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图尔·施尼茨勒文学创作

在施尼茨勒创作的戏剧和散文中(主要是短篇小说)他首先关注的是人物的心理活动。从施尼茨勒塑造的人物形象的内心世界中,读者能够勾勒出一幅对其施加了影响的社会的图景。施尼茨勒作品的情节大多植根于处于世纪转折点的维也纳,他的作品充满着地域特色,作品中的人物是当时典型的维也纳形象:官员和医生,艺术家和记者,演员和生活放荡不羁的纨绔子弟。那个来自市郊的“甜妞”(süsses Maedel)更是一方面成为施尼茨勒作品的标识,另一方面也成为反对者对其作品单一性加以批判的印章。如同弗洛伊德在的心理分析一样,施尼茨勒也讲当时市民社会避而不谈的禁忌(性,死亡)呈现在语言当中。与弗洛伊德不同的是,施尼茨勒并不将社会的本质揭示为“无意识”(Unbewusstes),而是反映在主人公内心独白中的“半意识”(halb-Bewusstes)。施尼茨勒在维也纳中央公墓的墓碑施尼茨勒的作品主题有通奸(如戏剧《轮舞》)、隐秘事件(如中篇小说《梦幻的故事》)以及花花公子(如系列戏剧《阿纳托尔》)。毫不偶然的是,施尼茨勒在1900年出版的中篇小说《古斯特尔少尉》中第一次将内心独白的手法引入德语文学。依靠这一特殊视角,读者能够窥见人物内心深处的直接矛盾。这一写作手法也被运用在《艾尔泽小姐》中(Fraeuenlein Else)。在长篇小说《通往旷野的路》(Der Weg ins Freie)和《贝恩哈迪教授》(Professor Bernhadi)中施尼茨勒反映了当时维也纳突出的排犹主义问题。施尼茨勒也是德语文学界最大的“日记家”之一:从17岁开始到去世前两天他都坚持写日记。1981年,他的日记得到出版。施尼茨勒的《梦幻的故事》(Traumnovelle)为导演斯坦利·库布里奇(Stanley Kubrick)的电影《大开眼界》(Eyes Wide Shut)提供了素材。施尼茨勒的作品很早就与电影这一媒介结上了情缘。早在1914年《恋爱三昧》(Liebelei)就已被拍成电影,之后又有很多电影艺术者涉猎他的作品,例如1933年的电影《恋爱三昧》以及1950年的《轮舞》。

更多相关

吴春怡文学创作吴春怡文学创作
深泽七郎文学创作深泽七郎文学创作
迈克·加布里尔文学创作迈克·加布里尔文学创作
韩景龙文学创作韩景龙文学创作
威廉·吉布森文学创作威廉·吉布森文学创作
张语庭文学创作张语庭文学创作
刘栋升文学创作刘栋升文学创作
张志政文学创作张志政文学创作
黄婧文学创作黄婧文学创作
路内文学创作路内文学创作
柯林·德克斯特文学创作柯林·德克斯特文学创作
Ursula Burton文学创作Ursula Burton文学创作
伊娃·格里茂迪文学创作伊娃·格里茂迪文学创作
袁冬冬文学创作袁冬冬文学创作
成宝钢文学创作成宝钢文学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