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王著名女王

推古天皇原名额田部,是日本第33代天皇、日本历史上第一位女天皇、女帝。公元576年,额田部皇女成为敏达天皇的皇后。公元592年,崇峻天皇遭苏我马子所指使的人杀害后,额田部被苏我马子拥立为天皇。即位之初,推古天皇立圣德太子为皇太子,总摄朝政。推古天皇在位36年间,以圣德太子为中心,推行一系列政治改革,是谓推古朝改革。苏我马子是推古天皇的舅父,公元624年曾要求割让朝廷直辖地葛城县,被推古天皇坚决拒绝。推古天皇在位的前期和后期,曾数次发兵攻打朝鲜半岛的新罗。谢杰莱·杜尔人物生平(Shajarahal-Durr,?—1257),一译“莎吉蕾杜”,埃及王国马穆鲁克王朝的第一位、同时也是阿拉伯国家唯一一位女王(1249—1257)。据说为突厥人后裔。出身奴隶,后成为阿尤布王朝苏丹萨利赫的妃子,为萨利赫生一子,名哈利勒。1249年,当法兰西国王路易九世率领十字军进军开罗时萨利赫逝世。她为稳定军心,封锁了萨利赫的死讯,直到萨利赫之子突兰·沙从美索不达米亚赶回开罗继位。次年,埃及军队将法军击溃。当突兰·沙与她及其他将领意见不合而遭暗害后,她宣布为穆斯林的女王。上台后,以自己的名义铸造货币,命令在星期五聚礼的祈祷词中赞颂其名。在各方面的反对下,谢杰莱·杜尔被迫将王权让给大臣兼军队首领伊兹丁·艾伊贝克,并同他结婚。最后,她风闻艾伊贝克意欲另娶,遂加暗害,而她本人同时也死于艾伊贝克支持者之手。雅德维加人物生平(波兰文:JadwigaAndegaweńska,1373年或1374年—1399年)波兰女王。出身于安茹家族,是匈牙利与波兰国王拉约什一世和波兰伊丽莎白的女儿。1382年拉约什死后,大女儿玛丽亚被选为匈牙利女王,但波兰人为结束两个国家之间的个人联合,年仅8岁的她最终于1384年10月15日加冕为波兰国王。在波兰贵族劝说下,1386年2月15日亚盖洛在克拉科夫受洗,2月18日与雅德维加结婚,3月4日加冕为国王。这样就为立陶宛和波兰长达几百年的联盟关系奠定了基础。她赞助宗教和学术事业,恢复在克拉科夫的大学(即亚盖洛大学),后成为波兰文化的中心。玛丽一世人物生平(英文:Mary I,1516年2月18日-1558年11月17日),英格兰和爱尔兰女王(1553年7月-1558年11月17日在位)。她是都铎王朝的第四任君主,她的父亲是亨利八世,母亲是凯瑟琳王后(阿拉贡的凯瑟琳),丈夫是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玛丽一世在其同父异母弟弟爱德华六世死后,废黜了继任的简·格雷。1553年10月1日,玛丽正式加冕成为英格兰的女王。玛丽一世是极其虔诚的天主教徒,即位后在英格兰复辟罗马天主教(旧教),取代她父亲亨利八世提倡的英国新教。为此,她下令烧死约300名反对人士。于是玛丽一世被称为“血腥玛丽”(Bloody Mary)。后来,Bloody Mary在英语中就成了女巫的同义词。1558年11月17日,玛丽一世逝世,时年42岁。玛丽一世死后,她的宗教政策在很大程度上被她的继任者伊丽莎白一世所颠覆。伊丽莎白一世人物生平(英文:Elizabeth I,1533年9月7日-1603年3月24日),名叫伊丽莎白·都铎,是都铎王朝最后一位君主,英格兰与爱尔兰的女王(1558年11月17日-1603年3月24日在位),也是名义上的法国女王。她是英王亨利八世和他的第二任妻子安妮·博林的女儿。1558年11月,伊丽莎白的同父异母姐姐玛丽一世去世,伊丽莎白继承王位。1559年1月15日,伊丽莎白正式加冕成为英格兰的女王。伊丽莎白即位之初成功的保持了英格兰的统一。经过近半个世纪的统治后,使英格兰成为欧洲最强大的国家之一。英格兰文化也在此期间达到了一个顶峰,涌现出了诸如威廉·莎士比亚、弗朗西斯·培根这样的著名人物。英国在北美的殖民地也在此期间开始确立。伊丽莎白一世统治时期,在英国历史上在位时被称为“黄金时代”。伊丽莎白一世于1603年3月24日在里士满王宫去世,她终身未嫁,因此被称为“童贞女王”。也被称为“荣光女王”、“英明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伊丽莎白二世(全称:Her Majesty Queen Elizabeth II,1926年4月21日-2022年9月8日),于1926年4月21日出生,为已故英王乔治六世的长女 。全称为“托上帝洪恩,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以及其他领土和属地的女王、英联邦元首、基督教的保护者伊丽莎白二世”。克里斯蒂娜人物生平(Christina,1626年—1689年),1632年因为父王战死而继承王位,成为瑞典女王,1654年退位。在位时将耶姆特兰和海里耶达伦两地并入瑞典;力主瑞典退出“三十年战争”,最终实现和平。终身未婚。叶卡特琳娜一世人物生平(1684年4月15日-1727年5月17日,1725年—1727年在位),俄罗斯帝国女皇,有些中文依照英文(Catherine I)而称呼她为凯萨琳一世,立陶宛农民塞缪尔·斯卡乌龙斯基之女。本名玛尔塔·斯卡乌龙斯卡娅(波兰语:Marta Helena Skowrońska,拉脱维亚语:Marta Elena Skavronska),皈依东正教后更名为叶卡捷琳娜。大北方战争中,在马里恩波尔附近成为俄军的俘虏,不久为彼得一世所宠。丈夫死后,得到近卫军的支持,于1725年加冕成为俄罗斯帝国女皇。但是不太参与国政,实权被缅希科夫掌握。按彼得大帝遗嘱建立俄罗斯科学院(1726年),创立最高枢密院。临死前数日,在传位给彼得二世的遗诏上签名。叶卡捷琳娜二世叶卡捷琳娜二世与俄罗斯留里克王朝有血缘关系,为留里克王朝的后裔,原名索非亚·弗雷德里卡·奥古斯塔,1729年4月21日出生于普鲁士王国的什切青,是德国安哈尔特-采尔布斯特公爵的女儿。1744年被挑选为皇位继承人彼得三世的未婚妻。1745年与彼得结婚并皈依东正教,改名叶卡捷琳娜。1762年率领禁卫军发动政变而即位。1796年11月6日逝世于沙皇村(今普希金城),俄罗斯帝国女沙皇。1767年召集新法典起草委员会会议,宣布女皇的训令,主张开明专制、严厉的法治主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她虽然想改善农奴制度,但是因贵族的反对而没有成功。此外她还修改地方行政制度、司法制度。贵族势力得到加强,农民和农奴的生存状况更加恶化,1773年至1775年发生普加乔夫起义。对外政策方面,三次瓜分波兰,对土耳其作战取得黑海沿岸地区,并吞并了克里米亚汗国。宠臣和情人波将金去世后,她的以南进重建拜占廷帝国为目标的南进政策受挫。这个时期的俄罗斯成为名副其实的欧洲最强大的国家。叶卡捷琳娜被尊称为“大帝”,即俄罗斯帝国历史上两位大帝之一。占(章)西女王又译詹西女王、章西女王。名拉克希米芭伊,印度民族女英雄。1853年章西王公去世后,因无子嗣,以养子监护人身分登基。不久公国被英国兼并。1857年印度民族大起义爆发后,于5月在章西发动起义响应,驱赶英国侵略者。她的坚定和勇敢,使其成为印度民族大起义中最受爱戴的领导人。1858年6月章西沦陷后撤至印度北部的瓜廖尔继续战斗,6月18日在城郊的保卫战中,遭遇英军罗斯将军的第8轻骑兵团,孤军奋战,身被数刀,被抬出战场后,伤重不治。牺牲时年仅23岁,被称为印度的圣女贞德。维多利亚女王人物生平(1819.5.24—1901.1.22),是英国历史上在位时间第二长的君主,在位时间长达64年。她也是第一个以“大不列颠和爱尔兰联合王国女王和印度女皇”名号称呼的英国君主。她在位的64年期间(1837-1901年)是英国最强盛的所谓“日不落帝国”时期。她统治时期,英国历史上称为“维多利亚时代”,英国加大侵略扩张力度,在世界范围内建立和占领了无数殖民地。她在位的60余年正值英国自由资本主义由方兴未艾到鼎盛、进而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的转变时期,经济、文化空前繁荣,君主立宪制得到充分发展,使维多利亚女王成了英国和平与繁荣的象征。

更多相关更多明星大全>>>

绝对隐私绝对隐私
绝对隐私绝对隐私
大厨大厨
碟中谍碟中谍
尼基塔尼基塔
醉后决定爱上你醉后决定爱上你
醉后决定爱上你醉后决定爱上你
荒城火山荒城火山