011年6月,巴常驻联合国观察员曼苏尔称,已有近120个国家表示将支持巴以独立国家的身份加入联合国。2011年10月31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投票通过关于巴勒斯坦以成员国身份加入该组织的提案。这是巴首次获准以成员国身份加入联合国机构,也为巴最终加入联合国提供了一个有利因素。2012年9月,巴宣布将寻求在第67届联大期间成为联合国观察员国。11月29日联大以138票赞成、9票反对、41票弃权通过决议,决定在联合国给予巴勒斯坦观察员国地位。德国作为在二次世界大战主要迫害犹太人的国家态度是弃权。持协助犹太人回到巴勒斯坦建立以色列国的英国表现的态度也是弃权。它的弃权理由就是说只要巴勒斯坦未来承诺它不把以色列送到国际法庭的话,他们才要投赞成票。而美国率领的以色列还有一些诺鲁等南太平洋的小国,包括唯一的欧盟国家捷克则投下了反对票。2012年11月29日,在约旦河西岸城市拉姆安拉,人们走上街头庆祝巴勒斯坦成为联合国观察员国。联大决定在联合国给予巴观察员国地位,希望安理会积极审议巴勒斯坦2011年9月23日提交的成为联合国正式会员国的申请。决议还敦促所有国家、联合国系统各专门机构和组织继续支持和协助巴勒斯坦人民早日实现其获得自决、独立和自由的权利。当天,巴勒斯坦国总统阿巴斯率代表团与会。巴升格以前,唯一观察员国为梵蒂冈。2014年4月1日,巴方重启申请加入联合国机构的程序,恢复寻求联合国的进一步承认。2015年9月30日,美国纽约联合国总部首次升起巴勒斯坦国旗。2017年12月13日,伊斯兰合作组织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宣布承认东耶路撒冷为巴勒斯坦国首都。

更多相关

海南历史沿革海南历史沿革
安道尔历史沿革安道尔历史沿革
拉脱维亚历史沿革拉脱维亚历史沿革
斯洛伐克历史沿革斯洛伐克历史沿革
列支敦士登历史沿革列支敦士登历史沿革
立陶宛历史沿革立陶宛历史沿革
爱尔兰历史沿革爱尔兰历史沿革
坎帕尼亚历史沿革坎帕尼亚历史沿革
塞尔维亚历史沿革塞尔维亚历史沿革
比利时历史沿革比利时历史沿革
克罗地亚历史沿革克罗地亚历史沿革
瑞典历史沿革瑞典历史沿革
塞浦路斯历史沿革塞浦路斯历史沿革
斯洛文尼亚历史沿革斯洛文尼亚历史沿革
爱沙尼亚历史沿革爱沙尼亚历史沿革
吉隆县历史沿革吉隆县历史沿革
马尔代夫历史沿革马尔代夫历史沿革
阿富汗历史沿革阿富汗历史沿革
土库曼斯坦历史沿革土库曼斯坦历史沿革
塞舌尔历史沿革塞舌尔历史沿革
加蓬历史沿革加蓬历史沿革
宾夕法尼亚历史沿革宾夕法尼亚历史沿革
纳米比亚历史沿革纳米比亚历史沿革
冈比亚历史沿革冈比亚历史沿革
巴基斯坦历史沿革巴基斯坦历史沿革
葫芦岛市历史沿革葫芦岛市历史沿革
江津市历史沿革江津市历史沿革
纽伦堡历史沿革纽伦堡历史沿革
弗赖堡历史沿革弗赖堡历史沿革
尤文图斯历史沿革尤文图斯历史沿革
费德列斯达足球俱乐部历史沿革费德列斯达足球俱乐部历史沿革
罗马尼亚历史沿革罗马尼亚历史沿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